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肿瘤内科引流管固定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81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肿瘤内科引流管固定贴,包括矩形支撑板,其特征是:所述矩形支撑板的上侧固定连接矩形框的下侧,所述矩形框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侧固定连接直杆的下侧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肿瘤内科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新型肿瘤内科引流管固定贴。本装置可以实现旋钮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滑块向远离旋钮的方向滑动,滑块带动直杆向远离旋钮的方向移动,直杆带动对应的斜滑槽滑动,同时两个斜滑槽带动对应的斜杆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斜杆带动对应的连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连板带动对应的弧形夹持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最终实现两个弧形夹持板把引流管夹持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肿瘤内科引流管固定贴
本技术涉及肿瘤内科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新型肿瘤内科引流管固定贴。
技术介绍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插入引流管的伤口用纱布进行护理,使用起来极不方便,护理时由于引流管直接暴露在外面,病人及家属会不小心碰到引流管,而导致引流失败,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重新进行引流,对病人产生较大的伤害,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所以亟于制作一种新型肿瘤内科引流管固定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肿瘤内科引流管固定贴,用于引流管的固定。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新型肿瘤内科引流管固定贴,包括矩形支撑板,其特征是:所述矩形支撑板的上侧固定连接矩形框的下侧,所述矩形框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侧固定连接直杆的下侧中部,丝杠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矩形框的内侧一端;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滑块,所述丝杠的一端穿过所述矩形框的一端,所述丝杠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旋钮的中心处;所述直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斜滑槽的一侧,两个斜杆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斜滑槽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斜杆的相对一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连板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弧形夹持板的一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板的两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矩形块的一端,两个所述矩形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滑槽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滑槽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支撑板的上侧,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板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橡胶垫。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矩形支撑板的一侧设有U形凹槽,所述矩形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医用橡胶片一的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矩形支撑板的另外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医用橡胶片二的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可以实现旋钮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滑块向远离旋钮的方向滑动,滑块带动直杆向远离旋钮的方向移动,直杆带动对应的斜滑槽滑动,同时两个斜滑槽带动对应的斜杆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斜杆带动对应的连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连板带动对应的弧形夹持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最终实现两个弧形夹持板把引流管夹持住。2、本装置可以实现两个弧形夹持板把引流管夹持住,防止意外扯脱插入体内的引流管,减轻医生工作量的前提下更好的固定引流管,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3、本装置可以实现引流管放入U形凹槽内,方便两个弧形夹持板固定引流管,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四。图中:1、医用橡胶片一,2、旋钮,3、斜滑槽,4、斜杆,5、矩形支撑板,6、医用橡胶片二,7、矩形块,8、滑槽,9、弧形夹持板,10、U形凹槽,11、橡胶垫,12、连板,13、矩形框,14、滑块,15、直杆,16、丝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矩形支撑板5,所述矩形支撑板5的上侧固定连接矩形框13的下侧,所述矩形框13内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上侧固定连接直杆15的下侧中部,丝杠16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矩形框13的内侧一端;所述丝杠16螺纹连接所述滑块14,所述丝杠16的一端穿过所述矩形框13的一端,所述丝杠16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旋钮2的中心处;所述直杆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斜滑槽3的一侧,两个斜杆4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斜滑槽3内。两个所述斜杆4的相对一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连板12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板1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弧形夹持板9的一侧。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板9的两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矩形块7的一端,两个所述矩形块7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滑槽8内。两个所述滑槽8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支撑板5的上侧,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板9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橡胶垫11。所述矩形支撑板5的一侧设有U形凹槽10,所述矩形支撑板5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医用橡胶片一1的一端。所述矩形支撑板5的另外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医用橡胶片二6的一端。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医护人员把本装置拿到做引流管的患者的病床前,把本装置放在患者的插引流管的身体部位,使引流管处于U形凹槽10内,接着把一组医用橡胶片一1和一组医用橡胶片二6用医用胶带粘贴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接着旋拧旋钮2,旋钮2带动丝杠16转动,丝杠16带动滑块14向远离旋钮2的方向滑动,滑块14带动直杆15向远离旋钮2的方向移动,直杆15带动对应的斜滑槽3在对应的斜杆4上滑动,同时两个斜滑槽3带动对应的斜杆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斜杆4带动对应的连板1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连板12带动对应的弧形夹持板9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弧形夹持板9带动对应的矩形块7在对应的滑槽8内滑动,当两个弧形夹持板9把引流管夹持住的时候,停止旋拧旋钮2即可。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肿瘤内科引流管固定贴,包括矩形支撑板(5),其特征是:/n所述矩形支撑板(5)的上侧固定连接矩形框(13)的下侧,所述矩形框(13)内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上侧固定连接直杆(15)的下侧中部,丝杠(16)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矩形框(13)的内侧一端;/n所述丝杠(16)螺纹连接所述滑块(14),所述丝杠(16)的一端穿过所述矩形框(13)的一端,所述丝杠(16)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旋钮(2)的中心处;/n所述直杆(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斜滑槽(3)的一侧,两个斜杆(4)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斜滑槽(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肿瘤内科引流管固定贴,包括矩形支撑板(5),其特征是:
所述矩形支撑板(5)的上侧固定连接矩形框(13)的下侧,所述矩形框(13)内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上侧固定连接直杆(15)的下侧中部,丝杠(16)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矩形框(13)的内侧一端;
所述丝杠(16)螺纹连接所述滑块(14),所述丝杠(16)的一端穿过所述矩形框(13)的一端,所述丝杠(16)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旋钮(2)的中心处;
所述直杆(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斜滑槽(3)的一侧,两个斜杆(4)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斜滑槽(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肿瘤内科引流管固定贴,其特征是:两个所述斜杆(4)的相对一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连板(12)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板(1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弧形夹持板(9)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妮蔡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