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输液监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68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输液监护器,包括吊架、控制器、液位监测器和滴速监测器,控制器固定安装在吊架上,液位监测器和滴速监测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利用液位监测器和滴速监测器分别对输液的液位和滴速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器能在液位低于预设最低液位和滴速超过预设滴速时向护士站发出报警提示,从而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停止输液或者调整输液速度。

An intelligent infusion mon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输液监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护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输液监护器。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是临床医学中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其在医院病房中被广泛的应用,而由于住院病区自身条件的限制,静脉输液分布较为分散,护士难以进行有效有序的管理,因此大部分医院在输液时都需要需要患者自己或者陪护人员协助监视输液过程,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也增加了人力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输液监护器。一种智能输液监护器,包括吊架、控制器、液位监测器和滴速监测器,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吊架上,所述液位监测器和滴速监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位监测器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一红外接收器以及用于吊装输液瓶的吊环,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均设置在所述吊环的内壁上,且第一红外接收器位于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经过输液瓶透射后形成的光路上;所述滴速监测器包括壳体、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莫非氏管的容置槽,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均设置在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且第二红外接收器位于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经过莫非氏管透射后形成的光路上;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光信号分别对输液的液位和滴速进行分析计算,并在液位低于预设最低液位和滴速超过预设滴速时向护士站发出报警提示。优选的,所述吊环为镂空的环形壳体,吊环的上端设有方便吊装的吊耳和吊绳,吊环的下端设有与输液瓶相匹配的锥形结构。<br>优选的,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设置于输液瓶的预设最低液位处。优选的,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设置于莫非氏管的滴液口和液面之间。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操作键盘和显示屏。优选的,所述吊架包括底部带滚轮的底座、竖直设立在底座上的升降杆以及横向安装在升降杆上端的吊杆;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所述升降杆上,所述吊环悬挂在所述吊杆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输液的吊架上安装控制器、液位监测器和滴速监测器,利用液位监测器和滴速监测器分别对输液的液位和滴速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器能在液位低于预设最低液位和滴速超过预设滴速时向护士站发出报警提示,从而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停止输液或者调整输液速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液位监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滴速监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吊架11、底座12、升降杆13、吊杆2、控制器3、液位监测器31、第一红外发射器32、第一红外接收器33、吊环4、滴速监测器41、壳体42、第二红外发射器43、第二红外接收器5、输液瓶6、莫非氏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智能输液监护器,如图1所示,包括吊架1、控制器2、液位监测器3和滴速监测器4,液位监测器3和滴速监测器4均与控制器2电连接。吊架1包括底部带滚轮的底座11、竖直设立在底座11上的升降杆12以及横向安装在升降杆12上端的吊杆13。控制器2上设有操作键盘和显示屏,控制器2固定在升降杆12上,液位监测器3悬挂在吊杆13上。如图2所示,液位监测器3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器31、第一红外接收器32以及用于吊装输液瓶的吊环33。吊环33为镂空的环形壳体,吊环33的上端设有方便吊装的吊耳和吊绳,吊环33的下端设有与输液瓶5相匹配的锥形结构。第一红外发射器31和第一红外接收器32均设置在吊环33的内壁上,且第一红外接收器32位于第一红外发射器31发出的光线经过输液瓶5透射后形成的光路上。第一红外发射器31和第一红外接收器32设置于输液瓶5的预设最低液位处。当输液瓶5内的液位低于预设最低液位时,液体的折射作用消失,第一红外发射器31发出的光线经过输液瓶5透射后能被第一红外接收器32接收。控制器2收到第一红外接收器32发出的信号后,根据剩余液体量(即预设最低液位)和当前滴速(由滴速监测器4提供)计算出大致的剩余输液时间,并向护士站发出报警提示,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停止输液。如图3所示,滴速监测器4包括壳体41、第二红外发射器42和第二红外接收器43。壳体4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莫非氏管6的容置槽,第二红外发射器42和第二红外接收器43均设置在容置槽的槽壁上,且第二红外接收器43位于第二红外发射器42发出的光线经过莫非氏管6透射后形成的光路上。第二红外发射器42和第二红外接收器43设置于莫非氏管6的滴液口和液面之间。滴落的液体经过时会使第二红外发射器42发出的光线产生偏移,导致第二红外接收器43接收到的光线的能量下降甚至接收不到光线。控制器2根据第二红外接收器43的信号变化判断是否有液滴落下,并由此计算当前滴速。当滴速超过预设滴速时,控制器2向护士站发出报警提示,提醒医护人员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输液监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控制器、液位监测器和滴速监测器,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吊架上,所述液位监测器和滴速监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n所述液位监测器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一红外接收器以及用于吊装输液瓶的吊环,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均设置在所述吊环的内壁上,且第一红外接收器位于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经过输液瓶透射后形成的光路上;/n所述滴速监测器包括壳体、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莫非氏管的容置槽,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均设置在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且第二红外接收器位于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经过莫非氏管透射后形成的光路上;/n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光信号分别对输液的液位和滴速进行分析计算,并在液位低于预设最低液位和滴速超过预设滴速时向护士站发出报警提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输液监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控制器、液位监测器和滴速监测器,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吊架上,所述液位监测器和滴速监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液位监测器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一红外接收器以及用于吊装输液瓶的吊环,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均设置在所述吊环的内壁上,且第一红外接收器位于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经过输液瓶透射后形成的光路上;
所述滴速监测器包括壳体、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莫非氏管的容置槽,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均设置在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且第二红外接收器位于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经过莫非氏管透射后形成的光路上;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光信号分别对输液的液位和滴速进行分析计算,并在液位低于预设最低液位和滴速超过预设滴速时向护士站发出报警提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成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永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