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08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一,气缸一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坐垫,固定架的顶部靠近气缸一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折叠桌板,固定架的顶部一侧内壁设置有升降机构,固定架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柱,固定架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连接有靠背,靠背的内部设置有按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电机,使得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其中一个齿轮进行转动,使得其中一个齿轮通过啮合传动带动其余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轮和按摩头进行转动,进而进行旋转按摩,缓解人体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二三头肌训练器的使用过程为:训练者坐在坐板上,肘部放于座椅前的手臂支撑垫上,双手通过抬、放操纵杆并带动气弹簧运动对二三头肌进行牵拉以达到对二三头肌训练的目的。但现有的训练器的高度一定,不适合大众使用,不能满足不同身高的人们,且一些身材矮小的人坐在坐板上时,双脚处于悬空的状态,容易疲劳。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005983U的专利,公开了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包括固定架、坐板、手臂支撑垫、气弹簧和操纵杆,固定架的底杆上固定两轮子,所述坐板上设有一背板,背板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数个滚轮,滚轮上设有按摩凸球。上述专利中的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存在以下不足:仅通过按摩凸轮进行按摩,使得按摩效果不佳,无法有效的进行缓解疲劳,促进血压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按摩效果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一,气缸一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坐垫,固定架的顶部靠近气缸一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折叠桌板,固定架的顶部一侧内壁设置有升降机构,固定架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柱,固定架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连接有靠背,靠背的内部设置有按摩机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三个以上导杆一、三个以上导杆二、显示器、三个以上固定板、两个握把、两个拉块、两个曳引钢丝绳、两个承重块、温度传感器、海绵垫和心率传感器,每个导杆一和每个导杆二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架的相对一侧内壁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显示器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架的顶部一侧外壁上,每个承重块的内壁均套接于导杆二的圆周外壁上,每个拉块的内部均套接于导杆一的圆周外壁上,每个握把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于拉块的一侧外壁上,每个海绵垫均套接于握把的外壁上,温度传感器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其中一个握把的顶部一侧外壁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心率传感器通过螺栓固定于另一个握把的顶部一侧外壁上,每个固定板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架的顶部一侧内壁上,且每两个固定板的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转轴固定有转轴,曳引钢丝绳的一侧外壁套接于每两个转轴的外壁上,且曳引钢丝绳的两端通过螺栓于拉块和承重块的顶部一侧外壁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气缸二、固定座、四个固定块、和固定杆,固定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架的顶部一侧外壁上,固定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固定座的相对因此而内壁上,固定杆的一侧外壁与靠背相连接,其中两个固定块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架的一侧外壁上,另外两个固定块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与靠背的一侧外壁相连接,气缸二的两端均通过转轴固定于每两个固定块的相对一侧外壁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摩机构包括三个以上按摩头、三个以上转轮,三个以上红外理疗灯、两个电机、三个以上齿轮和隔板,隔板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靠背的内壁上,每个电机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于靠背的一侧内壁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两个所述齿轮的一侧外壁通过转轴固定于两个电机的输出端,其中两个齿轮与其他齿轮形成啮合传动,每个转轮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转轴固定于每个齿轮的因此而外壁上,每两个按摩头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于转轮的一侧外壁上,每个红外理疗灯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于隔板的一侧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通过启动电机,使得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其中一个齿轮进行转动,使得其中一个齿轮通过啮合传动带动其余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轮和按摩头进行转动,进而进行旋转按摩,缓解人体疲劳,通过红外理疗灯释放远红外线,从而被人体吸收与人体内的水分子产生产生共振,使分子活化,进而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2.该用于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通过拉动握把,使得拉块随之运动,拉块通过曳引钢丝绳拉动承重块进行往复运动,同时通过承重块不同的重量,从而对二三头肌进行不同程度的锻炼,从而到达训练肌肉的效果。3.该用于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对人体温度和心率进行检测,从而将检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显示器上,从而可通过显示器观察人体的温度和心率,避免心率过高,不便锻炼。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中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中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中的温度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电路流程示意图。图中:1-固定架、2-导杆一、3-气缸一、4-支撑柱、5-导杆二、6-折叠桌板、7-靠背、8-连接柱、9-显示器、10-固定板、11-握把、12-拉块、13-曳引钢丝绳、14-承重块、15-温度传感器、16-海绵垫、17-坐垫、18-心率传感器、19-气缸二、20-固定座、21-固定块、22-固定杆、23-按摩头、24-转轮、25-红外理疗灯、26-电机、27-齿轮、28-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如图1-6所示,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一3,气缸一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坐垫17,固定架1的顶部靠近气缸一3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折叠桌板6,固定架1的顶部一侧内壁设置有升降机构,固定架1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柱8,固定架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连接有靠背7,靠背7的内部设置有按摩机构;通过升降机构对二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一(3),气缸一(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坐垫(17),固定架(1)的顶部靠近气缸一(3)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折叠桌板(6),固定架(1)的顶部一侧内壁设置有升降机构,固定架(1)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柱(8),固定架(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连接有靠背(7),靠背(7)的内部设置有按摩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一(3),气缸一(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坐垫(17),固定架(1)的顶部靠近气缸一(3)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折叠桌板(6),固定架(1)的顶部一侧内壁设置有升降机构,固定架(1)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柱(8),固定架(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连接有靠背(7),靠背(7)的内部设置有按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三个以上导杆一(2)、三个以上导杆二(5)、显示器(9)、三个以上固定板(10)、两个握把(11)、两个拉块(12)、两个曳引钢丝绳(13)、两个承重块(14)、温度传感器(15)、海绵垫(16)和心率传感器(18),每个导杆一(2)和每个导杆二(5)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设置于固定架(1)的相对一侧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9)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设置于固定架(1)的顶部一侧外壁上,每个承重块(14)的内壁均套接于导杆二(5)的圆周外壁上,每个拉块(12)的内部均套接于导杆一(2)的圆周外壁上,每个握把(11)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设置于拉块(12)的一侧外壁上,每个海绵垫(16)均套接于握把(11)的外壁上,温度传感器(15)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设置于其中一个握把(11)的顶部一侧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二三头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传感器(18)通过螺栓设置于另一个握把(11)的顶部一侧外壁上,每个固定板(10)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设置于固定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尤力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