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丹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975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在采取保温措施的前提条件下利用电动汽车的减速器润滑油的余热、变速器润滑油的余热、差速器润滑油的余热、减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余热、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余热、减速器壳体的余热、变速器壳体的余热、电器系统的余热、电动机系统的余热对电动汽车升温,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在低温条件下电动汽车的升温消耗了很大的能量,但目前国内外对电动汽车的余热认识设计思路还是依据传统燃油车的余热认识设计思路,导致只是形式上利用了不成熟的余热升温技术方案导致没有实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采取保温措施和散热措施的前提条件下利用电动汽车的减速器润滑油的余热、变速器润滑油的余热、差速器润滑油的余热、减速器的齿轮轴的余热、变速器的齿轮轴的余热、减速器壳体的余热、变速器壳体的余热、电器系统的余热、电动机系统的余热对电动汽车升温,达到电动汽车节能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采用的方案为:利用第一余热升温方案至第四余热升温方案中的至少一种来升温;所述第一余热升温方案为利用减速器的润滑油的余热、差速器的润滑油的余热、变速器的润滑油的余热、驱动桥壳中的润滑油的余热、分动器的润滑油的余热、半轴润滑油的余热、半轴套管润滑油的余热中的至少一种为第六十组成部分升温;所述第二余热升温方案为利用保温空间的热空气为第六十组成部分升温;所述第三余热升温方案为利用减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余热、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余热、差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余热、分动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余热、减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余热、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余热、差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余热、分动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余热、电动机的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减速器的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变速器的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差速器的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分动器的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驱动桥壳的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半轴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半轴套管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中的至少一种为第六十组成部分升温;所述第四余热升温方案为利用电动机的定子余热、电动机的转子余热、电动机的转子轴余热、电动机的壳体的余热、电动机的壳体内空气的余热、电器系统的余热、电器系统基板的余热、电器系统壳体的余热、电器系统壳体内空气的余热、减速器壳体的余热、减速器壳体内空气的余热、变速器壳体的余热、变速器壳体内空气的余热、分动器壳体的余热、分动器壳体内空气的余热、差速器壳体的余热、差速器壳体内空气的余热、驱动桥壳的余热、驱动桥壳内空气的余热、半轴的余热、半轴套管的余热、半轴内空气的余热、半轴套管内空气的余热中的至少一种为第六十组成部分升温;电器系统为逆变器、控制器、变频器、电子电气系统中的至少一种或者电器系统为电子电气系统;采取第一保温措施至第十一保温措施中的至少一种;第一保温措施为电动机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一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具备空气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具备空气;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第二保温措施为减速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二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具备空气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具备空气;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第三保温措施为变速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三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具备空气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具备空气;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第四保温措施为电器系统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四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具备空气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具备空气;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第五保温措施为设置保温舱;第六保温措施为电动机壳体、减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分动器壳体、驱动桥壳、半轴套管、电器系统壳体中的至少一种为单层保温壳体,单层保温壳体为第六保温外壳;第七保温措施为差速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七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具备空气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具备空气;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第八保温措施为分动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八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具备空气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具备空气;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第九保温措施为半轴套管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九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具备空气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具备空气;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第十保温措施为驱动桥壳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十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具备空气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具备空气;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第十一保温措施为半轴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十一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具备空气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具备空气;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真空状态的途径为使用真空泵、真空发生器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所述第一保温外壳、第二保温外壳、第三保温外壳、第四保温外壳、第六保温外壳、第七保温外壳、第八保温外壳、第九保温外壳、第十保温外壳、第十一保温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为第八外壳;所述第一保温外壳至第十一保温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九外壳;第一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其特征是:电器系统为逆变器、控制器、变频器、电子电气系统中的至少一种;保温结构为第一保温结构至第十一保温结构中的至少一种;/n第一保温结构为电动机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一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n第二保温结构为减速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二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n第三保温结构为变速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三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n第四保温结构为电器系统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四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n第五保温结构为设置保温舱;/n第六保温结构为电动机壳体、减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分动器壳体、驱动桥壳、半轴套管、电器系统壳体中的至少一种为单层保温壳体,单层保温壳体为第六保温外壳;/n第七保温结构为差速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七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n第八保温结构为分动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八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n第九保温结构为半轴套管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九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n第十保温结构为驱动桥壳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十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第十一保温结构为半轴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十一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n真空状态的途径为使用真空泵、真空发生器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所述第一保温外壳、第二保温外壳、第三保温外壳、第四保温外壳、第六保温外壳、第七保温外壳、第八保温外壳、第九保温外壳、第十保温外壳、第十一保温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为第八外壳;所述第一保温外壳至第十一保温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九外壳;第一保温外壳、第二保温外壳、第三保温外壳、第四保温外壳、第五保温外壳、第六保温外壳、第七保温外壳、第八保温外壳、第九保温外壳、第十保温外壳、第十一保温外壳、保温舱的壁板中的至少一个为第十外壳;/n第十外壳设置进气空气流道、排气空气流道、通气孔、风门、进风口、出风口中的至少一种或第十外壳不设置进气空气流道、排气空气流道、通气孔、风门、进风口、出风口;/n第九外壳为中空而且中空的空间封闭的是气体、第九外壳为中空而且中空的空间是真空状态、第九外壳为中空而且中空的空间填充保温材料、第九外壳为设置中空管路的第九外壳、第九外壳为白色物质制成、第九外壳表面为白色物质、第九外壳为银白色物质制成、第九外壳表面为银白色物质、第九外壳为气囊制成、第九外壳由保温材料制成、第九外壳表面设置保温材料、第九外壳内部设置保温材料、第九外壳为单层的外壳中的至少一种;/n保温舱是具备保温功能的保温箱,所述保温舱是由保温舱的壁板、保温舱的专门壁板中的至少一种封闭形成;/n所述保温舱...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8 CN 2019102051231;20190422 CN 2019103255561.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其特征是:电器系统为逆变器、控制器、变频器、电子电气系统中的至少一种;保温结构为第一保温结构至第十一保温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保温结构为电动机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一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第二保温结构为减速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二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第三保温结构为变速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三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第四保温结构为电器系统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四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第五保温结构为设置保温舱;
第六保温结构为电动机壳体、减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分动器壳体、驱动桥壳、半轴套管、电器系统壳体中的至少一种为单层保温壳体,单层保温壳体为第六保温外壳;
第七保温结构为差速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七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第八保温结构为分动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八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第九保温结构为半轴套管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九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第十保温结构为驱动桥壳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十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第十一保温结构为半轴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十一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真空状态的途径为使用真空泵、真空发生器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所述第一保温外壳、第二保温外壳、第三保温外壳、第四保温外壳、第六保温外壳、第七保温外壳、第八保温外壳、第九保温外壳、第十保温外壳、第十一保温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为第八外壳;所述第一保温外壳至第十一保温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九外壳;第一保温外壳、第二保温外壳、第三保温外壳、第四保温外壳、第五保温外壳、第六保温外壳、第七保温外壳、第八保温外壳、第九保温外壳、第十保温外壳、第十一保温外壳、保温舱的壁板中的至少一个为第十外壳;
第十外壳设置进气空气流道、排气空气流道、通气孔、风门、进风口、出风口中的至少一种或第十外壳不设置进气空气流道、排气空气流道、通气孔、风门、进风口、出风口;
第九外壳为中空而且中空的空间封闭的是气体、第九外壳为中空而且中空的空间是真空状态、第九外壳为中空而且中空的空间填充保温材料、第九外壳为设置中空管路的第九外壳、第九外壳为白色物质制成、第九外壳表面为白色物质、第九外壳为银白色物质制成、第九外壳表面为银白色物质、第九外壳为气囊制成、第九外壳由保温材料制成、第九外壳表面设置保温材料、第九外壳内部设置保温材料、第九外壳为单层的外壳中的至少一种;
保温舱是具备保温功能的保温箱,所述保温舱是由保温舱的壁板、保温舱的专门壁板中的至少一种封闭形成;
所述保温舱放置电动机、减速器、变速器、差速器、分动器、驱动桥壳、半轴套管、电动机系统支架、前副车架、后副车架、车架、前纵梁、后纵梁、悬挂系统、第七壳体集合、液泵、气泵、真空泵、电子泵、真空发生器、空气压缩机、管路阀门、车轴、半轴、运输管、转向系统、进气格栅、轮毂、电器系统、空气流道、液体温度传感器、液体流量传感器、液体流速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速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液体储存器、液体压力传感器、管路阀门、空气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保温舱存在加热空气的空间或者保温舱不存在加热空气的空间;所述保温舱分为前保温舱、中保温舱、后保温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十外壳具备关闭开启功能或者第十外壳不具备关闭开启功能;保温舱的专门壁板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保温舱的专门壁板设置至少一层;
所述保温舱的结构为第一结构至第五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保温舱的专门壁板是为了设置保温舱而专门设置的壁板,保温舱的专门壁板为第五保温外壳;
所述第一结构为设置保温舱的专门壁板由保温舱的专门壁板封闭形成保温舱;
所述第二结构为第七十集合作为保温舱的壁板与设置的保温舱的专门壁板共同封闭形成前保温舱;第七十集合为车身、车底盖板、车架、驾驶舱前方的前围板、前翼子板、前保险杠、进气格栅、前柱、前悬挂塔顶连接横梁、仪表板、前舱盖、前行李舱壁板、轮毂、纵梁、电动机系统支架、前围上盖板、前围侧板、前纵梁、横臂、摆臂、半轴套管、半轴、万向节、电源、空气流道管壁、悬挂系统、散热器、第七壳体集合、第八外壳、附加外壳、转向系统、液体储存器、液泵、气泵、真空泵、电子泵、真空发生器、空气压缩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三结构为第七十集合作为保温舱的壁板封闭形成前保温舱;
所述第四结构为第八十集合作为保温舱的壁板与设置的保温舱的专门壁板共同封闭形成后保温舱;第八十集合为车身、后翼子板、后保险杠、车架、后侧围内板、后行李舱壁板、后行李舱盖、纵梁、后围板、车底盖板、驱动桥壳、电源、悬挂系统、半轴套管、半轴、电动机系统支架、后副车架、空气流道管壁、轮毂、散热器、第七壳体集合、第八外壳、附加外壳、转向系统、液体储存器、液泵、气泵、真空泵、真空发生器、空气压缩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五结构为第八十集合作为保温舱的壁板封闭形成后保温舱;
第六十组成部分为采暖装置、电源冷却液体储存器的中空管路、电源冷却液体储存器、电源冷却液体储存器中的冷却液体、电源内部空间、电源表面、电源框架表面、电源框架内部、电源冷却液体管路、电源吸热系统、电源散热系统、电源、附加外壳、附加外壳的散热系统、半轴、半轴套管、第十外壳、第七壳体集合、第八百集合、第二百集合、液体储存器的中空管路、液体储存器、液体储存器中的液体、横臂、摆臂、前舱、前舱的中空管路、驾驶舱、驾驶舱的中空管路、车辆地板的中空管路、行李舱、行李舱的中空管路、座椅的中空管路、方向盘的中空管路、车顶的中空管路、车顶盖的中空管路、天窗的中空管路、天窗盖的中空管路、上边梁的中空管路、车门的中空管路、车门拉手的中空管路、前柱的中空管路、中柱的中空管路、后柱的中空管路、D柱的中空管路、雷达的中空管路、摄像头的中空管路、传感器的中空管路、仪表板的中空管路、显示器的中空管路、后行李舱盖的中空管路、前行李舱盖的中空管路、前舱盖的中空管路、前翼子板的中空管路、后翼子板的中空管路、车辆通风换气系统的进风空气流道、车辆进风空气流道、车辆通风换气系统的出风空气流道、车辆出风空气流道、车辆通风换气系统的进风口、车辆通风换气系统的出风口、车辆的进风口、车辆的出风口、车窗玻璃、车窗玻璃的中空管路中的至少一种;差速器靠减速器壳体中的润滑油润滑或者差速器不靠减速器壳体中的润滑油润滑;差速器靠变速器壳体中的润滑油润滑或者差速器不靠变速器壳体中的润滑油润滑;润滑油作为冷却液体为工作介质中的一种,第七壳体集合为变速器壳体、减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驱动桥壳、半轴套管、半轴、分动器壳体、第十外壳、电器系统的基板、电器系统壳体、附加外壳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空气流道至第十五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二十空气流道集合;
第二百集合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减速器润滑油、变速器润滑油、差速器润滑油、驱动桥壳中的润滑油、半轴套管润滑油、半轴润滑油、分动器润滑油、冷却液体、减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中空管路、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中空管路、差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中空管路、分动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中空管路、减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中空管路、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中空管路、差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中空管路、分动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中空管路、电动机转子调温系统的中空管路、电动机定子调温系统的中空管路、电动机转子散热槽、电动机定子散热槽、电动机的转子轴的中空管路、电动机壳体的中空管路、差速器壳体的中空管路、减速器壳体的中空管路、变速器壳体的中空管路、驱动桥壳的中空管路、半轴套管的中空管路、半轴的中空管路、分动器壳体的中空管路、电器系统壳体的中空管路、电器系统内部空间、电器系统基板的中空管路、第七壳体集合的内部空间、第十外壳的中空管路、附加外壳的中空管路、散热器、散热管、运输管、电源吸热系统、电源散热系统、车窗玻璃中空管路、暖风装置、液体储存器、液体储存器的中空管路、车辆地板的中空管路;
第八百集合为第二百集合的子集合,第八百集合的每个单元为减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中空管路、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中空管路、差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中空管路、分动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中空管路、减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中空管路、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中空管路、差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中空管路、分动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中空管路、电动机转子调温系统的中空管路、电动机定子调温系统的中空管路、电动机转子散热槽、电动机定子散热槽、电动机的转子轴的中空管路、电动机壳体的中空管路、差速器壳体的中空管路、减速器壳体的中空管路、变速器壳体的中空管路、驱动桥壳的中空管路、半轴套管的中空管路、半轴的中空管路、分动器壳体的中空管路、电器系统壳体的中空管路、电器系统基板的中空管路、第三空间集合、电器系统的内部空间、第十外壳的中空管路、附加外壳的中空管路、散热器、散热管、运输管、电源吸热系统、电源散热系统、车窗玻璃中空管路、暖风装置、液体储存器、冷却液体、液体储存器的中空管路、车辆地板的中空管路;第一百集合为液泵、润滑油滤清器、节温器、润滑油储存器、加热装置、液体温度传感器、液体流量传感器、液体流速传感器、液体压力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速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压力传感器、风门、关闭片、风机、风扇、管路阀门中的至少一种;第五润滑油集合为变速器润滑油、差速器润滑油、减速器润滑油、驱动桥壳中的润滑油、电器系统基板的中空管路中的油、半轴套管润滑油、半轴润滑油、电气系统壳体中的油、分动器润滑油中的至少一种;第三空间集合为变速器壳体的内部空间、减速器壳体的内部空间、差速器壳体的内部空间、驱动桥壳的内部空间、半轴套管的内部空间、中空半轴形成的空间、电器系统壳体的中空管路、电器系统基板的中空管路、分动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第三百集合的每个单元为车身、车架、前纵梁、后纵梁、前舱盖、车的前舱、进气格栅、车的后舱、后行李舱盖、电源下表面、电源上表面、空气流道进气口、空气流道出气口、空气流道内部、后翼子板、前翼子板、前保险杠、后保险杠、车底、电动机系统支架、散热器支架、前副车架、后副车架、车底盖板、半轴套管、半轴、车门、车窗玻璃、车轮、悬挂系统、车毂、转向系统、上边梁、前柱、中柱、后柱、D柱、车顶行李架、第十外壳、附加外壳、第七壳体集合、电源散热器;
第六百集合的每个单元为第十外壳、后翼子板、前翼子板、前保险杠、后保险杠、前舱盖、进气格栅、散热器支架、前副车架、后副车架、电动机系统支架、后舱盖、车底盖板、纵梁、顶盖、天窗、上边梁、前柱、中柱、后柱、D柱、半轴、半轴套管、车门、车窗玻璃、车轮、车毂、外视镜、外视镜支架、电池组下表面、电源下表面、空气流道壁、转向系统、车顶行李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一余热管路至第九十八余热管路中的至少一个达到为第六十组成部分升温的效果;第一余热管路至第九十八余热管路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设置第一百集合;
第一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第五润滑油集合的散热器,第七壳体集合设置油孔,第七壳体集合的出油孔与所述散热器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口与第七壳体集合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所述散热器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一余热管路;润滑油在第一余热管路中循环流动;
第二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第五润滑油集合的散热管,第七壳体集合设置油孔,第七壳体集合的出油孔与所述散热管的进口连通,所述散热管的出口与第七壳体集合的进油孔连通,所述散热管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二余热管路;润滑油在第二余热管路中循环流动;
第三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第五润滑油集合的散热管,第七壳体集合设置油孔,第七壳体集合的出油孔与所述散热管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所述散热管的出口与第七壳体集合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所述散热管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三余热管路;润滑油在第三余热管路中循环流动;
第四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减速器润滑油的散热器,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减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所述散热器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散热器的出口与减速器壳体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减速器润滑油的散热器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四余热管路;润滑油在第四余热管路中流动;第五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减速器润滑油的散热管,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减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所述散热管的进口连通,散热管的出口连通减速器壳体的进油孔,减速器润滑油的散热管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五余热管路;润滑油在第五余热管路中流动;第六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减速器润滑油的散热管,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减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所述散热管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所述散热管的出口与减速器壳体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所述散热管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六余热管路;润滑油在第六余热管路中流动;
第七余热管路结构为第七壳体集合设置油孔,第七壳体集合的出油孔与润滑油储存器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润滑油储存器的出口与第七壳体集合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润滑油储存器穿过或铺设或连通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七余热管路;第五润滑油集合在第七余热管路中循环流动;第八余热管路结构为第七壳体集合设置油孔,热管吸热的蒸发段通过油孔放置于第五润滑油集合、第三空间集合中的至少一种,热管放热的冷凝段、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在或连通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八余热管路;第九余热管路结构为第七壳体集合设置油孔,第七壳体集合的出油孔与润滑油储存器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润滑油储存器的出口与第七壳体集合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形成润滑油储存器管路,润滑油在润滑油储存器管路中循环流动,热管吸热的蒸发段通过润滑油储存器的孔口放置于润滑油储存器的润滑油、润滑油储存器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热管放热的冷凝段、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在或连通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九余热管路;第十余热管路结构为第七壳体集合设置油孔,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通过油孔放置于第五润滑油集合、第三空间集合中的至少一种,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取热器与散热器之间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在或连通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十余热管路;第十一余热管路结构为第七壳体集合设置油孔,第七壳体集合的出油孔与润滑油储存器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润滑油储存器的出口与第七壳体集合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形成润滑油储存器管路,润滑油在润滑油储存器管路中循环流动,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通过润滑油储存器的孔口放置于润滑油储存器的润滑油、润滑油储存器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取热器与散热器之间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十一余热管路;第十二余热管路结构为第七壳体集合设置至少一个油孔,设置液体冷却管,液体冷却管吸热部分通过第七壳体集合的至少一个油孔放置于第五润滑油集合、第三空间集合中的至少一种,液体冷却管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十二余热管路;液体冷却液在液体冷却管中流动;第十三余热管路结构为第七壳体集合设置油孔,第七壳体集合的出油孔与润滑油储存器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润滑油储存器的出口与第七壳体集合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形成润滑油储存器管路,润滑油在润滑油储存器管路中循环流动,设置液体冷却管,液体冷却管吸热部分通过润滑油储存器的至少一个孔口放置于润滑油储存器的润滑油中、润滑油储存器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液体冷却管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液体冷却液在液体冷却管中流动,润滑油储存器管路、液体冷却管共同形成第十三余热管路;液体冷却管、润滑油储存器管路中的至少一种连通或设置第一百集合或者液体冷却管、润滑油储存器管路均不设置第一百集合;第十四余热管路结构为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减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润滑油储存器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润滑油储存器的出口与减速器壳体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润滑油储存器穿过或铺设或铺设在或连通第六十组成部分作为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第十四余热管路;润滑油在第十四余热管路中流动;第十五余热管路结构为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热管吸热的蒸发段通过油孔放置于减速器润滑油、减速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热管放热的冷凝段、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作为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第十五余热管路;第十六余热管路结构为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减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润滑油储存器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润滑油储存器的出口与减速器壳体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形成润滑油储存器管路,润滑油在润滑油储存器管路中流动,热管吸热的蒸发段通过润滑油储存器的孔口放置于润滑油储存器的润滑油、润滑油储存器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热管放热的冷凝段、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十六余热管路;第十七余热管路结构为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通过油孔放置于减速器润滑油、减速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取热器与散热器之间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十七余热管路;第十八余热管路结构为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减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润滑油储存器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润滑油储存器的出口与减速器壳体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形成润滑油储存器管路,润滑油在润滑油储存器管路中流动,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通过润滑油储存器的孔口放置于润滑油储存器的润滑油、润滑油储存器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取热器与散热器之间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从而形成第十八余热管路;第十九余热管路结构为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设置液体冷却管,液体冷却管吸热部分通过减速器壳体的至少一个油孔放置于减速器润滑油、减速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液体冷却管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十九余热管路;液体冷却液在液体冷却管中流动;第二十余热管路结构为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减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润滑油储存器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润滑油储存器的出口与减速器壳体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形成润滑油储存器管路,润滑油在润滑油储存器管路中流动,设置液体冷却管,液体冷却管吸热部分通过润滑油储存器的至少一个孔口放置于润滑油储存器的润滑油、润滑油储存器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液体冷却管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液体冷却液在液体冷却管中流动,润滑油储存器管路、液体冷却管共同形成第二十余热管路;液体冷却管、润滑油储存器管路中的至少一种连通或设置第一百集合或者液体冷却管、润滑油储存器管路均不连通第一百集合;第二十一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减速器润滑油的运输管,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减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减速器润滑油的运输管的进口连通,运输管的出口连通减速器壳体的进油孔,所述运输管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二十一余热管路;润滑油在第二十一余热管路中流动;第二十二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运输管,第七壳体集合设置油孔,第七壳体集合的出油孔与运输管的进口连通,运输管的出口连通第七壳体集合的进油孔,所述运输管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二十二余热管路;润滑油在第二十二余热管路中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第二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吸热系统、散热系统、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吸热系统、散热系统、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种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分开设置用输运管路连接;第六十组成部分设置吸热系统、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的种类均为空气冷却调温系统、液体冷却调温系统、热管调温系统、微槽群复合相变调温系统、蓄热相变材料调温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调温系统为吸热系统、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分开设置用输运管路连接;附加外壳为散热系统中的一种;设置的吸热系统、散热系统的相互关系为第一关系至第四关系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关系为第二百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的吸热系统采取串联、并联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关系为第二百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的散热系统采取串联、并联中的至少一种;第三关系为第二百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的吸热系统、散热系统采取串联、并联中的至少一种;第四关系为第二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的吸热系统、散热系统为单独设置的系统;
第四十四余热管路为第二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为空气冷却管路的调温系统,空气冷却管路的散热系统、空气冷却管路的吸热系统、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空气冷却管路连通或设置第一百集合或者空气冷却管路不设置第一百集合;第四十五余热管路为第二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为液体冷却管路的调温系统,液体冷却管路的散热系统、液体冷却管路的吸热系统、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在或连通第六十组成部分;液体冷却液在液体冷却管路中流动,液体冷却管路连通或设置第一百集合或者液体冷却管路不设置第一百集合;
第四十六余热管路为第二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为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放热的冷凝段、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第四十七余热管路为第二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为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中的至少一种,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取热器与散热器之间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第四十八余热管路为电动机转子散热槽、电动机定子散热槽、电器系统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设置液体冷却管路的调温系统,液体冷却管路的散热系统、液体冷却管路的吸热系统、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种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液体冷却液在液体冷却管路中流动,液体冷却管路连通或设置第一百集合或者液体冷却管路不设置第一百集合;第四十九余热管路为电动机转子散热槽、电动机定子散热槽、电器系统内部空间、第三空间集合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放热的冷凝段、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第五十余热管路为电动机转子散热槽、电动机定子散热槽、电器系统内部空间、第三空间集合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中的至少一种,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取热器与散热器之间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第五十一余热管路为电动机转子散热槽、电动机定子散热槽、电器系统内部空间、第三空间集合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空气冷却管路的调温系统,空气冷却管路的散热系统、空气冷却管路的吸热系统、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或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空气冷却管路连通或设置第一百集合或者空气冷却管路不设置第一百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当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连通,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单元之间的连通方式为第三十方式至第三十二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第三十方式为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单元之间用运输管连通,第三十一方式为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单元为整体结构,第三十二方式为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单元为分体结构;当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与第六十组成部分连通,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与第六十组成部分连通方式为第三十五方式至第三十七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第三十五方式为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与第六十组成部分用运输管连通,第三十六方式为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与第六十组成部分为整体结构,第三十七方式为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与第六十组成部分为分体结构;
第二十三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差速器润滑油的运输管,差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差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电源散热器管路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电源散热器管路的出口与差速器壳体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从而形成第二十三余热管路;润滑油在第二十三余热管路中流动;第二十四余热管路结构为差速器壳体设置油孔,热管吸热的蒸发段通过油孔放置于差速器润滑油、差速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热管放热的冷凝段、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与电源热管吸热系统、电源热管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二十四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二十四余热管路;第二十五余热管路结构为差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通过油孔放置于差速器润滑油、差速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取热器与散热器之间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种与电源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系统、电源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二十五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二十五余热管路;第二十六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变速器润滑油的运输管,变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变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电源吸热管路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电源吸热管路的出口与变速器壳体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从而形成第二十六余热管路为电源加热;润滑油在第二十六余热管路中流动;第二十七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变速器润滑油的运输管,变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变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电源散热器管路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电源散热器管路的出口与变速器壳体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从而形成第二十七余热管路;润滑油在第二十七余热管路中流动;第二十八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减速器润滑油的运输管,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减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电源吸热管路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电源吸热管路的出口与减速器壳体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从而形成第二十八余热管路为电源加热;润滑油在第二十八余热管路中流动;第二十九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减速器润滑油的运输管,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减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电源散热器管路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电源散热器管路的出口与减速器壳体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从而形成第二十九余热管路;润滑油在第二十九余热管路中流动;第三十余热管路结构为变速器壳体设置油孔,热管吸热的蒸发段通过油孔放置于变速器润滑油、变速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热管放热的冷凝段、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与电源热管吸热系统、电源热管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三十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三十余热管路;第三十一余热管路结构为变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通过油孔放置于变速器润滑油、变速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取热器与散热器之间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种与电源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系统、电源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三十一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三十一余热管路;第三十二余热管路结构为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热管吸热的蒸发段通过油孔放置于减速器润滑油、减速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热管放热的冷凝段、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与电源热管吸热系统、电源热管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三十二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三十二余热管路;第三十三余热管路结构为减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通过油孔放置于减速器润滑油、减速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取热器与散热器之间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种与电源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系统、电源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三十三余热管路形成第三十三余热管路;第三十四余热管路结构为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为液体冷却管路的调温系统,液体冷却管路的调温系统与电源吸热系统、电源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三十四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三十四余热管路;液体冷却液在液体冷却管路中流动,液体冷却管路连通或设置第一百集合或者液体冷却管路不设置第一百集合;第三十五余热管路结构为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为空气冷却管路的调温系统,空气冷却管路的调温系统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第三十五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三十五余热管路;空气冷却管路连通或设置第一百集合或者空气冷却管路不设置第一百集合;第三十六余热管路结构为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为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放热的冷凝段、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个与电源热管吸热系统、电源热管散热系统、电源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三十六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三十六余热管路;第三十七余热管路结构为第八百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为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取热器与散热器之间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种与电源吸热系统、电源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三十七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三十七余热管路;第三十八余热管路结构为电动机转子散热槽、电动机定子散热槽、电器系统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设置液体冷却管路的调温系统,液体冷却管路的调温系统与电源吸热系统、电源散热系统、电源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三十八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三十八余热管路;液体冷却液在液体冷却管路中流动,液体冷却管路连通或设置第一百集合或者液体冷却液管路不设置第一百集合;第三十九余热管路结构为电动机转子散热槽、电动机定子散热槽、电器系统内部空间、第三空间集合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放热的冷凝段、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热管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种与电源热管吸热系统、电源热管散热系统、电源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三十九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三十九余热管路;第四十余热管路结构为电动机转子散热槽、电动机定子散热槽、电器系统内部空间、第三空间集合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微槽群复合相变放热的散热器、取热器与散热器之间的输运管路中的至少一种与电源吸热系统、电源散热系统、电源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四十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四十余热管路;第四十一余热管路结构为电动机转子散热槽、电动机定子散热槽、电器系统内部空间、第三空间集合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空气冷却管路的调温系统,空气冷却管路的调温系统与电源吸热系统、电源散热系统、电源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第四十一余热管路结构形成第四十一余热管路;第四十二余热管路结构为设置差速器润滑油的运输管,差速器壳体设置油孔,差速器壳体的出油孔与电源吸热管路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电源吸热管路的出口与差速器壳体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从而形成第四十二余热管路为电源加热;润滑油在第四十二余热管路中流动;第四十三余热管路结构为第七壳体集合设置油孔,第七壳体集合设置的出油孔与润滑油储存器的进口用运输管连通,润滑油储存器的出口与第七壳体集合的进油孔用运输管连通,润滑油储存器铺设或连通在第六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第四十三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丹
申请(专利权)人:徐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