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自动纠偏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427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用自动纠偏传送装置,包括机架、辊筒和胶带,机架上有支座和控制装置,支座上装有与胶带相贴合的力学传感器;辊筒内有多个圆柱形的腔体,腔体内有转轴,辊筒的外壳上有通孔,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活动块的驱动机构;胶带两侧设置力学传感器,可在胶带发生偏移时,使偏移侧的传感器检测值发生变化而即使检测到;辊筒内装有活动块和由驱动装置驱动的活动块,可在胶带发生偏移时,使活动块顶出或收回从而使辊筒两端与胶带的摩擦力大小不同,依托胶带在与辊筒之间的摩擦力出现两端不一致时,会向摩擦力较大端移动的特性自行纠偏,本装置对传送带偏移反应灵敏,纠偏效果好且纠偏方式温和不损伤传送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用自动纠偏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用输送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用自动纠偏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煤矿的开采作业中,需要用到传送装置运送煤矿,常用的传送装置为传送带,传送带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各种问题导致胶带出现偏移,偏移严重的还会出现传送带撕裂,造成设备、生产损失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用自动纠偏传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辊筒和胶带,所述辊筒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辊筒上套装有所述胶带,所述机架上装有驱动所述辊筒的驱动电机,所述机架上有支座和控制装置,所述支座上装有与所述胶带相贴合的力学传感器;所述辊筒内有多个圆柱形的腔体,所述腔体水平轴线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辊筒的外壳上有与所述腔体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活动块的驱动机构,所述控制装置内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力学传感器电性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力学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轮、连杆和电动推杆,所述转轮通过轴承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转轮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块铰接,所述电动推杆一端与所述转轮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辊筒的腔体侧面铰接,所述辊筒内内置有电动推杆无线控制器和电源,所述电源、所述电动推杆无线控制器和所述电动推杆电性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内有电动推杆无线控制器相匹配的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辊筒上有容纳所述电源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上设有仓盖,所述电源采用18650电池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传送带的胶带两侧设置力学传感器,可在胶带发生偏移时,使偏移侧的传感器检测值发生变化而即使检测到;辊筒内装有活动块和由驱动装置驱动的活动块,可在胶带发生偏移时,使活动块顶出或收回从而使辊筒两端与胶带的摩擦力大小不同,依托胶带在与辊筒之间的摩擦力出现两端不一致时,会向摩擦力较大端移动的特性自行纠偏,本装置对传送带偏移反应灵敏,纠偏效果好且纠偏方式温和不损伤传送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端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端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辊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辊筒腔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辊筒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辊筒、3-胶带、4-支座、5-控制装置、6-力学传感器、7-通孔、8-外壳、9-转轮、10-活动块、11-连杆、12-电动推杆、13-转轴、14-电池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用自动纠偏传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1、辊筒2和胶带3,所述辊筒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辊筒2上套装有所述胶带3,所述机架1上装有驱动所述辊筒2的驱动电机,所述机架1上有支座4和控制装置5,所述支座4上装有与所述胶带3相贴合的力学传感器6;所述辊筒2内有多个圆柱形的腔体,所述腔体水平轴线上连接有转轴13,所述辊筒2的外壳8上有与所述腔体位置相对应的通孔7,所述通孔7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0,所述转轴13上转动连接有活动块10的驱动机构,所述控制装置5内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力学传感器6电性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力学传感器6为压力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轮9、连杆11和电动推杆12,所述转轮9通过轴承与所述转轴13相连,所述连杆11一端与所述转轮9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块10铰接,所述电动推杆12一端与所述转轮9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辊筒2的腔体侧面铰接,所述辊筒2内内置有电动推杆无线控制器和电源,所述电源、所述电动推杆无线控制器和所述电动推杆12电性相连,所述控制装置5内有电动推杆无线控制器相匹配的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辊筒2上有容纳所述电源的电池仓14,所述电池仓14上设有仓盖,所述电源采用18650电池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传送带传送过程中,当胶带3发生偏移时,会挤压偏移侧的力学传感器6,当控制装置5检测到力学传感器6的检测值变化量超过设定范围时,判定胶带3在辊筒2上出现偏移,通过无线发射模块控制偏移侧电动推杆12收短,使转轮9绕转轴13转动,转轮9通过连杆11活动块9沿通孔7向辊筒2内部滑动,从而减小偏移侧胶带3与辊筒2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另一侧电动推杆12伸长使活动块10伸出以增大辊筒2与胶带3之前的摩擦力,依靠胶带3在与辊筒2之间的摩擦力出现两端不一致时,会向摩擦力较大端偏移的特性自行反向移动纠偏,当两侧力学传感器6的检测值均回归正常范围时,电动推杆12复位,活动块10复位,使胶带3与辊筒2之间的摩擦力两端再次一致;当辊筒2内的电源电量耗尽后,打开电池仓14仓门,更换电池即可。本技术涉及的微处理器采用STM32芯片,STM32通过内置程序控制电机启停和无线信号的发出,STM32的管脚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本技术涉及的电动推杆无线控制器采用先牧牌JGZ-PC2L-ZF-315型无线控制模块,为市面上可购买到的产品,属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上述虽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用自动纠偏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辊筒(2)和胶带(3),所述辊筒(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辊筒(2)上套装有所述胶带(3),所述机架(1)上装有驱动所述辊筒(2)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有支座(4)和控制装置(5),所述支座(4)上装有与所述胶带(3)相贴合的力学传感器(6);所述辊筒(2)内有多个圆柱形的腔体,所述腔体水平轴线上连接有转轴(13),所述辊筒(2)的外壳(8)上有与所述腔体位置相对应的通孔(7),所述通孔(7)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0),所述转轴(13)上转动连接有活动块(10)的驱动机构,所述控制装置(5)内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力学传感器(6)电性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自动纠偏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辊筒(2)和胶带(3),所述辊筒(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辊筒(2)上套装有所述胶带(3),所述机架(1)上装有驱动所述辊筒(2)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有支座(4)和控制装置(5),所述支座(4)上装有与所述胶带(3)相贴合的力学传感器(6);所述辊筒(2)内有多个圆柱形的腔体,所述腔体水平轴线上连接有转轴(13),所述辊筒(2)的外壳(8)上有与所述腔体位置相对应的通孔(7),所述通孔(7)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0),所述转轴(13)上转动连接有活动块(10)的驱动机构,所述控制装置(5)内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力学传感器(6)电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自动纠偏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学传感器(6)为压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花岳继宏武小虎官生花姚永恒张文杰张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煤矿集团机电装备科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