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34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菌群包括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所述微生物菌群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种分别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按照2%接种量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分别得1.5×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
技术介绍
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是一类重要的土传性病原物。我国温室蔬菜存在不同程度的根结线虫为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目前,施用化学农药仍是防治线虫病害的主要措施,而由此带来的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发展有机农业的主要障碍。目前黄瓜根结线虫在长年连作的设施内危害越来越严重,在对其防治上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药剂毒性高、效果差,且污染环境、影响产品的质量安全。大量的研究表明,利用自然界线虫天敌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及生态调控是控制线虫病害最为安全、有效的措施,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根际促生菌是自由生活在根围土壤或附生于根表、根内的可促进植物生长及其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并能抑制有害生物的有益菌类。根际促生菌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机制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植物生长。通过固氮、解磷、解钾、产植物激素、酶解降低乙烯等作用,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根系对矿质的吸收利用,直接刺激和调节植物生长;另一方面,通过产生抗生素和分泌铁载体、HCN等物质,其可以抑制土壤中有害病原微生物,间接的保护和促进植物生长。接种根际促生菌,不但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也能减轻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将生防菌和促生菌组成复配菌剂,一方面可以提升作物抗病虫害的功效,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升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筛选具有生防促生功能的菌种组成混合菌群,协同增效,在有效防控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同时,有效提升黄瓜品质和产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包括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所述微生物菌群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种分别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按照2%接种量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分别得1.5×1010CFU/mL发酵液,按比例后混合得到本专利技术混合菌液。进一步的,所述LB培养基的组成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10g、蒸馏水1000mL,pH值7.2—7.4,121℃灭菌19min,固体培养基另加琼脂粉15g。进一步的,菌种在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的条件为:25-28℃恒温培养10-18h。进一步的,LB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的条件为:往复式摇床150r·min-1,28℃恒温培养24h。进一步的,发酵液的混合比例为1-3:2-6:5-10。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将菌群制备成固体颗粒使用,这样更利于方面快捷的施用。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本专利技术混合菌液加入到无菌的草炭土中,同时加入膨润土作为粘结剂,可溶性淀粉作为崩解剂,获得含功能菌株的固形物,置于阴凉处风干1-2d。然后用造粒机造粒得到混合菌的微粒。其中,黄麻链霉菌Streptomycescorchorusii,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hinaGeneralMicrobiologicalCultureCollectionCenter,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6年11月5日,保藏编号:CGMCC4.7392。其中,副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paralicheniformis,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hinaGeneralMicrobiologicalCultureCollectionCenter,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6年9月20日,保藏编号:CGMCC1.15832。其中,解纤维素根瘤菌Rhizobiumcellulosilyticum,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hinaGeneralMicrobiologicalCultureCollectionCenter,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6年11月30日,保藏编号:CGMCC1.15995。在黄瓜种植过程中,常年施肥和使用农药,会严重的导致土壤板结、富营养化等各种土壤问题,而过渡使用农药则会造成致病菌抗药性增强,最终只会导致黄瓜品质和产量的整体性下降。本专利技术为使用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菌种组成的菌剂,利用其产生的活性物质,提升土壤生态活性,同时促进黄瓜生长提升抗病能力。本专利技术三种菌均属于根际促生菌,具备溶磷解钾固氮等多种益生功效,其中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能够产生赤霉素等抗生素、水解酶和酶抑制剂等生物活性物质,能够降低根结线虫卵和2龄幼虫(J2)活性,同时所产生的活性物质在与黄瓜病原菌的互作过程中产生的蛋白激发子能激发植物防御反应,提高作物免疫力,预防或减轻病害发生;而解纤维素根瘤菌不仅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还可分泌IAA、产铁载体、溶磷和解钾的特性,为黄瓜提供天然的营养元素。三种菌相互配合、协同增效,共同实现对黄瓜的抗病促生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种植试验黄瓜根际照片,其中s3为实施例3、d1-d3为对比例1-3、CK为空白对照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包括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所述微生物菌群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种分别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按照2%接种量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分别得1.5×1010CFU/mL发酵液,按比例后混合得到本专利技术混合菌液。进一步的,所述LB培养基的组成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10g、蒸馏水1000mL,pH值7.2—7.4,121℃灭菌19min,固体培养基另加琼脂粉15g。进一步的,菌种在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的条件为:25℃恒温培养10h。进一步的,LB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的条件为:往复式摇床150r·min-1,28℃恒温培养24h。进一步的,发酵液的混合比例为1:2:5。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将菌群制备成固体颗粒使用,这样更利于方面快捷的施用。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本专利技术混合菌液加入到无菌的草炭土中,同时加入膨润土作为粘结剂,可溶性淀粉作为崩解剂,获得含功能菌株的固形物,置于阴凉处风干1-2d。然后用造粒机造粒得到混合菌的微粒。其中,黄麻链霉菌Streptomycescorchorusii,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hinaGeneralMicrobiologicalCultureCollectionCenter,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6年11月5日,保藏编号:CGMCC4.7392。其中,副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paralicheniformis,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包括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所述微生物菌群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种分别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按照2%接种量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分别得1.5×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包括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所述微生物菌群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种分别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按照2%接种量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分别得1.5×1010CFU/mL发酵液,按比例后混合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LB培养基的组成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10g、蒸馏水1000mL,pH值7.2—7.4,121℃灭菌19min,固体培养基另加琼脂粉1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菌种在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的条件为:25-28℃恒温培养10-18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万文阎应广黄亦蒋天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