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友昀专利>正文

一种促进除氮效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392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污水处理除氮效果的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硝化启动步骤和稳定运行步骤,反硝化启动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在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态激活袋并浸入生化池中,在生化池前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物絮团网袋并浸入生化池中,所述生化池前端、末端设置的生物絮团网袋的个数比例为1:1,每日向生化池加入水莫愁水溶液,生态激活袋浸入生化池的深度大于40cm,反硝化启动步骤和稳定运行步骤中,生物絮团网袋的网袋为60‑100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高分子纳米新材料融合微生态营养科学机理新技术,提升污水中有益菌总量,激发有益菌活性,在不改变原有工艺,不增加活性污泥情况下能够大幅提升生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除氮效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促进污水处理除氮效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而废水的回收利用和达标排放直接关系着每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污水处理的运行和达标排放就显的尤为重要。污水处理中总氮(TN)是目前最棘手的指标,总氮必须达到排放标准,现有的提高总氮处理指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工艺和设备进行改进优化,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设备改进也会降低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污水处理除氮效果的方法,利用高分子纳米新材料融合微生态营养科学机理新技术,提升污水中有益菌总量,激发有益菌活性,在不改变原有工艺,不增加活性污泥情况下能够大幅提升生化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促进污水处理除氮效果的方法,包括反硝化启动步骤和稳定运行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污水处理除氮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反硝化启动步骤和稳定运行步骤,所述反硝化启动步骤包括如下步骤:/nA1:污水处理第1-7天,在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态激活袋并浸入生化池中,所述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设置的生态激活袋的个数比例为4:1:1,在生化池前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物絮团网袋并浸入生化池中,所述生化池前端、末端设置的生物絮团网袋的个数比例为1:1,所述生物絮团网袋装有生物絮团与每日污水处理量的质量比为12-13:4*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污水处理除氮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反硝化启动步骤和稳定运行步骤,所述反硝化启动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A1:污水处理第1-7天,在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态激活袋并浸入生化池中,所述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设置的生态激活袋的个数比例为4:1:1,在生化池前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物絮团网袋并浸入生化池中,所述生化池前端、末端设置的生物絮团网袋的个数比例为1:1,所述生物絮团网袋装有生物絮团与每日污水处理量的质量比为12-13:4*105,每日向生化池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0*10-4-14*10-4的水莫愁水溶液,所述水莫愁的加入量与每日污水处理量的质量比为1-1.5:1*105;
A2:污水处理第8-14天,在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态激活袋并浸入生化池中,所述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设置的生态激活袋的个数比例为4:1:1,在生化池前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物絮团网袋并浸入生化池中,所述生化池前端、末端设置的生物絮团网袋的个数比例为1:1,所述生物絮团网袋装有生物絮团与每日污水处理量的质量比为12-13:4*105,每日向生化池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6-8*10-4的水莫愁水溶液,所述水莫愁的加入量与每日污水处理量的质量比为2.5-3:4*105;
A3:污水处理第15-21天,在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态激活袋并浸入生化池中,所述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设置的生态激活袋的个数比例为4:1:1,在生化池前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物絮团网袋并浸入生化池中,所述生化池前端、末端设置的生物絮团网袋的个数比例为1:1,所述生物絮团网袋装有生物絮团与每日污水处理量的质量比为12-13:4*105,每日向生化池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2*10-4-4*10-4的水莫愁水溶液,所述水莫愁的加入量与每日污水处理量的质量比为1-1.5:4*105;
所述稳定运行步骤包括:污水处理第21天后,在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态激活袋并浸入生化池中,所述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设置的生态激活袋的个数比例为3:1:1,在生化池前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物絮团网袋并浸入生化池中,所述生化池前端、末端设置的生物絮团网袋的个数比例为1:1,所述生物絮团网袋装有生物絮团与每日污水处理量的质量比为12-13:4*105,每日向生化池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10-4-2*10-4的水莫愁水溶液,所述水莫愁的加入量与每日污水处理量的质量比为1-2:4*108。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反硝化启动步骤和稳定运行步骤,所述反硝化启动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A1:污水处理第1-7天,在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态激活袋并浸入生化池中,所述生化池前端、中端、末端设置的生态激活袋的个数比例为4:1:1,在生化池前端、末端分别悬挂若干个生物絮团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昀吴琳
申请(专利权)人:张友昀吴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