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00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主体,所述搅拌装置主体包括主搅拌筒,所述主搅拌筒的一侧表面连接有防溢机构,所述主搅拌筒的内部贯穿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一侧表面套接有第一连接套,且第一连接套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引导杆,所述第一引导杆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主搅拌筒的底端表面连接有出料斗,且出料斗的内部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传动杆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溢机构,可有效避免在向主搅拌筒的内部加注原料时,会产生扬尘飞散的可能,且该装置通过设置清理机构,可方便对出料斗内壁所沾附的杂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具体为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主要包括磷酸铵类肥料、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中量元素肥料、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多维场能浓缩有机肥等,而肥料的生产加工就需要使用到搅拌装置。目前,现有的部分原料混料装置,其本身在进行工作时,一般是通过单一搅拌杆来对肥料原料进行混合的,但是采用此方式会导致肥料原料在进行出料时,原料中所裹挟的废屑可能会沾附在搅拌装置的内壁,从而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在清理时存在死角,且现有的部分原料混料装置,其本身的原料在进行加注时,可能会导致原料撞击至搅拌装置内壁,进而可能会导致扬尘的现象出现,因此亟需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部分原料混料装置,工作人员在对其内壁进行清理时可能会存在死角,且现有的部分原料混料装置,工作人员在向其内部进行原料加注时,可能会出现扬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主体,所述搅拌装置主体包括主搅拌筒,所述主搅拌筒的一侧表面连接有防溢机构,所述主搅拌筒的内部贯穿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一侧表面套接有第一连接套,且第一连接套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引导杆,所述第一引导杆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主搅拌筒的底端表面连接有出料斗,且出料斗的内部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传动杆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搅拌杆。优选的,所述防溢机构包括供料斗、第一引导板、第一挡板和扭力弹簧,所述主搅拌筒的外表面连接有供料斗,且供料斗的内壁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供料斗的底端表面连接有第一引导板。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内引导板、空心管、第一弹簧和第一连接环,所述出料斗的内壁连接有内引导板,所述内引导板的一侧表面抵接有空心管,且空心管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内壁连接有第一连接环。优选的,所述主搅拌筒的内壁连接有引导条,所述第一推板的外表面开设有缺槽,且第一推板滑动连接在主搅拌筒的内壁。优选的,所述内引导板设置有六组,且六组所述内引导板等距离均匀连接在出料斗的内壁。优选的,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挡板的表面,且扭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供料斗的内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通过设置防溢机构,可有效避免在向主搅拌筒的内部加注原料时,会产生扬尘飞散的可能,且该装置通过设置清理机构,可方便对出料斗内壁所沾附的杂质进行清理。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防溢机构,而当第一挡板受到原料压迫产生偏移时,连接在第一挡板一侧表面的扭力弹簧将会呈现蓄力旋转状态,而当原料加注完毕后,第一挡板将会通过扭力弹簧的弹力作用进行复弹,以方便使第一挡板开始对供料斗的位置处进行阻隔,进而可以有效避免肥料杂质中的碎屑产生飞散的可能。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清理机构,可手动沿着出料斗的内壁环状移动拉块,使第一连接环开始牵引连接在其表面的第一弹簧同步进行移动,同时,可使连接在第一弹簧表面的空心管同步对内引导板进行敲击,进而可以方便对出料斗内壁所粘附的肥料原料进行敲击清理,以避免其内部会存在清理死角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出料斗和空心管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供料斗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主搅拌筒;2、供料斗;3、出料斗;4、第一连接套;5、第一引导杆;6、第一推板;7、第一引导板;8、第一挡板;9、第一搅拌杆;10、内引导板;11、空心管;12、第一弹簧;13、第一连接环;14、扭力弹簧;15、传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主体,搅拌装置主体包括主搅拌筒1,主搅拌筒1的一侧表面连接有防溢机构,主搅拌筒1的内部贯穿有传动杆15,且传动杆15的一侧表面套接有第一连接套4,且第一连接套4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引导杆5,第一引导杆5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推板6,主搅拌筒1的底端表面连接有出料斗3,且出料斗3的内部连接有清理机构,传动杆15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搅拌杆9。进一步的,防溢机构包括供料斗2、第一引导板7、第一挡板8和扭力弹簧14,主搅拌筒1的外表面连接有供料斗2,且供料斗2的内壁连接有扭力弹簧14,扭力弹簧14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挡板8,供料斗2的底端表面连接有第一引导板7,通过设置有防溢机构可有效避免灰尘溢出。进一步的,清理机构包括内引导板10、空心管11、第一弹簧12和第一连接环13,出料斗3的内壁连接有内引导板10,内引导板10的一侧表面抵接有空心管11,且空心管11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的内壁连接有第一连接环13,通过设置清理机构可方便对出料斗3的内壁进行清理。进一步的,主搅拌筒1的内壁连接有引导条,第一推板6的外表面开设有缺槽,且第一推板6滑动连接在主搅拌筒1的内壁,通过在主搅拌筒1的内壁连接有引导条可方便对第一推板6进行限位引导。进一步的,内引导板10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内引导板10等距离均匀连接在出料斗3的内壁,通过设置有六组内引导板10,可方便对肥料原料进行引导下料。进一步的,扭力弹簧1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挡板8的表面,且扭力弹簧14的另一端连接在供料斗2的内壁,可方便通过扭力弹簧14的弹力作用使第一挡板8在被打开后,还能回弹至原处。工作原理:当向供料斗2的内部加注肥料原料时,可首先手动将原料注入至供料斗2的内部,随后可使原料通过重力作用压开第一挡板8,继续进行下落,而当第一挡板8受到原料压迫产生偏移时,连接在第一挡板8一侧表面的扭力弹簧14将会呈现蓄力旋转状态,而当原料加注完毕后,第一挡板8将会通过扭力弹簧14的弹力作用进行复弹,以方便使第一挡板8开始对供料斗2的位置处进行阻隔,进而可以有效避免肥料杂质中的碎屑产生飞散的可能。当出料斗3的内壁沾附较多杂质时,可首先手动握持第一连接环13外表面的拉块,随后可手动沿着出料斗3的内壁环状移动拉块,使第一连接环13开始牵引连接在其表面的第一弹簧12同步进行移动,同时,可使连接在第一弹簧12表面的空心管11同步对内引导板10进行敲击,进而可以方便对出料斗3内壁所粘附的肥料原料进行敲击清理,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主体包括主搅拌筒(1),所述主搅拌筒(1)的一侧表面连接有防溢机构,所述主搅拌筒(1)的内部贯穿有传动杆(15),且传动杆(15)的一侧表面套接有第一连接套(4),且第一连接套(4)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引导杆(5),所述第一引导杆(5)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推板(6),所述主搅拌筒(1)的底端表面连接有出料斗(3),且出料斗(3)的内部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传动杆(15)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搅拌杆(9)。/n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主体包括主搅拌筒(1),所述主搅拌筒(1)的一侧表面连接有防溢机构,所述主搅拌筒(1)的内部贯穿有传动杆(15),且传动杆(15)的一侧表面套接有第一连接套(4),且第一连接套(4)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引导杆(5),所述第一引导杆(5)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推板(6),所述主搅拌筒(1)的底端表面连接有出料斗(3),且出料斗(3)的内部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传动杆(15)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搅拌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机构包括供料斗(2)、第一引导板(7)、第一挡板(8)和扭力弹簧(14),所述主搅拌筒(1)的外表面连接有供料斗(2),且供料斗(2)的内壁连接有扭力弹簧(14),所述扭力弹簧(14)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挡板(8),所述供料斗(2)的底端表面连接有第一引导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肥料用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良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市安良混合肥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