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199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3:15
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具备框体、操作部件、第一保持部件、第一检测部以及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具备:促动器,具有沿操作部件的轴向延伸的轴部、以及形成于轴部的一端且与框体的底面抵接的底部;滑动部件,插入有轴部的一端,能够沿轴向移动,在操作部件的周向上固定,在一端具有第一凸轮面;凸轮部件,插入有轴部的中央部,能够沿轴向移动,通过台阶部在周向上固定,在一端具有与第一凸轮面对置的第二凸轮面,通过第一凸轮面与第二凸轮面的抵接而被向周向的一方施力;第一弹性部件,配置于滑动部件与凸轮部件之间;以及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于凸轮部件与底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操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家庭用游戏机的控制器,使用了能够对操纵杆等操作部件向多个方向进行倾倒操作的操作装置。在这种操作装置中设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对被倾倒操作后的操作部件朝向原始位置施力,使操作部件自动复位到原始位置。用户克服复位机构对操作部件施加的力(轴动作转矩,以下称作“动作力”。),对操作部件进行倾倒操作。动作力越大,用于将操作部件倾倒操作至规定角度所需的力越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5/15949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操作装置的动作力在快速地操作操作部件的情况下优选较小,在精细地操作操作部件的情况下优选较大。另外,在用户疲倦的情况下,操作装置的动作力优选较小。这样,优选的动作力根据操作装置被利用的状况、用户的状态而变化。然而,在以往的操作装置中,由于通过设计预先决定了动作力,因此用户无法调整动作力。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能够调整动作力的操作装置。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具备:框体;筒状的操作部件,在内周面具有台阶部,且能够倾倒;第一保持部件,被所述框体保持为能够根据所述操作部件的倾倒操作而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检测部,对所述第一保持部件的转动进行检测;以及复位机构,配置于所述操作部件的内侧,使倾倒后的所述操作部件复位到原始位置,所述复位机构具备:促动器,具有轴部和底部,该轴部沿所述操作部件的轴向延伸,该底部形成于所述轴部的一端,且与所述框体的底面抵接;滑动部件,插入有所述轴部的一端,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周向上固定,在一端具有第一凸轮面;凸轮部件,插入有所述轴部的中央部,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由所述台阶部在所述周向上固定,在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凸轮面对置的第二凸轮面,通过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第二凸轮面的抵接而被向所述周向的一方施力;第一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凸轮部件之间;以及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凸轮部件与所述底部之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用户能够调整动作力的操作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操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操作装置的A-A线剖面图。图4是图1的操作装置的B-B线剖面图。图5是图1的操作部件的B-B线剖面图。图6是图1的复位机构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图1的复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操作部件的倾倒操作的前后的操作装置的状态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按钮的按压操作时的复位机构的动作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表示由按钮的按压操作引起的操作装置的状态变化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所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对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构成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参照图1~图10,对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0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00为如下操作装置:具备能够进行倾倒操作的操作部件以及使被倾倒操作后的操作部件自动地复位到原始位置的复位机构,用户能够利用揿动(日文:ノック)机构对基于复位机构的动作力进行调节。该操作装置100例如能够作为家庭用游戏机、无线操纵器等的控制器而使用,但操作装置100的用途并不限定于此。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00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操作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操作装置100的A-A线剖面图。图4是图1的操作装置100的B-B线剖面图。图5是图1的操作部件5的B-B线剖面图。图6是图1的复位机构6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图6的复位机构6的分解立体图。以下,以图中所示的方向(X1、X2、Y1、Y2、Z1、Z2方向)为基准对操作装置100进行说明。将X1、X2方向统称为X方向,将Y1、Y2方向统称为Y方向,将Z1、Z2方向统称为Z方向。有时将Z1方向以及Z2方向分别称为上方向以及下方向。另外,X、Y、Z方向相互正交。如图1~图7所示,操作装置100具备操作旋钮1、框体2、第一保持部件3、第二保持部件4、操作部件5、复位机构6、检测机构7以及基板8。操作旋钮1是直接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的部件。操作旋钮1例如由树脂或橡胶形成。操作旋钮1具有操作部11和连接部12。操作部11是直接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的部分。在图的例子中,操作部11在XY平面上的形状为圆形,上表面为凸面,下表面为平面,但操作部1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操作部11能够设为用户容易用手指操作的任意的形状。操作部11具有从上表面贯通到下表面的贯通孔13。虽然在图的例子中省略了,但在贯通孔13中以上端从操作部11的上表面突出的方式插入按钮。用户通过对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按压后述的滑动部件62,调节基于复位机构6的动作力。连接部12是将操作旋钮1与操作部件5连接的部分。连接部12形成为从操作部11的下表面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筒状。通过将操作部件5的上端插入连接部12的内侧,操作旋钮1与操作部件5连接。另外,连接部12以贯通孔13的下侧开口部与操作部件5的上侧开口部对置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连接部12以在内侧包含贯通孔13的下侧开口部的方式形成。由此,贯通孔13与操作部件5的内侧相连,能够将上述的按钮配置为下端与滑动部件62的上端相接。另外,操作旋钮1的构成并不限定于图的例子。操作旋钮1可以采用能够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的任意的构成。另外,操作旋钮1可以与操作部件5一体地形成,也可以用螺纹紧固、粘接等方法固定。框体2是收纳操作装备100的各构成的部件。框体2由壳体21和框架22构成。壳体21是构成框体2的上部的部件。壳体21例如由树脂形成。壳体21为中空的圆顶形状,将下表面固定于框架22的上表面。如图3以及图4所示,壳体21具有轴承部211~214。轴承部211是保持第一保持部件3的后述的轴部32的部分。如图4所示,轴承部211形成于壳体21的X1侧的内周面。在图的例子中,轴承部211为贯通孔,但也可以是不贯通的凹部。轴承部212是保持第一保持部件3的后述的轴部34的部分。如图4所示,轴承部212形成于壳体21的X2侧的内周面。在图的例子中,轴承部212为贯通孔,但也可以不贯通的凹部。轴承部213是保持第二保持部件4的后述的轴部42的部分。如图3所示,轴承部213形成于壳体21的Y1侧的内周面。在图的例子中,轴承部213为贯通孔,但也可以是不贯通的凹部。轴承部214是收纳第二保持部件4的后述的轴部44的部分。如图3所示,轴承部214形成于壳体21的Y2侧的内周面。轴承部214与轴承部211~213不同,不具有从下方支承轴部44的部分。框架22是构成框体2的底面的部件。框架22例如由金属形成。如图4所示,框架22具有底面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作装置,具备:/n框体;/n筒状的操作部件,在内周面具有台阶部,且能够倾倒;/n第一保持部件,被所述框体保持为能够根据所述操作部件的倾倒操作而沿第一方向转动;/n第一检测部,对所述第一保持部件的转动进行检测;以及/n复位机构,配置于所述操作部件的内侧,使倾倒后的所述操作部件复位到原始位置,/n所述复位机构具备:/n促动器,具有轴部和底部,该轴部沿所述操作部件的轴向延伸,该底部形成于所述轴部的一端,且与所述框体的底面抵接;/n滑动部件,插入有所述轴部的一端,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周向上固定,在一端具有第一凸轮面;/n凸轮部件,插入有所述轴部的中央部,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通过所述台阶部在所述周向上固定,在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凸轮面对置的第二凸轮面,通过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第二凸轮面的抵接而被向所述周向的一方施力;/n第一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凸轮部件之间;以及/n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凸轮部件与所述底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120 JP 2018-2170041.一种操作装置,具备:
框体;
筒状的操作部件,在内周面具有台阶部,且能够倾倒;
第一保持部件,被所述框体保持为能够根据所述操作部件的倾倒操作而沿第一方向转动;
第一检测部,对所述第一保持部件的转动进行检测;以及
复位机构,配置于所述操作部件的内侧,使倾倒后的所述操作部件复位到原始位置,
所述复位机构具备:
促动器,具有轴部和底部,该轴部沿所述操作部件的轴向延伸,该底部形成于所述轴部的一端,且与所述框体的底面抵接;
滑动部件,插入有所述轴部的一端,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周向上固定,在一端具有第一凸轮面;
凸轮部件,插入有所述轴部的中央部,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通过所述台阶部在所述周向上固定,在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凸轮面对置的第二凸轮面,通过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第二凸轮面的抵接而被向所述周向的一方施力;
第一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凸轮部件之间;以及
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凸轮部件与所述底部之间。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智也林真人川濑达章二宫伸之长野智恭加藤秀和藤原周二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