一种L型多腔铝挑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82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型多腔铝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为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第一挑梁的一端与第一立柱垂直连接,连接处设有铝合金套芯;第二挑梁的一端与第二立柱垂直连接,连接处设有铝合金套芯;第一挑梁远离第一立柱的一端与第二挑梁远离第二立柱的一端连接有一根铝合金龙骨;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分别设有挂码。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能够将铝合金龙骨所传递的扭矩和剪力直接传递到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设置的挂码上,再由挂码传递到受力主体上,传力路径简捷高效,同时减轻重量,而设置的铝合金套芯,能够保证挑梁结构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多腔铝挑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挑梁结构,尤其是指一种L型多腔铝挑梁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当代大型建筑更加追求个性化设计,单元式幕墙运用越来越广泛,而通过单元幕墙外挑装饰条来装饰建筑外立面,成为越来越多建筑师常用的手法。在此基础上,单元式建筑幕墙的装饰条朝着悬挑尺寸大、悬挑距离远、装饰造型多变等更加新颖的方向发展。随着单元式幕墙装饰条悬挑尺寸越来越大、悬挑距离越来越远、由此带来的单元板块加工组装、结构安全、施工安装等问题日益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型多腔铝挑梁结构,旨在保证挑梁结构的结构强度,减轻挑梁结构的重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型多腔铝挑梁结构,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所述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为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第一挑梁的一端与第一立柱垂直连接,连接处设有铝合金套芯;第二挑梁的一端与第二立柱垂直连接,连接处设有铝合金套芯;所述第一挑梁远离第一立柱的一端与第二挑梁远离第二立柱的一端连接有一根铝合金龙骨;所述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分别设有挂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挑梁的一端与第一立柱之间通过不锈钢螺栓连接,第二挑梁的一端与第二立柱之间通过不锈钢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的下表面设有下部面板,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的上方设有上部面板。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龙骨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装饰型材,铝合金龙骨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装饰型材相匹配的第二装饰型材。进一步的,第一装饰型材及第二装饰型材通过螺钉与铝合金龙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龙骨的正面设有铝合金装饰盖板。进一步的,铝合金龙骨的侧面设有铝合金封口板。进一步的,所述下部面板开设有用于排水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龙骨上开设有用于排水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饰型材开设有用于排水的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结构,通过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能够将铝合金龙骨所传递的扭矩和剪力直接传递到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设置的挂码上,再由挂码传递到受力主体上,传力路径简捷高效,在第一挑梁与第一立柱的连接处及第二挑梁与第二立柱的连接处设有铝合金套芯,能够保证挑梁结构的结构强度,由于无需增加单元板块立框来承担和传递荷载,从而减轻重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机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结构的竖向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结构的横向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结构的立柱与挑梁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结构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结构的面板结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结构的装饰型材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结构的装配结构效果图;其中,10-第一立柱、11-第一挑梁、12-第二立柱、13-第二挑梁、14-不锈钢螺栓、15-铝合金龙骨、16-挂码、17-挂座、18-铝合金套芯、19-承接板;20-上部面板、21-下部面板、22-第一装饰型材、23-第二装饰型材、24-铝合金装饰盖板、25-铝合金封口板、26-外墙面板;30-受力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7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为:一种L型多腔铝挑梁结构,包括,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12、第一挑梁11及第二挑梁13;所述第一挑梁11及第二挑梁13为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第一挑梁11的一端与第一立柱10垂直连接,连接处设有铝合金套芯18;第二挑梁13的一端与第二立柱12垂直连接,连接处设有铝合金套芯18;所述第一挑梁11的一端与第一立柱10之间通过不锈钢螺栓14连接,第二挑梁13的一端与第二立柱12之间通过不锈钢螺栓14连接;所述第一挑梁11远离第一立柱10的一端与第二挑梁13远离第二立柱12的一端连接有一根铝合金龙骨15;所述第一立柱10及第二立柱12上分别设有挂码16。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挑梁11及第二挑梁13能够将铝合金龙骨15所传递的扭矩和剪力直接传递到第一立柱10及第二立柱12上设置的挂码16上,再由挂码16传递到受力主体30上,其中受力主体30上设有与挂码16相对应的挂座17,传力路径简捷高效,第一挑梁11及第二挑梁13与第一立柱10及第二立柱12的连接处为较宽的双腔一端,加大不锈钢螺栓14的固定间距,提高抗扭性能,前端较窄的部分单腔作为悬挑梁受力,闭腔构件受力更好,同时节省材料,使得材料的使用率达到最高,在第一挑梁11与第一立柱10的连接处及第二挑梁13与第二立柱12的连接处设有铝合金套芯18,通过不锈钢螺栓14连接,铝合金套芯18,能够避免连接处的挤压变形,能够保证挑梁结构的结构强度,由于无需增加单元板块立框来承担和传递荷载,从而减轻重量。采用铝合金龙骨15,具有轻盈、防腐性能好、易加工成形、外观效果好的特点,通过铝合金龙骨15外挑设置,可以用于固定装饰条的面板、连接件,提高了自身的防腐能力以及加工组装精度;同时有利于提高装配的施工效率、降低装配造价。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挑梁11及第二挑梁13的下表面设有下部面板21,第一挑梁11及第二挑梁13的上方设有上部面板20。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龙骨15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装饰型材22,铝合金龙骨15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装饰型材22相匹配的第二装饰型材23。进一步的,第一装饰型材22及第二装饰型材23通过螺钉与铝合金龙骨15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龙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型多腔铝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n所述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为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第一挑梁的一端与第一立柱垂直连接,连接处设有铝合金套芯;第二挑梁的一端与第二立柱垂直连接,连接处设有铝合金套芯;/n所述第一挑梁远离第一立柱的一端与第二挑梁远离第二立柱的一端连接有一根铝合金龙骨;/n所述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分别设有挂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多腔铝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
所述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为L型多腔铝结构挑梁,第一挑梁的一端与第一立柱垂直连接,连接处设有铝合金套芯;第二挑梁的一端与第二立柱垂直连接,连接处设有铝合金套芯;
所述第一挑梁远离第一立柱的一端与第二挑梁远离第二立柱的一端连接有一根铝合金龙骨;
所述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分别设有挂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多腔铝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挑梁的一端与第一立柱之间通过不锈钢螺栓连接,第二挑梁的一端与第二立柱之间通过不锈钢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型多腔铝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的下表面设有下部面板,第一挑梁及第二挑梁的上方设有上部面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多腔铝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立冬裴亮杨英程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