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按摩椅的脚部屈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71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按摩椅的脚部屈伸机构,包括侧板,与侧板连接的底板,设置在侧板中部的腿部固定筒,开设在底板上的第一弧形槽,设置在第一弧形槽上方的前脚板踏板,贯穿第一弧形槽、且固定连接前脚板踏板底部的第一固定杆,开设在底板上、远离第一弧形槽一侧的第二弧形槽,设置在底第二弧形槽上方的后脚板踏板,贯穿第二弧形槽、且一端固定连接后脚板踏板的第二固定杆,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杆、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杆的连接杆,铰接在连接杆中部的伸缩杆,铰接在伸缩杆上、且远离连接杆一侧的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按摩椅的脚部屈伸机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康复按摩椅的脚部屈伸机构。
技术介绍
骨骼是处于动态平衡的组织,其结构不断改变以适应其机械环境。研究表明,通过器械实行的机械加载刺激可以影响骨骼重建过程,促进骨生长。目前已经证实,多种机械刺激方式如全身震动、轴向加载和弯曲加载均可以影响骨骼的重建过程,但是该三种机械加载方式均有禁忌,或不同程度上对身体造成伤害。现有的屈伸机构仅对脚部进行上下拉伸训练,而并未涉及脚踝转动的康复训练,同时,现有屈伸机构仅仅采用简单的踏板对使用者进行康复训练,踏板上不具有固定机构,很容易对使用该装置的康复训练者造成脚身和脚踝的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训练脚踝,具有保护作用的脚部屈伸机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康复按摩椅的脚部屈伸机构,包括侧板,与侧板连接的底板,设置在侧板中部的腿部固定筒,开设在底板上的第一弧形槽,设置在第一弧形槽上方的前脚板踏板,贯穿第一弧形槽、且固定连接前脚板踏板底部的第一固定杆,开设在底板上、远离第一弧形槽一侧的第二弧形槽,设置在底第二弧形槽上方的后脚板踏板,贯穿第二弧形槽、且一端固定连接后脚板踏板的第二固定杆,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杆、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杆的连接杆,铰接在连接杆中部的伸缩杆,铰接在伸缩杆上、且远离连接杆一侧的电动推杆。所述前脚板踏板内侧和后脚板踏板内侧均设置有成对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采用海绵材料。所述前脚板踏板底部设置有若干防滑按摩块。所述第一固定杆和连接杆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方式,所述第二固定杆和连接杆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巧妙地在底板开设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使前脚板踏板在第一弧形槽内往复运动,使后脚板踏板在第二弧形槽往复运动,有效地帮助使用者进行脚踝康复训练。(2)本技术巧妙地在前脚板踏板和后脚板踏板内侧设置成对的固定块,有效地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固定,采用海绵材料不会对使用者造成损伤。(3)本技术巧妙地在前脚板踏板底部设置防滑按摩块,既防止了使用者脚底打滑,又有效地刺激了使用者脚底穴位。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运动原理图;图3本技术前脚板踏板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侧板;2、底板;3、腿部固定筒;4、前脚板踏板;5、后脚板踏板;6、第一弧形槽;7、固定块;8、第二弧形槽;9、电动推杆;10、伸缩杆;11、连接杆;12、防滑按摩块;13、第一固定杆;14、第二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康复按摩椅的脚部屈伸机构包括侧板1,与侧板1连接的底板2,设置在侧板1中部的腿部固定筒3,开设在底板2上的第一弧形槽6,设置在第一弧形槽6上方的前脚板踏板4,贯穿第一弧形槽6、且固定连接前脚板踏板4底部的第一固定杆13,开设在底板2上、远离第一弧形槽6一侧的第二弧形槽8,设置在底第二弧形槽8上方的后脚板踏板5,贯穿第二弧形槽8、且一端固定连接后脚板踏板5的第二固定杆14,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杆13、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杆14的连接杆11,铰接在连接杆11中部的伸缩杆10,铰接在伸缩杆10上、且远离连接杆11一侧的电动推杆9。具体的,腿部固定筒3位于后脚板踏板5正上方。具体的,电动推杆9与伸缩杆10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方式。具体的,所述前脚板踏板4内侧和后脚板踏板5内侧均设置有成对的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采用海绵材料,前脚板踏板4内侧和后脚板踏板5侧面设置有海绵材料安装板,海绵材料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设置在前脚板踏板4内侧和后脚板踏板5侧面。具体的,所述前脚板踏板4底部设置有若干防滑按摩块12,前脚板踏板4底部设置防滑按摩块12,既防止了使用者脚底打滑,又有效地刺激了使用者脚底穴位。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杆13和连接杆11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方式,所述第二固定杆14和连接杆11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方式,第一固定杆13和连接杆11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实现前脚板在一定角度内往复运动,第二固定杆14和连接杆11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实现后脚板在一定角度内往复运动。下面简单说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者将脚放置在前脚板踏板4和后脚板踏板5中,开启电源,电动推杆9动作带动伸缩杆10来回伸缩运动,伸缩杆10向前伸出,带动连接杆11运动,前脚板踏板4和后脚板踏板5向内侧运动,伸缩杆10向后运动,前脚板踏板4和后脚板踏板5向外侧运动,伸缩杆10来回伸缩,从而实现前脚板踏板4在第一弧形槽6往复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顶部”、“四周边缘”、“中央”等方位性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按摩椅的脚部屈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与侧板(1)连接的底板(2),设置在侧板(1)中部的腿部固定筒(3),开设在底板(2)上的第一弧形槽(6),设置在第一弧形槽(6)上方的前脚板踏板(4),贯穿第一弧形槽(6)、且固定连接前脚板踏板(4)底部的第一固定杆(13),开设在底板(2)上、远离第一弧形槽(6)一侧的第二弧形槽(8),设置在底第二弧形槽(8)上方的后脚板踏板(5),贯穿第二弧形槽(8)、且一端固定连接后脚板踏板(5)的第二固定杆(14),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杆(13)、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杆(14)的连接杆(11),铰接在连接杆(11)中部的伸缩杆(10),铰接在伸缩杆(10)上、且远离连接杆(11)一侧的电动推杆(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按摩椅的脚部屈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与侧板(1)连接的底板(2),设置在侧板(1)中部的腿部固定筒(3),开设在底板(2)上的第一弧形槽(6),设置在第一弧形槽(6)上方的前脚板踏板(4),贯穿第一弧形槽(6)、且固定连接前脚板踏板(4)底部的第一固定杆(13),开设在底板(2)上、远离第一弧形槽(6)一侧的第二弧形槽(8),设置在底第二弧形槽(8)上方的后脚板踏板(5),贯穿第二弧形槽(8)、且一端固定连接后脚板踏板(5)的第二固定杆(14),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杆(13)、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杆(14)的连接杆(11),铰接在连接杆(11)中部的伸缩杆(10),铰接在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波廖凯余拯徐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德珍中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