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学专利>正文

一种棋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86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棋盘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棋盘,包括矩形棋盘本体和围绕矩形棋盘本体一周的棋子通道,棋子通道包括第一横向通道、第二横向通道、第一纵向通道、第二纵向通道和四个连接盘。矩形棋盘本体背面设有转动轴,连接板上开设有轴孔,连接板通过轴孔安装在转动轴上。连接板上设有定位柱,连接盘上开设有定位孔,连接盘通过定位柱嵌入定位孔内安装在连接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棋盘,能够丰富象棋的玩法,增强象棋的趣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棋盘
本技术涉及棋盘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棋盘。
技术介绍
象棋也称中国象棋,属于中国传统的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但传统的象棋玩法比较单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传统棋盘的基础上增加新结构,同时通过结构变化可以延伸出更多规则和玩法,增加趣味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棋盘,能够丰富象棋的玩法,增强象棋的趣味性。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棋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棋盘本体和围绕矩形棋盘本体一周的棋子通道,所述棋子通道包括第一横向通道、第二横向通道、第一纵向通道、第二纵向通道、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第三连接盘和第四连接盘,所述第一横向通道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盘连接,第一横向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盘连接,第一纵向通道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盘连接,第一纵向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盘连接,第二横向通道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盘连接,第二横向通道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盘连接,第二纵向通道的一端与第四连接盘连接,第二纵向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盘连接,所述矩形棋盘本体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盘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第二连接盘安装在第二连接板上,第三连接盘安装在第三连接板上,第四连接盘安装在第四连接板上。所述矩形棋盘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上均开设有轴孔,第一连接板通过轴孔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第二连接板通过轴孔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第三连接板通过轴孔安装在第三转动轴上,第四连接板通过轴孔安装在第四转动轴上。所述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第三连接盘和第四连接盘上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定位柱,第一连接盘通过第一连接板的定位柱嵌入定位孔内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第二连接盘通过第二连接板的定位柱嵌入定位孔内安装在第二连接板上,第三连接盘通过第三连接板的定位柱嵌入定位孔内安装在第三连接板上,第四连接盘通过第四连接板的定位柱嵌入定位孔内安装在第四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横向通道的两端、第二横向通道的两端、第一纵向通道的两端和第二纵向通道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卡槽,所述第一横向通道的一端通过限位卡槽与第一连接盘连接,第一横向通道的另一端通过限位卡槽与第二连接盘连接,第一纵向通道的一端通过限位卡槽与第二连接盘连接,第一纵向通道的另一端通过限位卡槽与第三连接盘连接,第二横向通道的一端通过限位卡槽与第三连接盘连接,第二横向通道的另一端通过限位卡槽与第四连接盘连接,第二纵向通道的一端通过限位卡槽与第四连接盘连接,第二纵向通道的另一端通过限位卡槽与第一连接盘连接。所述第一横向通道的中部、第二横向通道的中部、第一纵向通道的中部和第二纵向通道的中部均安装有合页,可折叠收纳存放。所述第一横向通道、第二横向通道、第一纵向通道和第二纵向通道上均开设有棋子滑槽。所述矩形棋盘本体为盒体结构,矩形棋盘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口、第二转动口、第三转动口和第四转动口,所述第一转动口与第一连接板配合,第二转动口与第二连接板配合,第三转动口与第三连接板配合,第四转动口与第四连接板配合。所述矩形棋盘本体内设有固定卡,将折叠后的第一横向通道、第二横向通道、第一纵向通道和第二纵向通道通过固定卡固定在盒体内。所述矩形棋盘本体上还设有防尘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本技术采用所述矩形棋盘本体、棋子通道和连接盘组成的新型棋盘,与传统棋盘相比形式新颖,丰富了象棋玩法,解决了传统象棋玩法单一的问题。2、本技术采用所述矩形棋盘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轴孔,连接板通过轴孔安装在转动轴上,连接板可绕转动轴旋转;方便收纳,在使用传统玩法时可将连接板旋转至矩形棋盘本体的背面,节省空间。3、本技术采用所述连接盘上开设有定位孔,连接板上设置有定位柱,连接盘通过连接板的定位柱嵌入定位孔内安装在连接板上,方便组装和收纳。4、本技术采用所述第一横向通道的两端、第二横向通道的两端、第一纵向通道的两端和第二纵向通道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卡槽,通过限位卡槽与连接盘连接,方便组装和收纳。5、本技术采用所述第一横向通道的中部、第二横向通道的中部、第一纵向通道的中部和第二纵向通道的中部均安装有合页,可折叠收纳存放,节省空间。6、本技术采用所述第一横向通道、第二横向通道、第一纵向通道和第二纵向通道上均开设有棋子滑槽,可避免棋子掉落。7、本技术采用所述矩形棋盘本体为盒体结构,矩形棋盘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口,连接板可通过转动口从盒体内转入转出,节省空间,方便收纳。8、本技术采用所述矩形棋盘本体内设有固定卡,将折叠后的第一横向通道、第二横向通道、第一纵向通道和第二纵向通道通过固定卡固定在盒体内,方便收纳,节省空间。9、本技术采用所述矩形棋盘本体上还设有防尘盖,防止灰尘落入,更干净整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矩形棋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棋子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矩形棋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有转动轴)。图6为本技术横向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纵向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横向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合页折叠)。图9为本技术纵向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合页折叠)。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矩形棋盘本体,21、第一横向通道,22、第二横向通道,23、第一纵向通道,24、第二纵向通道,31、第一连接盘,32、第二连接盘,33、第三连接盘,34、第四连接盘,41、第一连接板,42、第二连接板,43、第三连接板,44、第四连接板,51、第一转动轴,52、第二转动轴,53、第三转动轴,54、第四转动轴,6、轴孔,7、定位孔,8、定位柱,9、限位卡槽,10、合页,11、棋子滑槽,121、第一转动口,122、第二转动口,123、第三转动口,124、第四转动口,13、固定卡,14、防尘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是一种棋盘,包括矩形棋盘本体1和围绕矩形棋盘本体1一周的棋子通道,所述棋子通道包括第一横向通道21、第二横向通道22、第一纵向通道23、第二纵向通道24、第一连接盘31、第二连接盘32、第三连接盘33和第四连接盘34。所述第一横向通道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盘31连接,第一横向通道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盘32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棋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棋盘本体(1)和围绕矩形棋盘本体(1)一周的棋子通道,所述棋子通道包括第一横向通道(21)、第二横向通道(22)、第一纵向通道(23)、第二纵向通道(24)、第一连接盘(31)、第二连接盘(32)、第三连接盘(33)和第四连接盘(34),所述第一横向通道(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盘(31)连接,第一横向通道(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盘(32)连接,第一纵向通道(2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盘(32)连接,第一纵向通道(23)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盘(33)连接,第二横向通道(22)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盘(33)连接,第二横向通道(22)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盘(34)连接,第二纵向通道(24)的一端与第四连接盘(34)连接,第二纵向通道(24)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盘(31)连接,所述矩形棋盘本体(1)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第三连接板(43)和第四连接板(44),所述第一连接盘(31)安装在第一连接板(41)上,第二连接盘(32)安装在第二连接板(42)上,第三连接盘(33)安装在第三连接板(43)上,第四连接盘(34)安装在第四连接板(4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棋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棋盘本体(1)和围绕矩形棋盘本体(1)一周的棋子通道,所述棋子通道包括第一横向通道(21)、第二横向通道(22)、第一纵向通道(23)、第二纵向通道(24)、第一连接盘(31)、第二连接盘(32)、第三连接盘(33)和第四连接盘(34),所述第一横向通道(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盘(31)连接,第一横向通道(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盘(32)连接,第一纵向通道(2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盘(32)连接,第一纵向通道(23)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盘(33)连接,第二横向通道(22)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盘(33)连接,第二横向通道(22)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盘(34)连接,第二纵向通道(24)的一端与第四连接盘(34)连接,第二纵向通道(24)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盘(31)连接,所述矩形棋盘本体(1)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第三连接板(43)和第四连接板(44),所述第一连接盘(31)安装在第一连接板(41)上,第二连接盘(32)安装在第二连接板(42)上,第三连接盘(33)安装在第三连接板(43)上,第四连接盘(34)安装在第四连接板(4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棋盘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51)、第二转动轴(52)、第三转动轴(53)和第四转动轴(54),所述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第三连接板(43)和第四连接板(44)上均开设有轴孔(6),第一连接板(41)通过轴孔(6)安装在第一转动轴(51)上,第二连接板(42)通过轴孔(6)安装在第二转动轴(52)上,第三连接板(43)通过轴孔(6)安装在第三转动轴(53)上,第四连接板(44)通过轴孔(6)安装在第四转动轴(5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盘(31)、第二连接盘(32)、第三连接盘(33)和第四连接盘(34)上均开设有定位孔(7),所述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第三连接板(43)和第四连接板(44)上均设置有定位柱(8),第一连接盘(31)通过第一连接板(41)的定位柱(8)嵌入定位孔(7)内安装在第一连接板(41)上,第二连接盘(32)通过第二连接板(42)的定位柱(8)嵌入定位孔(7)内安装在第二连接板(42)上,第三连接盘(33)通过第三连接板(43)的定位柱(8)嵌入定位孔(7)内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学
申请(专利权)人:申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