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溶性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
,尤指一种不溶性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不溶性阳极,又称稳定电极,在1957年,由一家名叫马赫内托公司生产,其应用于氯碱工业,随着技术的引进,其不溶性阳极逐渐应用于电镀行业。马赫内托所生产的不溶性阳极采用钛金属作为基材,由于钛金属在空气中或通阳极后易发生迅速钝化,导致表面电阻变大,导电性较差,对此,需要在钛金属表面上增加不易氧化或者氧化后电阻变低的物质,因此,马赫内托通过以钛金属作为基层,通过采用钽和铱在钛金属上多次烧结形成氧化物,通常烧结次数为10次。上述马赫内托所生产的不溶性阳极虽说电阻变化变小,但也变为原本的两倍,通常电解液中的电压采用1.5V,当采用钛钽铱不溶性阳极,其电压需涉及4V以上,由于电费的支出在电镀支出中占支出的25%,导致用电量增加,电费多了两倍以上;同时,由于采用烧结的方法,导致在不溶性阳极上的镀层烧结的厚度不均匀以及存在针孔,存在被腐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溶性阳极及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溶性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具体步骤如下:/nS1:以铜网作为基材,采用化学镀在铜网基材沉镍,形成第一层;/nS2:在第一层上采用化学镀沉金,形成第二层;/nS3:在真空的条件下,通过磁控溅射,将铂金族一种或者两种金属在高压条件下,尖端放电打击,激发出铂金族金属的等离子溅射在第二层上,形成第三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溶性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S1:以铜网作为基材,采用化学镀在铜网基材沉镍,形成第一层;
S2:在第一层上采用化学镀沉金,形成第二层;
S3:在真空的条件下,通过磁控溅射,将铂金族一种或者两种金属在高压条件下,尖端放电打击,激发出铂金族金属的等离子溅射在第二层上,形成第三层。
2.一种不溶性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S1:以铜网作为基材,采用化学镀在铜网基材沉镍,形成第一层;
S2:在第一层上采用化学沉钯,形成第二层;
S3:在第二层上采用化学沉金,形成第三层;
S4:在真空的条件下,通过磁控溅射,将铂金族一种或者两种金属在高压条件下,尖端放电打击,激发出铂金族金属的等离子溅射在第三层上,形成第四层。
3.一种不溶性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S1:以铜网作为基材,采用化学镀在铜网基材沉镍,形成第一层;
S2:在第一层上,在真空的条件下,通过磁控溅射,将镍和钒的等离子溅射在第一层上,形成第二层;
S3:在真空的条件下,通过磁控溅射,将铂金族一种或者两种金属在高压条件下,尖端放电打击,激发出铂金族金属的等离子溅射在第二层上,形成第三层。
4.一种不溶性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S1:以铜网作为基材,采用化学镀在铜网基材沉镍,形成第一层;
S2:在第一层上采用化学镀沉铂金族一种或者两种金属,形成第二层;
S3:在真空的条件下,通过磁控溅射,将铂金族一种或者两种金属在高压条件下,尖端放电打击,激发出铂金族金属的等离子溅射在第二层上,形成第三层。
5.一种不溶性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S1:以铜网作为基材,采用电镀在铜网基材电镀镍,形成第一层;
S2:在第一层上,采用电镀镀金,形成第二层;
S3:在真空的条件下,通过磁控溅射,将铂金族一种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德馨,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琢器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