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45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包括第一隔框;所述第一隔框内侧设置有第二隔框,所述第一隔框和第二隔框均呈倒U形,所述第一隔框前侧和后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后侧内壁从左往右贯穿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需要增大浮床的面积时,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滑动连接,能够拉动第二隔框的左端往左移出第一隔框,从而增大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之间的面积,轻质生物陶粒滤料在浮力和相互挤压作用下自动改形,重新填满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之间的面积,通过螺栓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能够对第一隔框和第二隔框进行固定,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
技术介绍
生物修复技术可分为单一介质修复和联合修复两种类型,单一的生物修复技术在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如植物修复技术虽然具有不耗能,易维护的优点,但受季节和植物生长周期制约,净化效果有待提高;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靶向性高,高效快捷等优势,但对pH值、水温等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作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较差;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5442799U,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包括具有调整圈隔面积大小的硬质不透水隔板以及其所包围的轻质生物陶粒滤料浮床,浮床表面挂有微生物膜,所述隔板为PVC板,先将其卷成周壁叠合的圆柱形,接口处设置卡扣固定;调整隔板圈隔面积增大时,调整卡扣位置,使隔板叠合的周壁放单;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稳定性差,2、不方便控制浮床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包括第一隔框;所述第一隔框内侧设置有第二隔框,所述第一隔框和第二隔框均呈倒U形,所述第一隔框前侧和后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后侧内壁从左往右贯穿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隔框前侧和后侧的右端对称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后侧中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限位块与第一隔框通过螺栓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框的内侧放置有轻质生物陶粒滤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块的左侧中部水平贯穿开设有导槽,所述限位槽左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右端与限位槽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杆贯穿导槽并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框上表面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外侧设置有透明的防护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的尺寸相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当需要增大浮床的面积时,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滑动连接,能够拉动第二隔框的左端往左移出第一隔框,从而增大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之间的面积,轻质生物陶粒滤料在浮力和相互挤压作用下自动改形,重新填满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之间的面积,通过螺栓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能够对第一隔框和第二隔框进行固定,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方便操作。2.本技术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通过第一隔框上表面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刻度线,方便快速调整第一隔框和第二隔框之间的面积,使用效率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的A部位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隔框1,限位槽2,第一固定孔3,第二隔框4,限位块5,导槽6,第二固定孔7,螺栓8,导杆9,刻度线10,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包括第一隔框1;所述第一隔框1内侧设置有第二隔框4,所述第一隔框1和第二隔框4均呈倒U形,所述第一隔框1前侧和后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对称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的后侧内壁从左往右贯穿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固定孔3,所述第二隔框4前侧和后侧的右端对称安装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槽2与限位块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5的后侧中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7,所述限位块5与第一隔框1通过螺栓8贯穿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框4的内侧放置有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当需要增大浮床的面积时,通过限位槽2与限位块5滑动连接,能够拉动第二隔框4的左端往左移出第一隔框1,从而增大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之间的面积,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在浮力和相互挤压作用下自动改形,重新填满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之间的面积,通过螺栓8贯穿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7,能够对第一隔框1和第二隔框4进行固定,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限位块5的左侧中部水平贯穿开设有导槽6,所述限位槽2左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固定安装有导杆9,所述导杆9的右端与限位槽2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杆9贯穿导槽6并滑动连接,能够提高第二隔框4的移动稳定性,避免第二隔框4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影响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隔框1上表面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刻度线10,所述刻度线10的外侧设置有透明的防护膜,方便快速调整第一隔框1和第二隔框4之间的面积,使用效率高。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所述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的尺寸相配合,避免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之间的缝隙过大,导致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泄漏。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包括第一隔框1,限位槽2,第一固定孔3,第二隔框4,限位块5,导槽6,第二固定孔7,螺栓8,导杆9,刻度线10,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当需要增大浮床的面积时,通过限位槽2与限位块5滑动连接,第一隔框1上表面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刻度线10,能够拉动第二隔框4的左端往左移出第一隔框1至指定位置,从而增大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之间的面积,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在浮力和相互挤压作用下自动改形,重新填满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之间的面积,通过螺栓8贯穿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框(1);/n所述第一隔框(1)内侧设置有第二隔框(4),所述第一隔框(1)和第二隔框(4)均呈倒U形,所述第一隔框(1)前侧和后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对称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的后侧内壁从左往右贯穿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固定孔(3),所述第二隔框(4)前侧和后侧的右端对称安装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槽(2)与限位块(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5)的后侧中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7),所述限位块(5)与第一隔框(1)通过螺栓(8)贯穿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框(4)的内侧放置有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框(1);
所述第一隔框(1)内侧设置有第二隔框(4),所述第一隔框(1)和第二隔框(4)均呈倒U形,所述第一隔框(1)前侧和后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对称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的后侧内壁从左往右贯穿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固定孔(3),所述第二隔框(4)前侧和后侧的右端对称安装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槽(2)与限位块(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5)的后侧中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7),所述限位块(5)与第一隔框(1)通过螺栓(8)贯穿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框(4)的内侧放置有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