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浓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390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浓缩系统,其包括夹套预热模块和蒸发浓缩模块,夹套预热模块包括用于预热废水的夹套预热器,蒸发浓缩模块用于对废水进行多级蒸发浓缩,包括多级串联的蒸发浓缩单元,每级蒸发浓缩单元均包括循环管路相连通的分离器和加热器,第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分离器与夹套预热器的废水输出端连通,第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加热器内通入生蒸汽作为热源,任意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分离器的二次蒸汽输出管与夹套预热器的蒸汽接入口连通,最后一级蒸发浓缩单元设置有出料口以排出浓缩后的废水。该废水浓缩系统能够有效防止结垢阻塞,且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脱硫废水的浓缩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浓缩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硫
,尤其涉及一种废水浓缩系统。
技术介绍
在湿法脱硫工艺中,为了维持湿法脱硫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外排一定量的脱硫废水。脱硫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根、氯离子、钙镁离子及重金属等,处理难度非常大。目前常规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采用“三联箱”化学沉淀法,工艺系统复杂,设备数量多,工作环境差,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并且无法去除废水中的氯离子等盐分,因此无法循环利用。热法浓缩是一种较好的废水减量工艺,可以降低废水总量,且能回收高品质的淡水资源。热法浓缩需要将废水加热至饱和沸腾温度,因此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需要设置板式预热器预热废水来水,但为防止腐蚀,板式预热器的材质为双相不锈钢或者钛合金材质,且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脱硫废水里含有大量盐分,在换热时水里的溶解性总固体很容易析出而附着在换热管的表面形成结垢现象,轻则影响换热器的效率,重则会堵塞换热器。因此,亟需一种废水浓缩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浓缩系统,能够避免预热器发生结垢阻塞,以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同时降低预热器的造价,且能提高利用二次蒸汽的潜热,降低脱硫废水的浓缩运行成本。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浓缩系统,包括:夹套预热模块,所述夹套预热模块包括用于预热废水的夹套预热器;蒸发浓缩模块,用于对所述废水进行多级蒸发浓缩,包括多级串联的蒸发浓缩单元,每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包括循环管路相连通的分离器和加热器,第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分离器与所述夹套预热器的废水输出端连通,第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加热器内通入生蒸汽作为热源,任意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分离器的二次蒸汽输出管与所述夹套预热器的蒸汽接入口连通,最后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设置有出料口以排出浓缩后的所述废水。可选地,除第一级以外的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加热器的热源输入端与相邻上游的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二次蒸汽输出管连通,所述分离器的废水输出端与相邻下游的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循环管路连通。可选地,每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可选地,所述蒸发浓缩模块还包括冷凝器、冷凝水箱和真空泵,所述冷凝器的冷凝蒸汽输入端与任一所述二次蒸汽输出管连通以冷凝多余的二次蒸汽,所述冷凝器的不凝气输出端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水输出端与所述冷凝水箱连通。可选地,所述冷凝器的汽侧与所述冷凝水箱的上侧气相区通过管路连通。可选地,所述夹套预热模块还包括原水箱和设置在所述原水箱内的搅拌装置,所述原水箱与所述夹套预热器的废水输入端连通。可选地,所述夹套预热模块还包括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废水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原水箱连通。可选地,所述夹套预热器包括夹套内管、套设在所述夹套内管外的夹套外管和设置在所述夹套内管和所述夹套外管之间的支撑件。可选地,所述夹套外管上设置有所述蒸汽接入口、气体导出口和疏水口,所述气体导出口与所述冷凝蒸汽输入端连通,所述疏水口与所述冷凝蒸汽输入端或所述冷凝水箱连通。可选地,最后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二次蒸汽输出管与所述蒸汽接入口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浓缩系统,包括夹套预热模块和蒸发浓缩模块,其中,夹套预热模块包括用于预热废水的夹套预热器,蒸发浓缩模块用于对废水进行多级蒸发浓缩,蒸发浓缩模块包括多级串联的蒸发浓缩单元,每级蒸发浓缩单元均包括循环管路相连通的分离器和加热器,第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分离器与夹套预热器的废水输出端连通,第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加热器内通入生蒸汽作为热源,任意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分离器的二次蒸汽输出管与夹套预热器的蒸汽接入口连通,最后一级蒸发浓缩单元设置有出料口以排出浓缩后的废水。该废水浓缩系统使用夹套预热器对废水进行预热,由于流通面积大,有利于防止结垢阻塞,且方便清理,以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夹套预热器的造价更低,并且利用蒸发浓缩单元的分离器的二次蒸汽作为热源,能够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脱硫废水的浓缩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废水浓缩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废水浓缩系统的夹套预热器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图。图中:1、原水箱;2、搅拌装置;3、夹套预热器;31、夹套内管;32、夹套外管;33、保温层;34、蒸汽接入口;35、气体导出口;36、疏水口;37、支撑件;4、进料泵;5、分离器;6、加热器;7、循环泵;8、冷凝器;9、冷凝水箱;10、冷凝水泵;11、第一阀;12、第二阀;13、第三阀;14、出料泵;15、真空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浓缩系统,包括夹套预热模块和蒸发浓缩模块。其中,夹套预热模块包括用于预热废水的夹套预热器3,蒸发浓缩模块用于对废水进行多级蒸发浓缩以保证废水的浓缩效率。蒸发浓缩模块包括多级串联的蒸发浓缩单元,每级蒸发浓缩单元为一个小型循环系统,且每级蒸发浓缩单元均包括循环管路相连通的分离器5和加热器6。具体地,第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分离器5与夹套预热器3的废水输出端连通,以使经过夹套预热器3预热之后的废水进入蒸发浓缩单元进行进一步的加热浓缩。第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加热器6内通入生蒸汽作为热源,废水吸收热源的热量被加热,并在分离器5中将蒸汽分离出去,蒸汽和浓缩后的废水均进入下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直到进入最后一级蒸发浓缩单元。最后一级蒸发浓缩单元设置有出料口以排出浓缩后的废水。可选地,最后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出料口与出料泵14的输入端连通,以保证足够的动力输出浓缩后的废水。任意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分离器5的二次蒸汽输出管与夹套预热器3的蒸汽接入口34连通,以使该蒸发浓缩单元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夹套预热模块,所述夹套预热模块包括用于预热废水的夹套预热器(3);/n蒸发浓缩模块,用于对所述废水进行多级蒸发浓缩,包括多级串联的蒸发浓缩单元,每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包括循环管路相连通的分离器(5)和加热器(6),第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分离器(5)与所述夹套预热器(3)的废水输出端连通,第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加热器(6)内通入生蒸汽作为热源,任意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分离器(5)的二次蒸汽输出管与所述夹套预热器(3)的蒸汽接入口(34)连通,最后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设置有出料口以排出浓缩后的所述废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套预热模块,所述夹套预热模块包括用于预热废水的夹套预热器(3);
蒸发浓缩模块,用于对所述废水进行多级蒸发浓缩,包括多级串联的蒸发浓缩单元,每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包括循环管路相连通的分离器(5)和加热器(6),第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分离器(5)与所述夹套预热器(3)的废水输出端连通,第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加热器(6)内通入生蒸汽作为热源,任意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分离器(5)的二次蒸汽输出管与所述夹套预热器(3)的蒸汽接入口(34)连通,最后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设置有出料口以排出浓缩后的所述废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除第一级以外的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加热器(6)的热源输入端与相邻上游的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二次蒸汽输出管连通,所述分离器(5)的废水输出端与相邻下游的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循环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还包括循环泵(7),所述循环泵(7)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浓缩模块还包括冷凝器(8)、冷凝水箱(9)和真空泵(15),所述冷凝器(8)的冷凝蒸汽输入端与任一所述二次蒸汽输出管连通以冷凝多余的二次蒸汽,所述冷凝器(8)的不凝气输出端与所述真空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兆军史海红刘德育孙浩赵亮张娟姚旭东何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盐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