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翻转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64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助力翻转检测装置,包括支架、翻转臂、氮气弹簧、检测块及限位机构;所述翻转臂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块连接;所述氮气弹簧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翻转臂或所述检测块枢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操作把手、牵引件及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操作把手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把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销连接,以在非检测状态时驱动所述限位销锁定或释锁所述翻转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助力翻转检测装置能简化检测操作,减少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力翻转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助力翻转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的汽车保险杠检具发盖和尾门部分检测是使用多个小型的翻转检测块进行检测的。在检测时,需要对各个检测块打开,然后逐一调整各个检测块的位置,再一一合上并锁定检测块,这种检测操作,步骤繁琐,工人工作强度高,使得工作效率很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检测操作,减少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助力翻转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助力翻转检测装置包括支架、翻转臂、氮气弹簧、检测块及限位机构;所述翻转臂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块连接;所述氮气弹簧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翻转臂或所述检测块枢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操作把手、牵引件及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操作把手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把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销连接,以在非检测状态时驱动所述限位销锁定或释锁所述翻转臂。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通过设置一翻转臂连接所述检测块,并将一氮气弹簧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翻转臂之间,使得在抬起所述翻转臂时,利用氮气弹簧的弹性力顶推所述翻转臂,从而可辅助操作者,为操作者提供助力,减少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另外,通过使用氮气弹簧进行助力,可以将翻转臂设计得更大,因此,可以直接连接更大型的检测块,从而无需使用多个小型的翻转臂及检测块同时操作,有效减少检测块的数量,简化检测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较佳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提供一使所述限位销插入所述翻转臂的卡合孔的弹性力。较佳地,所述支架包括基座,所述翻转臂枢接于所述基座上。较佳地,所述支架还包括滑动套,所述限位销滑动伸缩地套接于所述滑动套。通过设置所述滑动套,可以使所述限位销滑动更准确,以对所述翻转臂快速准确地对位及锁定。较佳地,所述翻转臂与所述检测块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可以使所述翻转臂及所述检测块快速方便地组装起来,提高组装的便捷性。具体地,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翻转臂之间固定地连接有安装板。较佳地,所述翻转臂上设有枢接块,所述氮气弹簧的端部与所述枢接块之间通过球关节连接。所述球关节连接允许使所述翻转臂或所述氮气弹簧发生偏摆,这样可以保证翻转过程不会发生卡死,保证工作的顺畅。较佳地,所述翻转臂与所述支架枢接形成第一枢接点,所述氮气弹簧与所述支架枢接形成第二枢接点,所述氮气弹簧与所述翻转臂枢接形成第三枢接点,所述第一枢接点、第二枢接点及第三枢接点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这样可以使述翻转臂、氮气弹簧及支架受力更稳定。具体地,所述助力翻转检测装置还包括在检测状态时将所述翻转臂锁定的锁紧把手。这样可以保证所述翻转臂在检测时无法意外抬起来,确保检测的准确及安全。具体地,所述锁紧把手的一端具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翻转臂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以锁定或释锁所述翻转臂。所述螺杆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可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及连接锁定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助力翻转检测装置在非工作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助力翻转检测装置去掉支架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助力翻转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助力翻转检测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助力翻转检测装置在工作状态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助力翻转检测装置100包括支架1、翻转臂2、氮气弹簧3、检测块4及限位机构5;本技术所述翻转臂2及所述氮气弹簧3的数量为二,所述检测块4的数量为一个。各个所述翻转臂2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架1上,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块4连接;各个所述氮气弹簧3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架1上,另一端与所述翻转臂2或所述检测块4枢接;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一操作把手51、两牵引件52、两限位销53及两弹性复位件54;其中一牵引件52、一限位件及一弹性复位件54组成一组对应于一所述翻转臂2上。所述操作把手51同时控制两所述牵引件52的运动。具体到每一组,所述限位销53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弹性复位件54提供一使所述限位销53插入所述翻转臂2的卡合孔21的弹性力。所述操作把手51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牵引件52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把手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销53连接;在非检测状态时,所述弹性复位件54可推动所述限位销53锁定所述翻转臂2;而操作所述操作把手51,所述操作把手51可通过所述牵引件52驱动所述限位销53释锁所述翻转臂2。请参阅图2,所述支架1包括基座11及滑动套12,所述翻转臂2枢接于所述基座11上。所述限位销53滑动伸缩地套接于所述滑动套12。通过设置所述滑动套12,可以使所述限位销53滑动更准确,以对所述翻转臂2快速准确地对位及锁定。再请参阅图2,所述翻转臂2与所述检测块4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可以使所述翻转臂2及所述检测块4快速方便地组装起来,提高组装的便捷性。所述连接块6上设有握手61,提起所述握手61可以将所述检测块4及所述翻转臂2翻转。所述连接块6与所述翻转臂2之间固定地连接有安装板22。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翻转臂2上设有枢接块23,所述氮气弹簧3的端部与所述枢接块23之间通过球关节连接24。所述球关节连接24允许使所述翻转臂2或所述氮气弹簧3发生偏摆,这样可以保证翻转过程不会发生卡死,保证工作的顺畅。更具体地,所述翻转臂2的一端与所述基座11枢接形成第一枢接点a,所述氮气弹簧3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枢接形成第二枢接点b,所述氮气弹簧3的另一端与所述翻转臂2上的枢接块23枢接形成第三枢接点c,所述第三枢接点c即为所述球关节连接24点。所述第一枢接点a、第二枢接点b及第三枢接点c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这样可以使述翻转臂2、氮气弹簧3及支架1受力更稳定。当抬起所述翻转臂2时,所述氮气弹簧3即可伸长,当下压所述翻转臂2时,氮气弹簧3可收缩。再请参阅图2及图4,所述助力翻转检测装置100还包括在检测状态时将所述翻转臂2锁定的锁紧把手7。所述锁紧把手7的一端具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翻转臂2与所述基座11螺纹连接,以锁定或释锁所述翻转臂2。所述螺杆与所述基座11螺纹连接可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及连接锁定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所述锁紧把手7,可以保证所述翻转臂2在检测时无法意外抬起来,确保检测的准确及安全。如图1及图4所示,当需要检测时,先操作所述操作把手51,所述操作把手51通过所述牵引件52带动所述限位销53退出所述翻转臂2的卡合孔21。然后,握住所述握手61,将所述翻转臂2向下压,所述翻转臂2带动所述检测块4压持于汽车的零部件上。之后,拧动所述锁紧把手7,使所述锁紧把手7螺纹连接于所述基座11,以将所述翻转臂2压紧锁定;此时即可进行检测。如图5所示,当不需要检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力翻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翻转臂、氮气弹簧、检测块及限位机构;所述翻转臂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块连接;所述氮气弹簧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翻转臂或所述检测块枢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操作把手、牵引件及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操作把手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把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销连接,以在非检测状态时驱动所述限位销锁定或释锁所述翻转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力翻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翻转臂、氮气弹簧、检测块及限位机构;所述翻转臂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块连接;所述氮气弹簧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翻转臂或所述检测块枢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操作把手、牵引件及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操作把手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把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销连接,以在非检测状态时驱动所述限位销锁定或释锁所述翻转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翻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提供一使所述限位销插入所述翻转臂的卡合孔的弹性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翻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基座,所述翻转臂枢接于所述基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翻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滑动套,所述限位销滑动伸缩地套接于所述滑动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翻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丰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协盛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