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寅专利>正文

一种力量训练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84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力量训练器材,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且固定板二内开设有T型滑槽。该力量训练器材,通过向下踩踏板,从而使矩形滑杆与滑套三脱离,进而在两个弹簧一的拉动之下,两个T型滑块会相互远离,挡板一和伸缩杆也会随之移动,而挡板一的位置将会处于卡杆一的正下方,届时如果使用者门猛然将把套脱手,卡杆一的下端将会与挡板一的上表面接触,然后对伸缩杆和弹簧二进行压缩,通过弹簧二可有效的吸收卡杆一和配重块自由下落带来的这一冲击力,从而可对配重块自身提供保护,进而可避免配重块震碎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力量训练器材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为一种力量训练器材。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运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健身运动主要分为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主要指的是力量训练,需要借助一些训练器材进行,有氧运动指的是能过持续至少五分钟以上的运动,比如跑步、健美操和跳绳等。目前现有的用于锻炼手臂的器材功能性过于单一,一方面是不具有对配重块防护的功能,当使用者力竭后,往往无法再将已被抬起的配重块缓慢放下,届时被抬起的配重块会自由下落,并与其他配重块发生撞击,进而容易导致配重块发生碎裂,另一方面是无法根据使用者力量的大小对器材的配重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降低了该器材的实用性,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力量训练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力量训练器材,解决了现有的锻炼手臂的器材不具有对配重块防护的功能,并且也无法根据使用者力量的大小对器材的配重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降低了该装置实用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力量训练器材,包括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且固定板二内开设有T型滑槽,且T型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且T型滑块上表面与伸缩杆固定端固定连接,且伸缩杆活动端与挡板一底部固定连接,且伸缩杆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二,且弹簧二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二上表面与L型板底部固定连接,且L型板的上侧板底部与挡板一上表面搭接,且T型滑块与L型板的相对面分别与弹簧一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板二的上表面均与U型板底部固定连接,且U型板的左右两侧板内均卡接有滑套二,且U型板的上侧板内卡接有滑套三,且滑套三内开设有矩形滑槽,且矩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滑杆,且矩形滑杆下端与收卷筒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矩形滑杆上端与固定杆三下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杆三上端与踏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板上表面与滑杆下端固定连接,且滑杆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一,且两个滑套一的相对面分别与固定杆二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滑套一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一,且固定杆一底部与卡杆一上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杆一底部与上侧的配重块上表面搭接,且L型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且两个滑轨之间设置有多个配重块,且配重块的前后两侧以及左右两侧均与滑轨的内壁搭接,且下侧的配重块底部与L型板上表面搭接,且配重块内分别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且通孔一为竖直方向设置,且通孔二为左右方向设置,且L型板的上侧板内开设有通孔三,且卡杆一下端依次穿过多个配重块内开设的通孔一和通孔三,且卡杆一内开设有多个通孔四,且通孔四与通孔二相对应,且通孔四和通孔二之间卡接有同一根卡杆二。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二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且卡杆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二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把套,且固定杆二外表面套接有两个挡板二,且两个挡板二的相对面分别与把套的两侧搭接。优选的,所述T型滑块的一侧与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绳索的另一端穿过滑套二并与收卷筒外表面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力量训练器材,通过向下踩踏板,从而使矩形滑杆与滑套三脱离,届时矩形滑杆将会失去滑套三的限制,进而收卷筒则会在弹簧一的拉力作用下发生转动,收卷筒会将其收卷的绳索全部释放,进而在两个弹簧一的拉动之下,两个T型滑块会相互远离,挡板一和伸缩杆也会随之移动,而挡板一的位置将会处于卡杆一的正下方,届时如果使用者门猛然将把套脱手,卡杆一的下端将会与挡板一的上表面接触,然后对伸缩杆和弹簧二进行压缩,通过弹簧二可有效的吸收卡杆一和配重块自由下落带来的这一冲击力,从而可对配重块自身提供保护,进而可避免配重块震碎的问题出现。2、该力量训练器材,通过将卡杆二插入到最上侧的配重块内开设的通孔二中,可将使用者的负重调整到最轻,当使用者将卡杆二插入到最底部的配重块内开设的通孔二时,使用者的负重则最重,使用者可根据这一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重量,从而使该装置具有广泛适用性,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3、该力量训练器材,通过设置滑杆可对滑套一进行限制,从而使滑套一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稳定性,使用者通过双手握紧把套,并用力将固定杆二向上抬起,从而可进行手臂弯举动作,进而可对手臂进行锻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L型板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L型板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配重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卡杆一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固定板二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滑套三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一、2固定板二、3支撑腿、4弹簧一、5T型滑块、6伸缩杆、7弹簧二、8卡杆一、9挡板一、10滑轨、11滑杆、12滑套一、13固定杆一、14固定杆二、15挡板二、16把套、17U型板、18绳索、19滑套二、20收卷筒、21矩形滑杆、22滑套三、23固定杆三、24踏板、25配重块、26卡杆二、27把手、28L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力量训练器材,包括固定板一1,固定板一1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2,且固定板二2内开设有T型滑槽,且T型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5,通过开设T型滑槽可对T型滑块5进行限制,从而使T型滑块5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稳定性,且T型滑块5上表面与伸缩杆6固定端固定连接,且伸缩杆6活动端与挡板一9底部固定连接,且伸缩杆6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二7,且弹簧二7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6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连接,通过弹簧二7可有效的吸收卡杆一8和配重块25自由下落带来的这一冲击力,从而可对配重块25自身提供保护,且固定板二2上表面与L型板28底部固定连接,且L型板28的上侧板底部与挡板一9上表面搭接,且T型滑块5与L型板28的相对面分别与弹簧一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板二2的上表面均与U型板17底部固定连接,且U型板17的左右两侧板内均卡接有滑套二19,且U型板17的上侧板内卡接有滑套三22,且滑套三22内开设有矩形滑槽,且矩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滑杆21,通过开设矩形滑槽可对矩形滑杆21进行限制,且矩形滑杆21下端与收卷筒20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矩形滑杆21上端与固定杆三23下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杆三23上端与踏板24底部固定连接,L型板28上表面与滑杆11下端固定连接,且滑杆11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一12,且两个滑套一12的相对面分别与固定杆二1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滑套一12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力量训练器材,包括固定板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一(1)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2),且固定板二(2)内开设有T型滑槽,且T型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5),且T型滑块(5)上表面与伸缩杆(6)固定端固定连接,且伸缩杆(6)活动端与挡板一(9)底部固定连接,且伸缩杆(6)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二(7),且弹簧二(7)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6)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二(2)上表面与L型板(28)底部固定连接,且L型板(28)的上侧板底部与挡板一(9)上表面搭接,且T型滑块(5)与L型板(28)的相对面分别与弹簧一(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板二(2)的上表面均与U型板(17)底部固定连接,且U型板(17)的左右两侧板内均卡接有滑套二(19),且U型板(17)的上侧板内卡接有滑套三(22),且滑套三(22)内开设有矩形滑槽,且矩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滑杆(21),且矩形滑杆(21)下端与收卷筒(20)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矩形滑杆(21)上端与固定杆三(23)下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杆三(23)上端与踏板(2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板(28)上表面与滑杆(11)下端固定连接,且滑杆(11)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一(12),且两个滑套一(12)的相对面分别与固定杆二(1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滑套一(12)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一(13),且固定杆一(13)底部与卡杆一(8)上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杆一(13)底部与上侧的配重块(25)上表面搭接,且L型板(28)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10),且两个滑轨(10)之间设置有多个配重块(25),且配重块(25)的前后两侧以及左右两侧均与滑轨(10)的内壁搭接,且下侧的配重块(25)底部与L型板(28)上表面搭接,且配重块(25)内分别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且通孔一为竖直方向设置,且通孔二为左右方向设置,且L型板(28)的上侧板内开设有通孔三,且卡杆一(8)下端依次穿过多个配重块(25)内开设的通孔一和通孔三,且卡杆一(8)内开设有多个通孔四,且通孔四与通孔二相对应,且通孔四和通孔二之间卡接有同一根卡杆二(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量训练器材,包括固定板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一(1)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2),且固定板二(2)内开设有T型滑槽,且T型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5),且T型滑块(5)上表面与伸缩杆(6)固定端固定连接,且伸缩杆(6)活动端与挡板一(9)底部固定连接,且伸缩杆(6)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二(7),且弹簧二(7)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6)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二(2)上表面与L型板(28)底部固定连接,且L型板(28)的上侧板底部与挡板一(9)上表面搭接,且T型滑块(5)与L型板(28)的相对面分别与弹簧一(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板二(2)的上表面均与U型板(17)底部固定连接,且U型板(17)的左右两侧板内均卡接有滑套二(19),且U型板(17)的上侧板内卡接有滑套三(22),且滑套三(22)内开设有矩形滑槽,且矩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滑杆(21),且矩形滑杆(21)下端与收卷筒(20)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矩形滑杆(21)上端与固定杆三(23)下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杆三(23)上端与踏板(2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板(28)上表面与滑杆(11)下端固定连接,且滑杆(11)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一(12),且两个滑套一(12)的相对面分别与固定杆二(1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滑套一(12)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一(13),且固定杆一(13)底部与卡杆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寅
申请(专利权)人:金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