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振晓专利>正文

一种加装止逆阀的电梯底坑排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37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梯维护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加装止逆阀的电梯底坑排水口,包括电梯底坑以及集水井,电梯底坑底部一侧通过排水管与集水井连通,排水管一端安装止逆阀;止逆阀的进水端安装过滤网,电梯底坑的拐角处安装有将止逆阀罩设的过滤挡罩。在排水管上安装止逆阀,有效防止集水井内的污水倒灌,同时还具有防臭味的作用;过滤挡罩将止逆阀进行遮挡保护,避免外部杂物堵塞止逆阀进水端口,过滤挡罩为拱起的弧形曲面结构,其端面的导流面和侧面的导流条能够将迎着水流方向将杂物向外周导出,不会堆积在过滤挡罩正面;在止逆阀的进水端口安装可拆卸的过滤网,磁吸式的结构拆装方便,便于清理,双重过滤结构,有效保证止逆阀的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装止逆阀的电梯底坑排水口
本技术涉及电梯维护领域,具体为一种加装止逆阀的电梯底坑排水口。
技术介绍
位于轿厢服务的最低层站以下的井道部分成为底坑。其内设有缓冲器及电梯停止开关和井道灯开关、电源插座及照明;可按需要设底坑门;底坑应有足够的空间;坑底与轿厢最低部分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小于0.5m;坑底与导靴或滚轮、安全钳楔块、护脚板或垂直滑动部件的净空距离不得小于0.1m。其底部应光滑平整,不能积水。其结构应能承受轿厢或对重与缓冲器碰撞时反力的抗压强度。在雨水天气或排污泵自动排水故障情况下,水会倒灌到电梯底坑,造成电梯底坑浸泡和配件损坏,并有故障困人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装止逆阀的电梯底坑排水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装止逆阀的电梯底坑排水口,包括电梯底坑以及设置在电梯底坑一侧的集水井,电梯底坑底部一侧通过排水管与集水井连通,排水管通入电梯底坑内的一端安装止逆阀;所述止逆阀的进水端安装过滤网,电梯底坑的拐角处安装有将止逆阀罩设的过滤挡罩。优选的,所述电梯底坑的底面高度高于集水井的底面高度。优选的,所述过滤挡罩为拱起的弧形曲面结构,其末端向外翻折形成固定贴合在电梯底坑内壁上的安装耳板。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嵌装在固定框内,固定框上形成一圈凸起结构的密封套,密封套嵌入止逆阀的进水端口内,固定框与止逆阀进水端口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吸层。优选的,固定框侧面设置有凸起结构的拨动片。优选的,所述过滤挡罩拱起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平滑曲面结构的导流面,导流面外围呈放射状向外发散形成若干导流条,各导流条沿过滤挡罩曲面结构弯折围成罩体结构,相邻的导流条之间嵌装过滤网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连接电梯底坑和集水井的排水管上安装止逆阀,有效防止集水井内的污水倒灌,同时还具有防止集水井污水臭味的作用;在电梯底坑内安装过滤挡罩,将止逆阀进行遮挡保护,避免外部杂物堵塞止逆阀进水端口,过滤挡罩为拱起的弧形曲面结构,其端面的导流面和侧面的导流条能够将迎着水流方向将杂物向外周导出,不会堆积在过滤挡罩正面;在止逆阀的进水端口安装可拆卸的过滤网,磁吸式的结构拆装方便,便于清理,双重过滤结构,有效保证止逆阀的排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网的具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过滤挡罩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梯底坑;2、集水井;3、排水管;4、止逆阀;5、过滤网;6、过滤挡罩;7、安装耳板;8、固定框;9、密封套;10、磁吸层;11、拨动片;12、导流面;13、导流条;14、过滤网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装止逆阀的电梯底坑排水口,包括电梯底坑1以及设置在电梯底坑1一侧的集水井2,电梯底坑1底部一侧通过排水管3与集水井2连通,排水管3通入电梯底坑1内的一端安装止逆阀4;所述止逆阀4的进水端安装过滤网5,电梯底坑1的拐角处安装有将止逆阀4罩设的过滤挡罩6。进一步的,所述电梯底坑1的底面高度高于集水井2的底面高度。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挡罩6为拱起的弧形曲面结构,其末端向外翻折形成固定贴合在电梯底坑1内壁上的安装耳板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5嵌装在固定框8内,固定框8上形成一圈凸起结构的密封套9,密封套9嵌入止逆阀4的进水端口内,固定框8与止逆阀4进水端口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吸层10。进一步的,固定框8侧面设置有凸起结构的拨动片11。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挡罩6拱起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平滑曲面结构的导流面12,导流面12外围呈放射状向外发散形成若干导流条13,各导流条13沿过滤挡罩6曲面结构弯折围成罩体结构,相邻的导流条13之间嵌装过滤网面14。工作原理:安装时,先将过滤网5的固定框8上的密封套9嵌入止逆阀4的进水端口内,利用磁吸层10将固定框8与止逆阀4进水端口的相对面磁吸贴合;然后将止逆阀4安装在排水管3通入电梯底坑1内的一端,其进水端口朝向电梯底坑1内部,利用螺栓将过滤挡罩6的安装耳板7贴合固定在电梯底坑1内壁上;止逆阀4的安装,有效防止集水井2内的污水倒灌,同时还具有防止集水井2污水臭味的作用;过滤挡罩6将止逆阀4进行遮挡保护,避免外部杂物堵塞止逆阀4进水端口,过滤挡罩6为拱起的弧形曲面结构,其端面的导流面12和侧面的导流条13能够将迎着水流方向将杂物向外周导出,不会堆积在过滤挡罩6正面;在止逆阀4的进水端口安装可拆卸的过滤网,磁吸式的结构拆装方便,便于清理,双重过滤结构,有效保证止逆阀4的排水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装止逆阀的电梯底坑排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底坑(1)以及设置在电梯底坑(1)一侧的集水井(2),电梯底坑(1)底部一侧通过排水管(3)与集水井(2)连通,排水管(3)通入电梯底坑(1)内的一端安装止逆阀(4);所述止逆阀(4)的进水端安装过滤网(5),电梯底坑(1)的拐角处安装有将止逆阀(4)罩设的过滤挡罩(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装止逆阀的电梯底坑排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底坑(1)以及设置在电梯底坑(1)一侧的集水井(2),电梯底坑(1)底部一侧通过排水管(3)与集水井(2)连通,排水管(3)通入电梯底坑(1)内的一端安装止逆阀(4);所述止逆阀(4)的进水端安装过滤网(5),电梯底坑(1)的拐角处安装有将止逆阀(4)罩设的过滤挡罩(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装止逆阀的电梯底坑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底坑(1)的底面高度高于集水井(2)的底面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装止逆阀的电梯底坑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挡罩(6)为拱起的弧形曲面结构,其末端向外翻折形成固定贴合在电梯底坑(1)内壁上的安装耳板(7)。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晓
申请(专利权)人:孙振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