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43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两端分别为装夹端和加工端,所述加工端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端部的凹缺,所述凹缺内竖向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工件凸起的容纳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机床主轴夹持装夹端,然后将工件端部伸入凹缺内,并通过容纳孔容纳工件的凸起,继而对工件凸起的根部进行电火花加工。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一次装夹、定位多工件的多个凸起进行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和加工质量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
技术介绍
电火花加工是指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作液充入放电间隙。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的间隙达到一定距离时,两电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进而对工件进行加工。对于产品凸起与圆锥面交界处,需做电火花成型清根处理,现有的加工方式为:采用一个独立的电极头对凸起根部进行加工,一次仅加工工件一处特征,且加工效率低、电极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电极头加只能对一处进行加工,加工效率低、成本高、加工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能够对工件的多个凸起进行一次加工,加工效率高、成本低。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两端分别为装夹端和加工端,所述加工端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端部的凹缺,所述凹缺内竖向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工件凸起的容纳孔。本技术使用时,通过机床主轴夹持装夹端,然后将工件端部伸入凹缺内,并通过容纳孔容纳工件的凸起,继而对工件凸起的根部进行电火花加工。因此,本技术能够通过一次装夹、定位多工件的多个凸起进行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和加工质量高的特点。具体而言,所述加工端为圆柱型、长方体形、正方体形、椭圆柱形和菱柱形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电极本体为回转体零件,一方面可仅通过车床加工出电极本体,而现有的电极需要通过多轴机床进行加工,故本技术的电极本体的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电极本体的维护成本。优选的,所述容纳孔沿电极本体一回转圆圆周均布,以在使用过的容纳孔端部损耗后,旋转电极本体实现容纳孔的更换,而不需要频繁的更换电极头,减少重复找正定位次数,确保加工质量稳定。具体的,加工时所述容纳孔中线到机床主轴轴线的距离与工件凸起中线到机床主轴轴线的距离相等。具体而言,所述电极本体为台阶轴状,所述电极本体的大径端为加工端。优选的,所述容纳孔为通孔,一方面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凸起,另一方面能够提供电极本体的重复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电火花加工的加工成本。具体而言,所述凹缺为为圆锥型凹缺、长方形凹缺、正方形凹缺、椭圆形凹缺和菱形凹缺中的一种,以满足端部形状不同的工件的加工需求,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具体而言,所述容纳孔的数量为工件凸起数量的2-4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机床主轴夹持装夹端和加工端的凹缺容纳工件端部,并通过容纳孔容纳工件的凸起,继而对工件凸起的根部进行电火花加工,能够通过一次装夹、定位多工件的多个凸起进行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和加工质量高的特点;2、电极本体为回转体零件,一方面可仅通过车床加工出电极本体,而现有的电极需要通过多轴机床进行加工,故本技术的电极本体的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电极本体的维护成本;3、容纳孔沿电极本体一回转圆圆周均布,以在使用过的容纳孔端部损耗后,旋转电极本体实现容纳孔的更换,而不需要频繁的更换电极头,减少重复找正定位次数,确保加工质量稳定;4、容纳孔为通孔,一方面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凸起,另一方面能够提供电极本体的重复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电火花加工的加工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使用本技术加工工件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装夹端,2-加工端,21-凹缺,22-容纳孔,23-机床主轴,3-工件,3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两端分别为装夹端1和加工端2,所述加工端2设有用于容纳工件3端部的凹缺21,所述凹缺21内竖向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工件3凸起31的容纳孔22。优选的,所述电极本体为回转体零件,一方面可仅通过车床加工出电极本体,而现有的电极需要通过多轴机床进行加工,故本技术的电极本体的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电极本体的维护成本。当然,电极本体也可以根据所加工的工件,制成方形、菱形等。优选的,所述容纳孔22沿电极本体一回转圆圆周均布,以在使用过的容纳孔22端部损耗后,旋转电极本体实现容纳孔22的更换,而不需要频繁的更换电极头,减少重复找正定位次数,确保加工质量稳定。能够理解的是,容纳孔22的分布,也可根据所加工的工件,自由分布或错位分布。具体而言,所述电极本体为台阶轴状,所述电极本体的大径端为加工端2。优选的,所述容纳孔22为通孔,一方面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凸起31,另一方面,在凹缺21磨损后,可对凹缺21进行修复,并不因容纳孔22孔深的变化,影响加工,能够提供电极本体的重复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电火花加工的加工成本。具体而言,所述凹缺21为圆锥型凹缺,以满足端部形状不同的工件3的加工需求,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同时,也便于对凹缺21进行修复,提高电极本体的重复利用率。当然所述凹缺21也可以为长方形凹缺、正方形凹缺、椭圆形凹缺和菱形凹缺中的一种。另外,所述加工端2也可以是圆柱型、长方体形、正方体形、椭圆柱形和菱柱形中的一种。其中,所述容纳孔22的数量通常为工件3上凸起31数量的2-4倍;在本实例中,所述容纳孔22设置有8个。以加工顶端为锥形、且沿锥形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起31的工件3为例,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机床主轴23夹持装夹端1,然后将工件3端部伸入凹缺21内,并通过容纳孔22容纳工件3的凸起31,此时,所述容纳孔22中线到机床主轴23轴线的距离与工件凸起31中线到机床主轴23轴线的距离相等,继而对工件3凸起31的根部进行电火花加工。因此,本实施例能够通过一次装夹、定位多工件3的多个凸起31进行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和加工质量高的特点。在使用的容纳孔22损耗过度后,通过旋转电极本体,便可将未使用的容纳孔22投入使用;因此旋转电极本体便可实现容纳孔22的更换,而不需要频繁的更换电极头,减少重复找正定位次数,确保加工质量稳定。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两端分别为装夹端(1)和加工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端(2)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端部的凹缺(21),所述凹缺(21)内竖向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工件凸起的容纳孔(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两端分别为装夹端(1)和加工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端(2)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端部的凹缺(21),所述凹缺(21)内竖向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工件凸起的容纳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花成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端为圆柱型、长方体形、正方体形、椭圆柱形和菱柱形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花成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本体为回转体零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火花成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22)沿电极本体一回转圆圆周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火花成型电极,其特征在于,加工时所述容纳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银曾飞云李红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