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模具的内模一体式缩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73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5
一种立式模具的内模一体式缩放结构,其属于地下空间模具的技术领域。该结构采用外模内设置一体式内模,内模通过滚轮设置在底模上;内模中通过双向丝杠设置运动方向相反的第一丝母与第二丝母,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两个丝母沿着丝杆长度方向向相反方向移动,使二者之间的距离变大或者变小,在斜拉杆的连接作用下,连杆架之间距离相应变小或变大,拉动水平拉杆,致使内模的侧壁向内或向外移动。内模与下模通过滚轮滚动连接,在内模的侧壁向内或向外变形时,内模沿着滚轮滚动,减小摩擦力。该结构用于立式模具抽模时,可以实现内模快速向内收缩,效率高,结构简单,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模具的内模一体式缩放结构
本技术属于一种立式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内模一体缩放结构,其属于地下空间模具的

技术介绍
预制箱涵是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的箱型构筑物,具有工厂预制加工,现场组装的特点,主要用于要求施工周期短的工程项目。一般箱涵施工是采用现场绑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施工周期长,采用预制箱涵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目前的立式模具内模,都采用两体或者多体结构,各个体之间采用各种收缩结构,结构复杂;在抽模时,操纵收缩结构,使内模各个体之间向内移动,需要人工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内容是改进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模具的内模一体式缩放结构,它采用一体式内模,在抽模时使内模侧壁整体向内缩小,使结构简化,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模具的内模一体式缩放结构,它采用下模焊接到底座上,所述下模通过快拉钩连接外模,四个外模构成的方形筒结构,相邻的两个外模之间通过快拉钩连接,相对的两个外模的顶端通过连杆连接;四个内模构成方形筒结构置于外模内部,内模的下端通过滚轮作用在下模上,内模的上端设置内模盖。所述内模内设置支架,支架的下端通过支架螺栓与下模连接,支架的上端通过内模盖螺栓与内模盖的内侧连接;所述内模中还设有丝杠结构,丝杠结构采用双向丝杠设置在丝杠支架内,丝杠支架的下端通过丝杠支架螺栓与下模连接,丝杠支架的上端通过调节段螺栓与调节段连接;双向丝杠穿过丝杠支架的上端处设置上轴承座,双向丝杠穿过设置在丝杠支架下端的下轴承座的端部与减速电机连接;双向丝杠上还设置运动方向相反的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第一丝母与第二丝母通过丝母销轴与斜拉杆的一端铰接,斜拉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架销轴与连杆架铰接;连杆架通过连杆螺栓固定水平连杆的一端,另一端通过内模螺栓连接至内模上。所述滚轮通过销轴设置在下模上。所述调节段通过螺栓连接至内模盖上。所述上轴承座通过上座螺栓连接至丝杠支架,下轴承座通过下座螺栓连接至丝杠支架,减速电机通过减速电机螺栓连接至下模上。所述内模与内模盖之间通过限位销轴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采用外模内设置一体式内模,内模通过滚轮设置在底模上;内模中通过双向丝杠设置运动方向相反的第一丝母与第二丝母,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两个丝母沿着丝杆长度方向向相反方向移动,使二者之间的距离变大或者变小,在斜拉杆的连接作用下,连杆架之间距离相应变小或变大,拉动水平拉杆,致使内模的侧壁向内或向外移动。内模与下模通过滚轮滚动连接,在内模的侧壁向内或向外变形时,内模沿着滚轮滚动,减小摩擦力。该结构用于立式模具抽模时,可以实现内模快速向内收缩,效率高,结构简单,实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抽模前内模示意图。图4为抽模时内模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下模,3、外模,4、快拉钩,5、连杆,6、内模,7、内模盖,8、支架,9、支架螺栓,10、内模盖螺栓,11、减速电机,12、减速电机螺栓,13、双向丝杆,14、下轴承座,15、丝杠支架,16、丝杠支架螺栓,17、下座螺栓,18、滚轮,19、销轴,20、第一丝母,21、第二丝母,22、上轴承座,23、上座螺栓,24、调节段,25、螺栓,26、调节段螺栓,27、丝母销轴,28、斜拉杆,29、连杆架销轴,30、连杆架,31、拉杆螺栓,32、水平拉杆,33、内模螺栓,34、限位销轴。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到附图4,一种立式模具的内模一体式缩放结构,包括底座1、下模2、外模3、快拉钩4、连杆5、内模6和内模盖7。底座1与下模2焊接连接;下模2与外模3通过快拉钩4连接;外模3之间通过快拉钩4和连杆5连接,相邻的外模3之间通过快拉钩4连接,相对的外模3之间通过连杆5连接。内模6与下模2通过滚轮18滚动连接;滚轮18与下模2通过销轴19连接;支架8与下模2通过支架螺栓9连接;支架8与内模盖7通过内模盖螺栓10连接;丝杠支架15与下模2通过丝杠支架螺栓16连接;丝杠支架15与调节段24通过调节段螺栓26连接;调节段24与内模盖7通过螺栓25连接;下轴承座14与丝杠支架15通过下座螺栓17连接;上轴承座22与丝杠支架15通过上座螺栓23连接在;双向丝杆13穿过下轴承座14与上轴承座22与减速电机11连接,减速电机11驱动双向丝杆13转动;减速电机11与下模2通过减速电机螺栓12连接;第一丝母20、第二丝母21与丝杆13螺纹连接;斜拉杆28与第一丝母20、第二丝母21通过丝母销轴27连接;斜拉杆28与连杆架30通过连杆架销轴29连接;连杆架30与水平拉杆32通过拉杆螺栓31连接;水平拉杆32与内模6通过内模螺栓33连接;内模6与内模盖7之间为平面滑动连接,通过限位销轴34限位。该结构在减速电机11的驱动下,双向丝杆13转动,第一丝母20、第二丝母21沿着双向丝杆13长度方向向相反方向移动,使第一丝母20、第二丝母21之间的距离变大或者变小,在斜拉杆28的连接作用下,连杆架30之间距离相应变小或变大,拉动水平拉杆32,致使内模6的侧壁向内或向外变形。内模6与下模2通过滚轮18滚动连接,滚轮18通过销轴19与下模2连接;在内模6的侧壁向内或向外变形时,内模6沿着滚轮18滚动,减小摩擦力。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式模具安装使用过程是:第一步:固定底座1,使下模2水平;第二步:使用减速电机螺栓12连接减速电机11与下模2;第三步:使用丝杠支架螺栓16连接丝杠支架15与下模2;第四步:使用支架螺栓9连接支架8与下模2;第五步:使用下座螺栓17连接下轴承座14与丝杠支架15;第六步:使用上座螺栓22连接上轴承座21与丝杠支架15;第七步:将第一丝母20与第二丝母21旋入双向丝杆20;第七步:将双向丝杆13穿过上轴承座21与下轴承座14,并与减速电机11连接。第八步:使用调节段螺栓25连接丝杠支架15与调节段23;第九步:使用内模盖螺栓10连接支架8与内模盖7;第十步:使用螺栓24连接调节段23与内模盖7;第十一步:使用丝母销轴27连接斜拉杆28与第一丝母20;第十二步:使用丝母销轴27连接斜拉杆28与第一丝母21;第十三步:使用连杆架销轴29连接斜拉杆28与连杆架30;第十四步:使用内模螺栓33连接水平拉杆32与内模6;第十五步:使用销轴19连接下模2与滚轮18;第十六步:驱动减速电机11,使内模6保证产品尺寸;第十七步:安装限位销轴34;第十八步:使用快拉钩4,连接外模3与下模2;第十九步:使用快拉钩4、连杆5连接外模3;第二十步:使用组装好模具生产产品;第二十一步:产品达到技术条件后,驱动减速电机11,使第一丝母20与第二丝母21之间距离变大,内模6侧壁向内收缩;第二十二步:打开快拉钩4与连杆5;...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模具的内模一体式缩放结构,它采用下模(2)焊接到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通过快拉钩(4)连接外模(3),四个外模(3)构成的方形筒结构,相邻的两个外模(3)之间通过快拉钩(4)连接,相对的两个外模(3)的顶端通过连杆(5)连接;四个内模(6)构成方形筒结构置于外模(3)内部,内模(6)的下端通过滚轮(18)作用在下模(2)上,内模(6)的上端设置内模盖(7);所述内模(6)内设置支架(8),支架(8)的下端通过支架螺栓(9)与下模(2)连接,支架(8)的上端通过内模盖螺栓(10)与内模盖的内侧连接;所述内模(6)中还设有丝杠结构,丝杠结构采用双向丝杠(13)设置在丝杠支架(15)内,丝杠支架(15)的下端通过丝杠支架螺栓(16)与下模(2)连接,丝杠支架(15)的上端通过调节段螺栓(26)与调节段(24)连接;双向丝杠(13)穿过丝杠支架(15)的上端处设置上轴承座(22),双向丝杠(13)穿过设置在丝杠支架(15)下端的下轴承座(14)的端部与减速电机(11)连接;双向丝杠(13)上还设置运动方向相反的第一丝母(20)和第二丝母(21),第一丝母(20)与第二丝母(21)通过丝母销轴(27)与斜拉杆(28)的一端铰接,斜拉杆(28)的另一端通过连杆架销轴(29)与连杆架(30)铰接;连杆架(30)通过连杆螺栓(31)固定水平连杆(32)的一端,另一端通过内模螺栓(33)连接至内模(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模具的内模一体式缩放结构,它采用下模(2)焊接到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通过快拉钩(4)连接外模(3),四个外模(3)构成的方形筒结构,相邻的两个外模(3)之间通过快拉钩(4)连接,相对的两个外模(3)的顶端通过连杆(5)连接;四个内模(6)构成方形筒结构置于外模(3)内部,内模(6)的下端通过滚轮(18)作用在下模(2)上,内模(6)的上端设置内模盖(7);所述内模(6)内设置支架(8),支架(8)的下端通过支架螺栓(9)与下模(2)连接,支架(8)的上端通过内模盖螺栓(10)与内模盖的内侧连接;所述内模(6)中还设有丝杠结构,丝杠结构采用双向丝杠(13)设置在丝杠支架(15)内,丝杠支架(15)的下端通过丝杠支架螺栓(16)与下模(2)连接,丝杠支架(15)的上端通过调节段螺栓(26)与调节段(24)连接;双向丝杠(13)穿过丝杠支架(15)的上端处设置上轴承座(22),双向丝杠(13)穿过设置在丝杠支架(15)下端的下轴承座(14)的端部与减速电机(11)连接;双向丝杠(13)上还设置运动方向相反的第一丝母(20)和第二丝母(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燕许华龙吕艳波郭锋
申请(专利权)人:明达地下空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