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搅拌釜领域,具体为一种润滑油搅拌釜,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外部辅助转动作用的转动部件,转动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搅拌作用的搅拌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操作人员将配料从进料口内灌入,当灌入一定量的配料时将进料口进行封闭,这时操作人员将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第一电机的运动带动第一电机一侧的第一转轴进行旋转,利用旋转的第一转轴带动防护板进行旋转,同时带动转动轴外表面的固定杆进行运动,通过固定杆的运动将内部的配料进行更彻底地搅拌,极大地提高了配料之间的混合,通过多个转动设备增强了混合的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搅拌釜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搅拌釜领域,具体为一种润滑油搅拌釜。
技术介绍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植物油基础油三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0%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和植物油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这两种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植物油正越来越受欢迎,它具有矿物油及大多数合成油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就是可以生物降解而迅速的降低环境污染;由于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工业企业都在寻求减少对环境污染的措施,而这种”天然”润滑油正拥有这个特点,虽然植物油成本高,但所增加的费用足以抵消使用其它矿物油、合成润滑油所带来的环境治理费用,随着环保意识到加强和节能减排的开展,植物基润滑油将会有很大的前景。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在向润滑油的基础油中添加添加剂之后,需要搅拌基础油与添加剂,以使两者混合均匀,使其在工作时性能更优越、更稳定。现有的混合搅拌装置工作模式单一,结构传统,润滑油搅拌效果差,影响混合效果,进而影响润滑油的加工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润滑油搅拌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搅拌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润滑油搅拌釜,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外部辅助转动作用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防护板配套组成,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通过转动部件使内部的配料混合得更加均匀,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搅拌作用的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轴、进料口、出料口、转动轴、螺旋搅拌桨、固定杆、搅拌板和搅拌釜配套组合,所述搅拌釜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搅拌釜的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搅拌釜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转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桨,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板,通过搅拌部件将配料与配料之间彻底的进行混合。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下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若干,且若干所述支撑柱均关于设备整体中心对称,通过若干组的支撑柱使设备可以稳定的放置。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件内各种组件均为两组,且两组所述转动部件内各种组件均关于搅拌釜中心对称,所述防护板为两个半圆形组装而成,通过多组部件使搅拌的更加均匀。优选的,所述搅拌板的数量若干,且若干所述搅拌板均等距分布在固定杆的两侧,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搅拌釜的上表面,通过内部固定杆外表面的搅拌板使搅拌进一步的提高其均匀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操作人员将配料从进料口内灌入,当灌入一定量的配料时将进料口进行封闭,这时操作人员将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第一电机的运动带动第一电机一侧的第一转轴进行旋转,利用旋转的第一转轴带动防护板进行旋转,从而带动防护板内侧的搅拌釜,同时通过第二电机的运行带动第二转轴进行旋转,利用第二转轴的旋转带动转动轴进行运动,通过转动轴的运动带动转动轴外表面的螺旋搅拌桨进行搅拌,同时带动转动轴外表面的固定杆进行运动,通过固定杆的运动将内部的配料进行更彻底的搅拌,极大的提高了配料之间的混合,通过多个转动设备增强了混合的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搅拌部件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防护板结构图。图中:1、固定板;2、转动部件;3、搅拌部件;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支撑柱;7、进料口;8、第二转轴;9、第一转轴;10、出料口;11、防护板;12、转动轴;13、固定杆;14、螺旋搅拌桨;15、搅拌板;16、搅拌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图示中的一种润滑油搅拌釜,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外部辅助转动作用的转动部件2,转动部件2包括第一电机4、第一转轴9和防护板11配套组成,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1,转动部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搅拌作用的搅拌部件3,搅拌部件3包括第二电机5、第二转轴8、进料口7、出料口10、转动轴12、螺旋搅拌桨14、固定杆13、搅拌板15和搅拌釜16配套组合,搅拌釜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1,搅拌釜16的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7,搅拌釜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第二转轴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桨14,转动轴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板15。转动部件2包括第一电机4、第一转轴9和防护板11配套组成,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1。其中,第一电机4的外表面设置有导线,通过将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使第一电机4可以正常进行工作。搅拌部件3包括第二电机5、第二转轴8、进料口7、出料口10、转动轴12、螺旋搅拌桨14、固定杆13、搅拌板15和搅拌釜16配套组合,搅拌釜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1,搅拌釜16的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7,搅拌釜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第二转轴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桨14,转动轴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板15。其中,第二转轴8与搅拌釜16上表面连接处设置有转动环,使第二转轴8更加便于转动。工作原理:通过操作人员将配料从进料口7内灌入,当灌入一定量的配料时将进料口7进行封闭,这时操作人员将启动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通过第一电机4的运动带动第一电机4一侧的第一转轴9进行旋转,利用旋转的第一转轴9带动防护板11进行旋转,从而带动防护板11内侧的搅拌釜16,同时通过第二电机5的运行带动第二转轴8进行旋转,利用第二转轴8的旋转带动转动轴12进行运动,通过转动轴12的运动带动转动轴12外表面的螺旋搅拌桨14进行搅拌,同时带动转动轴12外表面的固定杆13进行运动,通过固定杆13的运动将内部的配料进行更彻底的搅拌,当配料搅拌完成时通过出料口10将搅拌好的润滑油倒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搅拌釜,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外部辅助转动作用的转动部件(2),所述转动部件(2)包括第一电机(4)、第一转轴(9)和防护板(11)配套组成,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1),所述转动部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搅拌作用的搅拌部件(3),所述搅拌部件(3)包括第二电机(5)、第二转轴(8)、进料口(7)、出料口(10)、转动轴(12)、螺旋搅拌桨(14)、固定杆(13)、搅拌板(15)和搅拌釜(16)配套组合,所述搅拌釜(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1),所述搅拌釜(16)的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7),所述搅拌釜(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转轴(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桨(14),所述转动轴(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搅拌釜,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外部辅助转动作用的转动部件(2),所述转动部件(2)包括第一电机(4)、第一转轴(9)和防护板(11)配套组成,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1),所述转动部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搅拌作用的搅拌部件(3),所述搅拌部件(3)包括第二电机(5)、第二转轴(8)、进料口(7)、出料口(10)、转动轴(12)、螺旋搅拌桨(14)、固定杆(13)、搅拌板(15)和搅拌釜(16)配套组合,所述搅拌釜(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1),所述搅拌釜(16)的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7),所述搅拌釜(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玉,邓哲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超美力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