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珊玺专利>正文

一种体外反搏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71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反搏治疗仪,该体外反搏治疗仪包括:支架;双轴电机,固设于支架上,双轴电机的两输出端分别传动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以及用于挤压使用者腿部的第一左挤压件、第二左挤压件、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且第一左挤压件、第二左挤压件、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下端均与支架滑动连接;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均设置有螺纹方相反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第一螺杆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分别与第一左挤压件和第二左挤压件螺纹连接,第二螺杆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分别与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螺纹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体外反搏仪体积过大,使用不便,不利于实现小型化和家庭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外反搏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体外反搏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反搏治疗仪。
技术介绍
心脏衰竭、冠心病、心绞痛、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主要杀手,占总病死亡率63.5%。随着世界多数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易感人群急剧增加,如何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根据我国卫生部发布的2000~2006《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这类疾病是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七年中一直处于前三位,不仅致残率高,死亡率也很高。一部分病人病情危重,经抢救脱险后又半身不遂、吞咽困难、失语或痴呆,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对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血管再造、动脉搭桥以及血管内置气囊等。尽管此类方法见效快,疗效较为显著,但或存在药物反应、耐药性等问题,或因为介入性创伤手术存在大出血、感染以及其他后遗症风险。从1953年哈佛大学教授Kantrowitz提出反搏理论开始,经过纽约州立大学Soroff教授以及中山医科大学郑振声教授等不懈努力,体外反搏装置在过去50年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改进,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开创了一种非介入、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新途径。其治疗原理为:在心脏舒张期,对包裹于小腿、大腿和臀部的气囊以大约0.03MPa的压强进行挤压或者序贯挤压,增加血液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在动脉瓣关闭之前,快速完全地释放压力,不影响心脏收缩期的正常血流。由于相关技术中的体外反搏仪均采用气动的方式实现膨胀和收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使用空气压缩机产生高压空气,而空气压缩机具有体积大,工作噪声大的缺点,对于家庭使用存在不便,不利用实现家庭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体外反搏治疗仪,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体外反搏仪体积过大,使用不便,不利于实现小型化和家庭化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体外反搏治疗仪,该体外反搏治疗仪包括:支架;双轴电机,固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双轴电机的两输出端分别传动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以及,用于挤压使用者腿部的第一左挤压件、第二左挤压件、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所述第一左挤压件和第二左挤压件位于所述双轴电机左侧,所述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位于所述双轴电机的右侧,且第一左挤压件、第二左挤压件、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下端均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均设置有螺纹方相反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左挤压件和第二左挤压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螺纹连接。优选地,第一左挤压件和第二左挤压件呈对称设置,且二者均设置为第一弧形部和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部相对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上,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优选地,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呈对称设置,且二者均设置为第二弧形部和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弧形部相对侧设置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上,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优选地,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均设置为气囊、液囊、橡胶或棉织品。优选地,支架上端开设呈T形的滑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下端均设置为呈T形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优选地,支架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双轴电机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优选地,双轴电机上罩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下端通过螺丝与所述支架上端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支架下端设置有升降机构。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气压杆以及固设于所述气压杆上端和下端的垫板和底座,所述垫板与所述支架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杆上设置有调节杆。优选地,底座下端设置有万向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支架;双轴电机,固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双轴电机的两输出端分别传动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以及,用于挤压使用者腿部的第一左挤压件、第二左挤压件、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所述第一左挤压件和第二左挤压件位于所述双轴电机左侧,所述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位于所述双轴电机的右侧,且第一左挤压件、第二左挤压件、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下端均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均设置有螺纹方相反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左挤压件和第二左挤压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螺纹连接,达到了通过双轴电机带动左侧的第一左挤压件和第二左挤压件相互靠近或远离,带动右侧的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采用机械运动的方式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挤压,减小了体外反搏仪的体积,并提高了执行端的反应速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体外反搏仪体积过大,使用不便,不利于实现小型化和家庭化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挤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左腿,2第一左挤压件,21第一弧形部,22第一连接部,3第一螺纹部,4第二螺纹部,5第一螺杆,6垫板,7万向轮,8底座,9气压杆,10调节杆,11滑槽,12滑动部,13支架,14第二螺杆,15第一右挤压件,151第二连接部,152第二弧形部,16第二缓冲件,17右腿,18第二右挤压件,19双轴电机,20防护罩,201第二左挤压件,202第一缓冲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外反搏治疗仪,该体外反搏治疗仪包括:支架13;双轴电机19,固设于支架13上,双轴电机19的两输出端分别传动连接有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14;以及,用于挤压使用者腿部的第一左挤压件2、第二左挤压件201、第一右挤压件15和第二右挤压件18,第一左挤压件2和第二左挤压件201位于双轴电机19左侧,第一右挤压件15和第二右挤压件18位于双轴电机19的右侧,且第一左挤压件2、第二左挤压件201、第一右挤压件15和第二右挤压件18下端均与支架13滑动连接;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14上均设置有螺纹方相反的第一螺纹部3和第二螺纹部4,第一螺杆5的第一螺纹部3和第二螺纹部4分别与第一左挤压件2和第二左挤压件201螺纹连接,第二螺杆14的第一螺纹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外反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双轴电机,固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双轴电机的两输出端分别传动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以及,用于挤压使用者腿部的第一左挤压件、第二左挤压件、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所述第一左挤压件和第二左挤压件位于所述双轴电机左侧,所述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位于所述双轴电机的右侧,且第一左挤压件、第二左挤压件、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下端均与支架滑动连接;/n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均设置有螺纹方相反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左挤压件和第二左挤压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反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双轴电机,固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双轴电机的两输出端分别传动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以及,用于挤压使用者腿部的第一左挤压件、第二左挤压件、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所述第一左挤压件和第二左挤压件位于所述双轴电机左侧,所述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位于所述双轴电机的右侧,且第一左挤压件、第二左挤压件、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下端均与支架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均设置有螺纹方相反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左挤压件和第二左挤压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反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挤压件和第二左挤压件呈对称设置,且二者均设置为第一弧形部和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部相对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上,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反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右挤压件和第二右挤压件呈对称设置,且二者均设置为第二弧形部和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弧形部相对侧设置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兴王珊玺廖昆黄芳菲
申请(专利权)人:王珊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