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模拟对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286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模拟对战系统,其包括若干游戏道具、若干组靶具、服务器和显示器;每一个游戏道具均安装有红外发射器;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射匹配游戏道具编码的红外线;每一组靶具均安装有红外接收模块a,不同组靶具具有不同的靶具编码;红外接收模块a用于接收红外线,并将靶具编码和游戏道具编码无线方式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服务器用于调控所述游戏道具及靶具,接收靶具编码和游戏道具编码,并对靶具编码和游戏道具编码进行分析、运算、记录,得出游戏结果,并将游戏结果输送至所述显示器;其中,在靶具和游戏道具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对绑定的通讯组件,用于对战游戏过程中和靶具更换配对游戏道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模拟对战系统
本技术涉及真人射击游戏
,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模拟对战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真人模拟对战系统由电子枪、电子背心、电子头盔和控制器组成,电子枪上安装有激光发射器,电子背心和电子头盔上安装有激光接收器,游戏开始前,将电子枪分配给玩家,玩家和分配到的电子枪一一绑定,游戏全程玩家不可更换枪支,否则控制器无法准确计分,游戏开始后,玩家扣动扳机时,电子枪上的激光发射器射出激光束,电子背心和电子头盔上的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信号,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对获得的激光信号作分析、计算、保存等处理得出玩家最终得分;但在玩家实际体验过之后,发现真人对战趣味性显著劣于电子游戏体验,跟真实对战相距更是遥远,其一,游戏过程中对于电子枪没有选择性,无论在何种射击环境下都只能用同一把枪支,与队友互换枪支后后台无法绑定更新信息,趣味性不佳;其二,高功耗的激光电子枪需要单独线缆连接电子背心以提供电能,玩家在进行射击动作时经常被线缆阻挠,体验极差,激光射线在照射玩家身体时对玩家身体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其三,由于是光波代替真实子弹,在实际对战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模拟对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游戏道具、若干组靶具、服务器和显示器;/n游戏道具,每一个所述的游戏道具均安装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射匹配所述游戏道具编码的红外线;/n靶具,每一组所述的靶具均安装有红外接收模块a,不同组靶具具有不同的靶具编码;所述红外接收模块a用于接收所述红外线,并将靶具编码和所述红外线所携带的所述游戏道具编码无线方式发送至所述服务器;/n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调控所述游戏道具及靶具,接收所述靶具编码和所述游戏道具编码,并对所述靶具编码和所述游戏道具编码进行分析、运算、记录,得出游戏结果,并将游戏结果输送至所述显示器;/n显示器,用于显示信息;/n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模拟对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游戏道具、若干组靶具、服务器和显示器;
游戏道具,每一个所述的游戏道具均安装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射匹配所述游戏道具编码的红外线;
靶具,每一组所述的靶具均安装有红外接收模块a,不同组靶具具有不同的靶具编码;所述红外接收模块a用于接收所述红外线,并将靶具编码和所述红外线所携带的所述游戏道具编码无线方式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调控所述游戏道具及靶具,接收所述靶具编码和所述游戏道具编码,并对所述靶具编码和所述游戏道具编码进行分析、运算、记录,得出游戏结果,并将游戏结果输送至所述显示器;
显示器,用于显示信息;
其中,在所述靶具和所述游戏道具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对绑定的通讯组件,用于对战游戏过程中和所述靶具更换配对所述游戏道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模拟对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组件为:每一个所述的游戏道具均内嵌RFID卡,所述RFID卡用于区别每一个所述的游戏道具并给出所述游戏道具的游戏道具编码,不同游戏道具具有不同的游戏道具编码;每一组所述的靶具均安装有NFC通讯模块,所述NFC通讯模块用于与所述RFID卡配对绑定获取所述RFID卡所对应的游戏道具编码,同时给出所述靶具的靶具编码,不同组靶具具有不同的靶具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模拟对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组件为:每一组所述的靶具均内置RFID卡,所述RFID卡用于区别每一组所述的靶具并给出所述靶具的靶具编码,不同组靶具具有不同的靶具编码;每一个所述的游戏道具均安装有NFC通讯模块,所述NFC通讯模块用于与所述RFID卡配对绑定获取所述RFID卡所对应的靶具编码,同时给出所述游戏道具的游戏道具编码,不同游戏道具具有不同的游戏道具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模拟对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组件为红外通讯模块,所述红外通讯模块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每一组所述的靶具均安装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用于发射带有匹配信息的匹配编码并给出所述靶具的靶具编码,不同组靶具具有不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竹开顾家伟王杰杨辉辉马惠滕樟洪张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屏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