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角轮生产用轮盘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61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角轮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V型角轮生产用轮盘成型装置,包括角轮本体,根据角轮本体的大小,拖动支板在滑槽内左右移动,使支板带动固定板和移动板左右移动,直至与角轮本体的大小相匹配,通过旋转第一螺钉,使第一螺钉在凹槽内向下移动,使滑块带动滑杆在滑轨内上下移动,直至左侧移动板移动到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将角轮本体夹紧,通过旋转第二螺钉,将右侧的移动板上下移动,直至与固定板之间将角轮本体的右侧夹紧,进而可将角轮本体进行定位,使液压缸带动液压杆和连接杆上下移动,促使刀头上下移动,进而可根据角轮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使角轮本体转动的同时刀头可将角轮本体进行加工成V型角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型角轮生产用轮盘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角轮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V型角轮生产用轮盘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在箱包等多种场合应用的角轮,包括固定于角轮架上的转轴,设置于转轴上的转承,围绕着轴承转动的转动体,角轮通过销轴固定在箱包底部的轮罩上,角轮主体为一次成型带有轴眼的轮毂,角轮又分为V型角轮、U型角轮和H型角轮。但现有的V型角轮生产用轮盘成型装置,需要通过人工手动操作将工件夹紧后,加工设备才可以对工件进行加工,导致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不稳定,以及延长了工件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V型角轮生产用轮盘成型装置,具有将角轮本体进行夹紧定位后,生产加工成V型角轮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V型角轮生产用轮盘成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上端面均滑动连接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均设置有移动板,位于左侧支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和滑轨,所述滑轨位于凹槽的右侧,所述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型角轮生产用轮盘成型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3),两个所述滑槽(3)的上端面均滑动连接有支板(2),两个所述支板(2)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3),两个所述固定板(303)的上方均设置有移动板(302),位于左侧支板(2)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02)和滑轨(205),所述滑轨(205)位于凹槽(202)的右侧,所述凹槽(20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201),所述第一螺钉(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块(203),所述滑块(2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204),所述滑杆(204)的右端贯穿了凹槽(202)与滑轨(205)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型角轮生产用轮盘成型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3),两个所述滑槽(3)的上端面均滑动连接有支板(2),两个所述支板(2)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3),两个所述固定板(303)的上方均设置有移动板(302),位于左侧支板(2)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02)和滑轨(205),所述滑轨(205)位于凹槽(202)的右侧,所述凹槽(20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201),所述第一螺钉(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块(203),所述滑块(2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204),所述滑杆(204)的右端贯穿了凹槽(202)与滑轨(205)的连接处并延伸至滑轨(205)的内部,所述滑杆(204)与位于左侧的移动板(302)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移动板(302)的上端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301),所述第二螺钉(301)的下端面贯穿移动板(302)并延伸至固定板(303)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角轮生产用轮盘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内部安装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永利关巨明邱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飞达脚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