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模板机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55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路板模板机打磨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平移装置、升降装置、打磨装置、夹板装置、固定装置,所述壳体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平移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靠近第一电机一侧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一侧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靠近第一电机一侧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一螺纹杆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丝杆上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坐相对运动从而控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达到对不同尺寸打电路板进行固定,通过平移装置和升降装置控制磨盘上下左右移动,使磨盘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模板机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加工
,具体涉及电路板模板机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打磨机的磨盘无法移动,无法对多种尺寸不同的电路板进行固定。因此,专利技术电路板模板机打磨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电路板模板机打磨装置,通过电机带动丝杆上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坐相对运动从而控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以解决无法对不同电路板固定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路板模板机打磨装置,包括壳体、平移装置、升降装置、打磨装置、夹板装置、固定装置,所述壳体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平移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靠近第一电机一侧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一侧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靠近第一电机一侧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一螺纹杆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螺纹杆一侧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顶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靠近第二电机一侧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螺纹杆一侧设有第四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第四螺纹杆上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三螺纹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四螺纹杆的连接处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设有第三电机;所述打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端设置有磨盘,所述磨盘与第一连接杆的连接处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磨盘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设有第八螺纹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七螺纹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丝,通过所述螺丝与第七螺纹孔、第八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将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磨盘下方设有夹板装置,所述夹板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一侧设有第四电机,所述第一固定台在远离第四电机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台,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固定台内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一侧设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在远离第六齿轮一侧设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第七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齿轮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七齿轮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上靠近第四电机一侧连接第一夹板,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上远离第四电机一侧设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两侧均设有第五螺纹孔,所述第一夹板通过第五螺纹孔与第一丝杆、第二丝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两侧均设有第六螺纹孔,所述第二夹板通过第六螺纹孔与第一丝杆、第二丝杆进行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四螺纹杆顶端设有第四齿轮。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皮带与第二齿轮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上设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四齿轮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28的底端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丝杆上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坐相对运动从而控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达到对不同尺寸打电路板进行固定。2、本技术通过平移装置和升降装置控制磨盘上下左右移动,使磨盘更加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平移装置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夹板装置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支撑板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固定装置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固定装置图。图中:1壳体、11第一皮带、12第二皮带、2平移装置、21第一电机、22第一螺纹杆、23第一齿轮、24第一支撑板、25第一固定块、26第一螺纹孔、27第二螺纹孔、28第二螺纹杆、29第二齿轮、3升降装置、31第二电机、32第三螺纹杆、33第三齿轮、34第四螺纹杆、35第四齿轮、36第二支撑板、37第三螺纹孔、38第四螺纹孔、4打磨装置、41第三电机、42第一连接杆、43磨盘、5夹板装置、51第四电机、52第一固定台53第二固定台、54第二连接杆、55第五齿轮、56第六齿轮、57第七齿轮、58第一丝杆、59、第二丝杆、510第一夹板、511第二固定板、512第五螺纹孔、513第六螺纹孔、6固定装置、61固定板、62第一圆孔、63第二圆孔、64螺栓、65第七螺纹孔、66第八螺纹孔、67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附图1-5,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模板机打磨装置,包括壳体1、平移装置2、升降装置3、打磨装置4、夹板装置5、固定装置6,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第一电机21,所述平移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2,所述第一螺纹杆22靠近第一电机21一侧设有第一齿轮23,所述第一螺纹杆22一侧安装有第二螺纹杆28,所述第二螺纹杆28靠近第一电机21一侧设有第二齿轮29,所述第一螺纹杆22上设有第一支撑板24,所述第一支撑板24靠近第一螺纹杆22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26,所述第一支撑板24靠近第二螺纹杆28一侧设有第二螺纹孔27,所述第一螺纹杆22与第一螺纹孔26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8与第二螺纹孔27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4与第一螺纹杆22、第二螺纹杆28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4顶端设有第二电机31,通过控制第一电机21的正反转带动第一支撑板24的左右移动;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螺纹杆32,所述第三螺纹杆32靠近第二电机31一侧设置有第三齿轮33,所述第三螺纹杆32一侧设有第四螺纹杆34,所述第三螺纹杆32、第四螺纹杆34上设有第二支撑板36,所述第二支撑板36与第三螺纹杆32的连接处设有第三螺纹孔37,所述第二支撑板36与第四螺纹杆34的连接处设有第四螺纹孔38,所述第二支撑板32的顶端设有第三电机41,通过控制第二电机31的正反转控制螺纹杆的正反转,从而第二支撑板36的升降;所述打磨装置4包括第三电机41,所述第三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2,所述第一连接杆42底端设置有磨盘43,所述磨盘43与第一连接杆42的连接处设有固定装置6,通过第三电机41带动第一连接杆42转动,第一连接杆42带动磨盘43转动对电路板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路板模板机打磨装置,包括壳体(1)、平移装置(2)、升降装置(3)、打磨装置(4)、夹板装置(5)、固定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第一电机(21),所述平移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2),所述第一螺纹杆(22)靠近第一电机(21)一侧设有第一齿轮(23),所述第一螺纹杆(22)一侧安装有第二螺纹杆(28),所述第二螺纹杆(28)靠近第一电机(21)一侧设有第二齿轮(29),所述第一螺纹杆(22)上设有第一支撑板(24),所述第一支撑板(24)靠近第一螺纹杆(22)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26),所述第一支撑板(24)靠近第二螺纹杆(28)一侧设有第二螺纹孔(27),所述第一螺纹杆(22)与第一螺纹孔(26)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8)与第二螺纹孔(27)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4)与第一螺纹杆(22)、第二螺纹杆(28)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4)顶端设有第二电机(31);/n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螺纹杆(32),所述第三螺纹杆(32)靠近第二电机(31)一侧设置有第三齿轮(33),所述第三螺纹杆(32)一侧设有第四螺纹杆(34),所述第三螺纹杆(32)、第四螺纹杆(34)上设有第二支撑板(36),所述第二支撑板(36)与第三螺纹杆(32)的连接处设有第三螺纹孔(37),所述第二支撑板(36)与第四螺纹杆(34)的连接处设有第四螺纹孔(38),所述第二支撑板(36)的顶端设有第三电机(41);/n所述打磨装置(4)包括第三电机(41),所述第三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2),所述第一连接杆(42)底端设置有磨盘(43),所述磨盘(43)与第一连接杆(42)的连接处设有固定装置(6);/n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设置在磨盘(43) 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杆(42)的底端设有第八螺纹孔(66),所述固定板(61)上设有第七螺纹孔(65),所述固定板(61)上设有螺丝(67),通过所述螺丝(67)与第七螺纹孔(65)、第八螺纹孔(66)进行螺纹连接,将固定板(61)与第一连接杆(42)固定连接;/n所述磨盘(43)下方设有夹板装置(5),所述夹板装置(5)包括第一固定台(52),所述第一固定台(52)一侧设有第四电机(51),所述第一固定台(52)在远离第四电机(51)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台(53),所述第四电机(51)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固定台(52)内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4),所述第二连接杆(54)上设有第五齿轮(55),所述第五齿轮(55)一侧设有第六齿轮(56),所述第五齿轮(55)在远离第六齿轮(56)一侧设有第七齿轮(57),所述第五齿轮(55)与第六齿轮(56)、第七齿轮(57)啮合,所述第六齿轮(56)连接有第一丝杆(58),所述第七齿轮(57)连接有第二丝杆(59),所述第一丝杆(58)、第二丝杆(59)上靠近第四电机(51)一侧连接第一夹板(510),所述第一丝杆(58)、第二丝杆(59)上远离第四电机(51)一侧设有第二夹板(511),所述第一夹板(510)两侧均设有第五螺纹孔(512),所述第一夹板(510)通过第五螺纹孔(512)与第一丝杆(58)、第二丝杆(59)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板(511)两侧均设有第六螺纹孔(513),所述第二夹板(511)通过第六螺纹孔(513)与第一丝杆(58)、第二丝杆(59)进行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路板模板机打磨装置,包括壳体(1)、平移装置(2)、升降装置(3)、打磨装置(4)、夹板装置(5)、固定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第一电机(21),所述平移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2),所述第一螺纹杆(22)靠近第一电机(21)一侧设有第一齿轮(23),所述第一螺纹杆(22)一侧安装有第二螺纹杆(28),所述第二螺纹杆(28)靠近第一电机(21)一侧设有第二齿轮(29),所述第一螺纹杆(22)上设有第一支撑板(24),所述第一支撑板(24)靠近第一螺纹杆(22)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26),所述第一支撑板(24)靠近第二螺纹杆(28)一侧设有第二螺纹孔(27),所述第一螺纹杆(22)与第一螺纹孔(26)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8)与第二螺纹孔(27)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4)与第一螺纹杆(22)、第二螺纹杆(28)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4)顶端设有第二电机(31);
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螺纹杆(32),所述第三螺纹杆(32)靠近第二电机(31)一侧设置有第三齿轮(33),所述第三螺纹杆(32)一侧设有第四螺纹杆(34),所述第三螺纹杆(32)、第四螺纹杆(34)上设有第二支撑板(36),所述第二支撑板(36)与第三螺纹杆(32)的连接处设有第三螺纹孔(37),所述第二支撑板(36)与第四螺纹杆(34)的连接处设有第四螺纹孔(38),所述第二支撑板(36)的顶端设有第三电机(41);
所述打磨装置(4)包括第三电机(41),所述第三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2),所述第一连接杆(42)底端设置有磨盘(43),所述磨盘(43)与第一连接杆(42)的连接处设有固定装置(6);
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设置在磨盘(43)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杆(42)的底端设有第八螺纹孔(66),所述固定板(61)上设有第七螺纹孔(65),所述固定板(61)上设有螺丝(67),通过所述螺丝(67)与第七螺纹孔(65)、第八螺纹孔(66)进行螺纹连接,将固定板(61)与第一连接杆(42)固定连接;
所述磨盘(43)下方设有夹板装置(5),所述夹板装置(5)包括第一固定台(52),所述第一固定台(5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鹏蒋慧芳许宏芝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永弘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