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普适性高效复合碳源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252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高普适性高效复合碳源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反硝化细菌生长优势碳源、促生剂以及厌氧细菌,可促进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和脱氮性能。上面所述碳源占总量的65%‑75%,包括小分子醇、小分子酸、糖类和乙酸钠,其中小分子酸占45%‑60%,小分子醇占10%‑20%,糖类占比5%‑10%,乙酸钠占5%‑10%,水占0‑30%,总量为100%;所述的促生剂占总量0.5%‑5%,包括无机盐、复合酶类、复合氨基酸、复合维生素和自来水,其中无机盐占0.1%‑2%,复合酶占0.5%‑5%,复合氨基酸占0.5%‑5%,复合维生素占0.5‑5%,自来水占83%‑98.4%,总量为100%。所述的厌氧细菌占0.5%‑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碳源COD为50万‑60万mg/L。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普适性高效复合碳源营养剂具有高效,环保,稳定和使用方便的特性,能够很好的适应并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普适性高效复合碳源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生化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普适性高效复合碳源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各方面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不断提升。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的一级A排放标准是化学需氧量(COD:50mg/L)、总氮(TN:15mg/L,其中氨氮5mg/L)、总磷(TP:0.5mg/L)。在一些环保要环保要求较高的地区,TN的含量要在10mg/L以下。因此开发针对污水高效处理的技术和药剂是非常必要的。污水处理厂作为城镇排水接纳单位,也是最终排放水体最为关键的环节。当前污水处理厂90%以上的处理工艺均采用生物处理法,生物脱氮是氮去除的核心工艺,与物理化学法相比,生物脱氮具有经济高效,操作方便,环保,无二次污染的优势。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进行脱氮。硝化细菌通常为自养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硝化反应,将有机氮和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反硝化细菌通常为异养微生物,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反应,以有机物质或还原态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普适性高效复合碳源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为:反硝化细菌生长优势碳源65%-75%,反硝化细菌生长促生剂0.5%-5%,厌氧菌菌液占0.5%-5%,自来水占比15%-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普适性高效复合碳源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为:反硝化细菌生长优势碳源65%-75%,反硝化细菌生长促生剂0.5%-5%,厌氧菌菌液占0.5%-5%,自来水占比15%-3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25℃下保存不结冰,不析出晶体;COD为50万-60万mg/L,pH值为4-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硝化细菌生长优势碳源,其特征在于配方由小分子酸、小分子醇类、糖类和乙酸钠组成。


4.其中小分子酸占45%-60%,小分子醇占10%-20%,糖类占比5%-10%,乙酸钠占比5%-10%,水占比0-30%,总量为100%;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分子酸物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乙酸、乙二酸、柠檬酸、乳酸和苹果酸的两种或三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分子醇物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乙二醇、丙三醇、正丁醇、异丁醇的一种、两种或者三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糖类物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葡萄糖,蔗糖,果糖、木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乙酸钠,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水乙酸钠或者三水乙酸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硝化细菌生长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机盐、复合生物酶类、复合氨基酸、复合维生素和自来水,其中无机盐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红何小芬周小峰蔡振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