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80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雾化器,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底端设置空气泵接头,并带有泄压阀,杯体内设置储药槽和与储药槽一体连接的空心圆锥体,空心部分与所述空气泵接头连通,空心圆锥体表面设置吸液层,所述空心圆锥体顶部设置有出药孔;杯盖中部设有贯穿杯盖的管路连接头,内部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下方设置有横杆,横杆下方为出雾段,出雾段内设置有塑料小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能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塑料小球的设计能够避免患者呼气时雾化药液的浪费,避免呼气时雾化药液喷入患者喉咙造成呛咳,泄压阀设计能够避免雾化气体排出量较小时气体积聚在雾化器内造成爆管,保证雾化器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
技术介绍
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其中空气压缩式雾化杯(又叫射流式雾化杯)由于具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原理是根据文丘里喷射原理,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液体或其它流体一起喷射到阻挡物上,在高速撞击下向周围飞溅使液滴变成雾状微粒从出气管喷出。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现有的雾化器存在问题是接通气源后药液雾化状态不能控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论吸气还是呼气,雾化装置始终处于雾化状态,直到药液雾化完为止。治疗时患者在吸气时吸取雾化药液,呼气时则造成雾化药液浪费,雾化治疗效果与药液吸入量成正比,因此药物利用度低、治疗效果差,雾化药品价格较贵,在吸入的过程中药物利用度低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呼气时雾化药液会在患者无意识的情况下进入患者气管造成呛咳,加重患者病情。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雾化药液随呼吸变化,提高药物利用率高、防止呛咳的雾化器,成为专利技术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雾化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的:一种雾化器,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和杯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杯体外部底端设置有空气泵接头,所述空气泵接头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杯体内部底端设置有储药槽,所述储药槽的中部设置有与储药槽一体连接的空心圆锥体,所述空心圆锥体内部的空心部分与所述空气泵接头连通,所述空心圆锥体表面设置吸液层,所述吸液层与空心圆锥体表面形成与储药槽连通的吸液槽,所述空心圆锥体顶部设置有出药孔,所述杯体内部上端的设置有固定杆与壁面一体连接,所述固定杆中部一体连接有阻隔杆,所述阻隔杆末端直径变小形成阻隔头与出药孔相正对;所述杯盖中部设有贯穿杯盖的管路连接头,所述管路连接头开口处设置有一端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下方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下方为直径逐渐变小的出雾段,呈漏斗形,所述出雾段内设置有塑料小球,所述塑料小球的的最大直径大于出雾段最小直径2-3mm。进一步地,所述杯体和杯盖使用透明塑料材质制作。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小球具有一定质量,需要一定推力才能使小球上浮。进一步地,所述杯体中部设置有带盖的注药口,所述注药口出口处使用橡胶密封。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配有与杯盖上的管路连接头螺纹连接的雾化口吸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塑料小球的设计能够避免患者呼气时雾化药液的浪费,避免呼气时雾化药液喷入患者喉咙造成呛咳。患者吸气时雾化小球在雾化气体的冲击力和口腔的吸力作用下上浮,出雾段接通,出气量增大患者吸入雾化气体,患者呼气时塑料小球在本身的质量作用下降,呼出气体的冲击力加大小球下降的距离,减少甚至完全阻隔出雾化气体喷出,实现了出雾量随患者呼吸动态调整的效果。(2)本技术的泄压阀能够避免雾化气体排出量较小时气体积聚在雾化器内造成的爆管,保证雾化器的正常运行。当患者呼气时,雾化器出量减少,但空气泵还在不断通气在杯内进行雾化,气体大量积聚在杯内,极端条件下可能导致管路连接处发生爆管,造成人身伤害和药液损失,本技术在空气泵接头壁面上设置泄压阀,当普通通气时气流竖直向上流通,杯内气体通过处雾口排出,泄压阀几乎不受力,处于管壁状态,当患者呼气时出雾口气流量减小甚至完全被封堵,杯内及整个通气管路压力增大,气体向四壁施压,空气泵接头壁面上的泄压阀受压开启,降低杯内压力避免爆管,当患者吸气时杯内气体流通,泄压阀受压减小关闭恢复正常雾化状态。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在杯内设置排气阀,被排出的雾化药液会造成药液浪费,但在空气泵接头处设置泄压阀,泄压气体为压缩空气,不会造成要药物浪费。(3)本技术适用范围广,能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杯盖上设置有通用的管路连接头,既能与配套的雾化口吸管连接进行雾化治疗,也能与通用的雾化面罩和喉罩连接进行雾化治疗,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适合不同疗法的患者使用,提高医疗物资的利用率。(4)本技术设置注药口,方便雾化时注药,不需要打开杯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雾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雾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雾化器的雾化口吸管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杯体、11-储药槽、12-空心圆锥体、13-吸液层、14-吸液槽、15-出药孔、16-固定杆、17-阻隔杆、171-阻隔头、2-杯盖、21-管路连接头、22-横杆、23-出雾段、24-塑料小球、3-空气泵接头、31-泄压阀、4-注药口、5-雾化口吸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阅图1-3所示,一种雾化器,包括杯体1和杯盖2,所述杯体1和杯盖2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处可增设橡胶圈增强气密性防止漏液,杯体1和杯盖2均使用透明塑料材质制作,方便观察杯内剩余的药液量;所述杯体1外部底端设置有空气泵接头3能与空气泵延伸出来的通气管进行连接通气,所述空气泵接头3的壁面上设置有泄压阀31,在杯体1内压力积聚使壁面受压时泄压阀开启排出部分压缩空气泄压避免爆管,所述杯体1中部设置有带盖的注药口4能进行药液添加,所述注药口4出口处使用橡胶密封,避免雾化气体从注药口4排出,注药使用注射器插入橡胶层;所述杯体1内部底端设置有储药槽11,用于存放需要进行雾化的药液,所述储药槽11的中部设置有与储药槽11一体连接的空心圆锥体12,所述空心圆锥体12内部的空心部分与所述空气泵接头3连通,所述空心圆锥体12表面设置吸液层13,所述吸液层13与空心圆锥体12表面形成与储药槽11连通的吸液槽14,所述空心圆锥体12顶部设置有出药孔15,所述杯体1内部上端的设置有固定杆16与杯体1壁面一体连接,所述固定杆16中部一体连接有阻隔杆17,所述阻隔杆17末端直径变小形成阻隔头171与出药孔15相正对,上述结构是医用雾化器的常规雾化结构,利用的是文丘里原理(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细小出药孔15形成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本体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和杯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杯体外部底端设置有空气泵接头,所述空气泵接头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杯体内部底端设置有储药槽,所述储药槽的中部设置有与储药槽一体连接的空心圆锥体,所述空心圆锥体内部的空心部分与所述空气泵接头连通,所述空心圆锥体表面设置吸液层,所述吸液层与空心圆锥体表面形成与储药槽连通的吸液槽,所述空心圆锥体顶部设置有出药孔,所述杯体内部上端的设置有固定杆与壁面一体连接,所述固定杆中部一体连接有阻隔杆,所述阻隔杆末端直径变小形成阻隔头与出药孔相正对;/n所述杯盖中部设有贯穿杯盖的管路连接头,所述管路连接头开口处设置有一端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下方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下方为直径逐渐变小的出雾段,呈漏斗形,所述出雾段内设置有塑料小球,所述塑料小球的最大直径大于出雾段最小直径2-3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本体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和杯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杯体外部底端设置有空气泵接头,所述空气泵接头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杯体内部底端设置有储药槽,所述储药槽的中部设置有与储药槽一体连接的空心圆锥体,所述空心圆锥体内部的空心部分与所述空气泵接头连通,所述空心圆锥体表面设置吸液层,所述吸液层与空心圆锥体表面形成与储药槽连通的吸液槽,所述空心圆锥体顶部设置有出药孔,所述杯体内部上端的设置有固定杆与壁面一体连接,所述固定杆中部一体连接有阻隔杆,所述阻隔杆末端直径变小形成阻隔头与出药孔相正对;
所述杯盖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朝锈杨富琴丁灵灵杨朝琼徐吉艳张明英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