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300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在就餐时间段,每隔15min将每次收集的餐厨垃圾进行回收,将混合餐厨垃圾放置在离心搅拌装置中,使得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分离,将餐厨垃圾回收后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收集仓内。该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通过建立重量与升温温度数学曲线,智能控制料计重与油液分离温度,减小升温的损耗,通过重量传感器计重数据智能启动加热装置,对收集仓进行加热,使得餐厨垃圾油液充分被溶解,通过油水蒸汽进行过滤和冷凝后分离,保证发酵质量,同时使得管理人员便于智能进行控制,确保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厨垃圾处理
,具体为一种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餐厨垃圾发酵设备,进料计重与油液分离温度没有智能控制,体积较小的餐厨垃圾在升温时也会升温到较高的温度,使得升温损耗较大,同时油液分离时的废水,往往不加以回收,使得资源浪费;第二、现有的餐厨垃圾在固液分离后进行发酵的同时,一旦投入餐厨垃圾过多,就无法依据发酵程度智能投放相对应的混合酶,可能会对发酵质量产生影响,甚至损害设备,没有设置智能检测装置进行检测与处理,使得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处理,不能保证发酵完全。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通过建立重量与升温温度数学曲线,智能控制料计重与油液分离温度,减小升温的损耗,通过重量传感器计重数据智能启动加热装置,对收集仓进行加热,使得餐厨垃圾油液充分被溶解,通过油水蒸汽进行过滤和冷凝后分离,保证发酵质量,同时使得管理人员便于智能进行控制,确保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具备实用性高、智能化高的优点,解决了实用性低、智能化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实用性高、智能化高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在就餐时间段,每隔15min将每次收集的餐厨垃圾进行回收,将混合餐厨垃圾放置在离心搅拌装置中,使得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分离,将餐厨垃圾回收后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收集仓内,在餐厨垃圾传送输入过程中,在传送带上利用重量传感器对高峰就餐时间段每次回收垃圾进行自动计重,并且通过建立分段式重量与升温温度数学曲线,公式为:其中:T:每次计重后的最终温度;T0:初始温度,T0=30℃;F(x):每次增加的温度;k:系数,k=1;x:每次餐厨垃圾计重;通过重量传感器计重数据智能启动加热装置,对收集仓进行加热,溶解油脂;S2、一次固液分离:启动收集仓内的挤压板,对收集仓内部的餐厨垃圾进行挤压,使得餐厨垃圾内部的油液以及其他流体进入收集仓的底部,收集第一次混合液体;S3、一次油液分离:对于第一次混合液体进行过滤和冷凝,使得油水分离,废油回收后可以进行精炼,收集到的废水通过离心过滤,通过抽水装置进入废水储存部,部分废水可以回收作为洗涤水使用;S4、清洗:第一次挤压完毕后,对收集仓内的餐厨垃圾进行打碎搅拌,利用步骤S2中回收的洗涤水加入日常废水,启动喷淋装置,进行清洗,重复进行步骤S1、S2,收集第二次混合液体,直至固液大概分离;S5、预发酵:启动传送装置将破碎后餐厨垃圾定量ΔM传送至发酵仓并通过传感器进行计重,通过智能装置,在每增加ΔM餐厨垃圾时,撒入混合酶100-150克,启动升降装置,在就餐时间段内,每隔1h将吸收装置浸入发酵仓底部,通过对吸收装置中的菌体进行检测,计算每隔1h的菌体增长量dQ,在检测菌体增长量时间点相同的时间点对氧气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计算每隔1h的氧气增长量dV1以及计算每隔1h的氧气增长量dV2;S6、智能发酵:通过每隔1h的氧气增长量dV1以及计算每隔1h的氧气增长量dV2进行绘图,与酵母菌氧气与二氧化碳释放量图像进行比对,判断菌体繁殖速度,通过每隔1h的菌体增长量dQ、每隔1h的氧气增长量dV1,进行绘图,判断菌体繁殖速度,通过智能处理器对后续的餐厨垃圾进行智能处理,将所述餐厨垃圾调节pH,并加入适量混合酶,进行恒温水解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换气和搅拌。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温度在30-60℃,压强为0.2-5MPa,使得挤压完全,使得油液充分析出。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加热后的油水蒸汽进入第一管道,进行过滤和冷凝后分离,水分可以回收作为洗涤水使用,分离的油液进行回收后进行精炼。有效回收废水以及油液,进行充分利用。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清洗时间与计重关系之比为1:5,通过重量智能控制清洗时间以及喷淋液体的体积,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餐厨垃圾调节pH至6-7,便于进行发酵。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每吨所述餐厨垃圾加入混合酶100-150克,混匀后置于55-75℃的条件下,便于充分发酵。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混合酶由中性蛋白酶及纤维素酶、酵母菌按质量比1:1.5-2:1的比例混合制成。(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通过建立重量与升温温度数学曲线,智能控制料计重与油液分离温度,减小升温的损耗,通过重量传感器计重数据智能启动加热装置,对收集仓进行加热,使得餐厨垃圾油液充分被溶解,通过油水蒸汽进行过滤和冷凝后分离,使得废水水分可以回收作为洗涤水使用,充分进行利用,节省能源。2、该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通过智能处理器对菌体增量随氧气浓度变化量与重量关系曲线对餐厨垃圾进行智能处理,使得投入餐厨垃圾过多时,通过智能检测依据发酵程度智能投放相对应的混合酶,使得发酵完全,保证发酵质量,同时使得管理人员便于智能进行控制,确保设备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酵母菌氧气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菌体增长量dQ与氧气增长量dV1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一种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在就餐时间段,每隔15min将每次收集的餐厨垃圾进行回收,将混合餐厨垃圾放置在离心搅拌装置中,使得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分离,将餐厨垃圾回收后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收集仓内,在餐厨垃圾传送输入过程中,在传送带上利用重量传感器对高峰就餐时间段每次回收垃圾进行自动计重,并且通过建立分段式重量与升温温度数学曲线,公式为:其中:T:每次计重后的最终温度;T0:初始温度,T0=30℃;F(x):每次增加的温度;k:系数,k=1;x:每次餐厨垃圾计重;通过函数依据每次的每次餐厨垃圾计重进行计算增加的温度,依据重量传感器计重数据智能启动加热装置,对收集仓进行加热,初始温度在30℃,压强为0.2MPa,溶解油脂;S2、一次固液分离:启动收集仓内的挤压板,对收集仓内部的餐厨垃圾进行挤压,使得餐厨垃圾内部的油液以及其他流体进入收集仓的底部,收集第一次混合液体,油水蒸汽进入第一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nS1、预处理:在就餐时间段,每隔15min将每次收集的餐厨垃圾进行回收,将混合餐厨垃圾放置在离心搅拌装置中,使得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分离,将餐厨垃圾回收后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收集仓内,在餐厨垃圾传送输入过程中,在传送带上利用重量传感器对高峰就餐时间段每次回收垃圾进行自动计重,并且通过建立分段式重量与升温温度数学曲线,公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固液油智能分离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
S1、预处理:在就餐时间段,每隔15min将每次收集的餐厨垃圾进行回收,将混合餐厨垃圾放置在离心搅拌装置中,使得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分离,将餐厨垃圾回收后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收集仓内,在餐厨垃圾传送输入过程中,在传送带上利用重量传感器对高峰就餐时间段每次回收垃圾进行自动计重,并且通过建立分段式重量与升温温度数学曲线,公式为:



其中:
T:每次计重后的最终温度;
T0:初始温度,T0=30℃;
F(x):每次增加的温度;
k:系数,k=1;
x:每次餐厨垃圾计重;
通过重量传感器计重数据智能启动加热装置,对收集仓进行加热,溶解油脂;
S2、一次固液分离:启动收集仓内的挤压板,对收集仓内部的餐厨垃圾进行挤压,使得餐厨垃圾内部的油液以及其他流体进入收集仓的底部,收集第一次混合液体;
S3、一次油液分离:对于第一次混合液体进行过滤和冷凝,使得油水分离,废油回收后可以进行精炼,收集到的废水通过离心过滤,通过抽水装置进入废水储存部,部分废水可以回收作为洗涤水使用;
S4、清洗:第一次挤压完毕后,对收集仓内的餐厨垃圾进行打碎搅拌,利用步骤S2中回收的洗涤水加入日常废水,启动喷淋装置,进行清洗,重复进行步骤S1、S2,收集第二次混合液体,直至固液大概分离;
S5、预发酵:启动传送装置将破碎后餐厨垃圾定量ΔM传送至发酵仓并通过传感器进行计重,通过智能装置,在每增加ΔM餐厨垃圾时,撒入混合酶100-150克,启动升降装置,在就餐时间段内,每隔1h将吸收装置浸入发酵仓底部,通过对吸收装置中的菌体进行检测,计算每隔1h的菌体增长量dQ,在检测菌体增长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谭珞萍周丽丽余前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粤昆仑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