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固定结构的边框喷油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16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固定结构的边框喷油治具,包括上夹板、中部设置有旋转柱的下夹板,旋转柱用于与外界旋转装置连接;上夹板和下夹板夹持待喷油边框,且上夹板与下夹板贴合形成的边缘与待喷油边框形状适配;下夹板设置有指向上夹板一侧的搭扣,上夹板设置有与搭扣适配的第一通孔,搭扣穿入第一通孔形成固定夹持结构;通过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边框的固定,然后再利用搭扣和第一通孔进行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固定,从而实现稳定夹持待喷油边框,并且搭扣的受力点是在上夹板的中部,所以对于主要受压点在于边缘部位的边框来说,能够在保证夹紧的同时不至于损坏,结构设计巧妙,提高喷油治具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喷油治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固定结构的边框喷油治具
本技术涉及喷油治具
,尤其涉及一种强固定结构的边框喷油治具。
技术介绍
在喷油工艺中,但产品需要局部喷油或某个区域需要喷油时,传统的做法是注塑PC等塑胶材质的喷油治具对待喷油件进行遮喷,但是塑胶材质与待喷油件是硬碰硬配合,通常不能有效的封住油漆或高压气体飞入产生的气雾,从而需要后续清洁除去飞油和气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同时喷油治具在使用过程中,会沾染油漆导致积油,从而使喷油治具的使用成本增加。并且对于边框产品来说,喷油工艺更是如此,但是边框由于其固定位置少,所以如何进行固定、并且固定时不会使得边框收到强压力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亟需一种能够稳固固定边框、且不会对边框造成损伤的喷油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夹持住边框,从而实现喷油工作,具体为一种强固定结构的边框喷油治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强固定结构的边框喷油治具,包括上夹板、中部设置有旋转柱的下夹板,所述旋转柱用于与外界旋转装置连接;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夹持待喷油边框,且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贴合形成的边缘与待喷油边框形状适配;述下夹板靠近所述上夹板一侧设置有搭扣,所述上夹板设置有与所述搭扣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搭扣穿入所述第一通孔形成固定夹持结构。作为优选,还包括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设置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之间,且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待喷油边框抵持;所述中间层设置有供所述搭扣穿出的第二通孔。作为优选,所述中间层的边缘与待喷油边框的内边缘形状相匹配。作为优选,所述中间层设置有散热栅格。作为优选,所述下夹板靠近所述中间层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自所述散热栅格伸出,并与所述中间层抵接。作为优选,所述下夹板还设置有集液槽。作为优选,所述搭扣设置有多个。作为优选,所述上夹板与待喷油边框接触的边缘为圆角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强固定结构的边框喷油治具,包括上夹板、中部设置有旋转柱的下夹板,旋转柱用于与外界旋转装置连接;上夹板和下夹板夹持待喷油边框,且上夹板与下夹板贴合形成的边缘与待喷油边框形状适配;下夹板设置有指向上夹板一侧的搭扣,上夹板设置有与搭扣适配的第一通孔,搭扣穿入第一通孔形成固定夹持结构;通过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边框的固定,然后再利用搭扣和第一通孔进行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固定,从而实现稳定夹持待喷油边框,并且搭扣的受力点是在上夹板的中部,所以对于主要受压点在于边缘部位的边框来说,能够在保证夹紧的同时不至于损坏,结构设计巧妙,提高喷油治具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喷油治具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夹板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夹板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上夹板;11、第一通孔;2、下夹板;21、旋转柱;22、搭扣;23、定位柱;24、集液槽;3、待喷油边框;4、中间层;41、第二通孔;42、散热栅格。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对于现在的各种电子产品来说,都是组装式装配产品,而边框就是一个单独生产的零件,所以在生产时需要对边框进行喷油处理,但是由于边框件受力部位少,并且结构相对脆弱,所以在进行喷油处理时需要考虑如何进行固定,且固定不会对待喷油边框造成损伤。本技术提供一种强固定结构的边框喷油治具,请参阅图1-图4,包括上夹板1、中部设置有旋转柱21的下夹板2,旋转柱21用于与外界旋转装置连接;上夹板1和下夹板2夹持待喷油边框3,且上夹板1与下夹板2贴合形成的边缘与待喷油边框形状适配;下夹板2靠近上夹板1一侧设置有搭扣22,上夹板1设置有与搭扣22适配的第一通孔11,搭扣22穿入第一通孔11形成固定夹持结构;搭扣将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扣合固定,搭扣设置有多个;从而稳定夹持住边控,同时因为搭扣设置在下夹板的中部,所以其受力点也是中部受力最多最大,因此边框产品能够实现稳定夹持,并且也不会由于加持力过大而受到损坏。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中间层4,中间层4设置于上夹板1和下夹板2之间,且中间层4与待喷油边框抵持;中间层设置有供搭扣穿出的第二通孔41,因为边框产品在夹持时,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间隙,所以为了防止边框在旋转进行喷油时产生窜动,更进一步的,中间层的边缘与待喷油边框的内边缘形状相匹配,能够抵持的更加紧密。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层4设置有散热栅格42,由于边框和上下夹板夹紧后形成相对密封的状态,所以在喷油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聚集,从而使得边框的某个部位产生不良,所以为了保证内部的热平衡,将中间层设置有散热栅格;于此同时,下夹板2靠近中间层4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23,定位柱23自散热栅格伸出,并与中间层抵接。将定位柱和散热栅格进行配合,方便在一开始进行结构定位。在本实施例中,下夹板2还设置有集液槽24,因为在多次使用后,难免会有液体流入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为了更好的后续处理,提高下夹板的使用次数,所以设有集液槽进行预防性收集。在本实施例中,上夹板1与待喷油边框接触的边缘为圆角结构,能够防止在夹持一些工艺较为紧密的边框时造成边框的损坏。本技术的优势在于:上夹板设置有与搭扣适配的第一通孔,搭扣穿入第一通孔形成固定夹持结构;通过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边框的固定,然后再利用搭扣和第一通孔进行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固定,从而实现稳定夹持待喷油边框,并且搭扣的受力点是在上夹板的中部,所以对于主要受压点在于边缘部位的边框来说,能够在保证夹紧的同时不至于损坏,结构设计巧妙,提高喷油治具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喷油治具的使用成本。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固定结构的边框喷油治具,包括上夹板、中部设置有旋转柱的下夹板,所述旋转柱用于与外界旋转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夹持待喷油边框,且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贴合形成的边缘与待喷油边框形状适配;所述下夹板靠近所述上夹板一侧设置有搭扣,所述上夹板设置有与所述搭扣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搭扣穿入所述第一通孔形成固定夹持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固定结构的边框喷油治具,包括上夹板、中部设置有旋转柱的下夹板,所述旋转柱用于与外界旋转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夹持待喷油边框,且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贴合形成的边缘与待喷油边框形状适配;所述下夹板靠近所述上夹板一侧设置有搭扣,所述上夹板设置有与所述搭扣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搭扣穿入所述第一通孔形成固定夹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固定结构的边框喷油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设置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之间,且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待喷油边框抵持;所述中间层设置有供所述搭扣穿出的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固定结构的边框喷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边缘与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辉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祥兴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