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宝洁公司专利>正文

通流粘结的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79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顶片、底片和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顶片和所述底片中间的吸收芯。所述吸收制品包括通流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所述非织造纤维网具有:在约1.0至约2.5范围内的Martindale平均耐磨性等级、在约25%至约90%范围内的DMA压缩回弹力、以及在约25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通流粘结的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
本公开整体涉及通流粘结的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通流粘结的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吸收制品。
技术介绍
吸收制品诸如尿布、裤、成人失禁产品、卫生巾和衬垫使用非织造纤维网作为各种部件。使用非织造纤维网的一些示例性部件例如为顶片、外覆盖件非织造材料、耳片、侧片、腿箍和着陆区。消费者期望柔软且蓬松的非织造纤维网,但不会在穿着者或护理人员身上引起“绒毛”。目前的非织造纤维网难以提供具有足够强度的柔软且蓬松还不起毛的纤维网。非织造纤维网通常包括梳理成网纤维或连续纤维。梳理成网纤维非织造纤维网提供比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更好的柔软性,但生产成本要高得多。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不是那样柔软,但生产起来更便宜。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可通过连续纤维非织造物制造操作来制造。连续纤维可包括多组分纤维,例如双组分纤维或三组分纤维。在制造操作中,可通过流体诸如空气将熔融聚合物的连续纤维股线从喷丝头朝向移动的多孔构件(诸如移动的多孔带)向下拉延或推动。在拉延或推动期间,连续纤维股线可被骤冷和拉伸。一旦将连续纤维沉积在移动的多孔构件上,就可将它们形成为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并且可通过多种控制方法来促进向下游输送以用于最终粘结,以制备成品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如本文所用,“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意指尚未最终粘结的纤维网。在连续纤维股线骤冷和拉伸之后,一旦由拉伸、空气或移动的多孔构件真空施加的连续纤维股线上的张力被移除,该连续纤维股线就可弯曲、卷曲和/或扭曲。这被称为“自卷曲”。弯曲、卷曲和/或扭曲的量可基于组成以及骤冷和拉伸工艺条件而变化。在正确的工艺条件下,高度卷曲的连续纤维股线可用于在移动的多孔构件上形成未粘结且蓬松的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然而,如果在最终粘结之前使连续纤维股线过于自卷曲,则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除了具有不期望的不均匀外观之外,还可能无法具有足够的完整性以在移动的多孔构件上可靠地输送或在形成中变得不均匀,同时强度和柔软性或其他特性显著降低。限制和控制由自卷曲纤维产生的蓬松度的当前方法通常包括加热压实工艺步骤或在通流粘结之前通过热气刀进行预粘结。然而,在这些方法中,可减小自卷曲纤维的蓬松度和柔软性潜力。为了实现连续纤维的更好蓬松度、强度、柔软性和缠结,应当改善制备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常规方法以实现具有更好蓬松度和柔软性的非织造纤维网,但不起毛或放弃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了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和包括所述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具有改善的蓬松度和柔软性但不起毛或放弃强度。这些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实现了梳理成网非织造纤维网的柔软性,但生产起来要便宜得多。本公开提供了通过改善的连续纤维缠结和通流粘结来制备具有改善的蓬松度、强度和柔软性的这些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方法。本公开教导了间歇地向其中铺设连续纤维的移动的多孔构件的部分施加真空(例如,打开/关闭、施加/降低)使得连续纤维在关闭或降低真空时相对于彼此重新取向(即,更好地缠结)。连续纤维缠结可增加非织造纤维网的z方向回弹性,以改善通流粘结之后的蓬松度和柔软性。可根据需要在沿移动的多孔构件的区中多次打开/关闭真空,以实现期望的纤维缠结。这可包括打开/关闭真空(或施加/降低)例如多达15次、多达10次、多达7次、多达5次、多达4次、多达3次、多达2次、或仅1次。代替关闭真空,可仅间歇地降低真空。换句话讲,施加到移动的多孔构件和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真空力可在某些区中为第一力并且在某些其他区中为第二力,其中第一力大于第二力。代替打开/关闭真空或改变真空力,可将真空转向器定位成阻挡真空在移动的多孔构件的某些区中接触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真空转向器可限定其中流体可向纤维网施加真空力的孔区和其中流体不能向纤维网施加真空力的其他非孔区。孔区可在纵向或横向上变化。纤维为卷曲纤维可有助于连续纤维的重新取向。卷曲可更多地发生在其中真空被降低、阻挡或关闭的区中。一旦连续纤维被重新取向,它们就可在至少一个侧面上通流粘结以制备具有较少绒毛但仍然相当蓬松且柔软的高强度纤维网。在通流粘结之前,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也可用空气或其他机制间歇地加热和/或冷却,以再次促进纤维网内的连续纤维的进一步重新取向。这可改善纤维网内的连续纤维接触点和/或在最终的通流粘结之前增强纤维网中连续纤维的缠结。这可包括将非织造纤维网加热和冷却至高于和低于连续纤维的组成聚合物中的至少一者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这可再次导致改善的蓬松度和柔软性以及改善的通流粘结,从而导致纤维网中更好的结构完整性。在通流粘结过程中,当连续纤维的温度升高时,但在纤维与纤维粘结之前,该连续纤维可更多地卷曲和/或进一步重新取向,从而增加未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的蓬松度。这也可经由单独的预热步骤来实现。虽然通流粘结是期望的,但热粘结的其他方式(诸如热点粘结)也可提供改善的蓬松度和柔软性。通流粘结和热点粘结的组合也可是期望的。本公开的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可具有根据Martindale耐磨性等级测试,在约1.0至约3.5、约1.0至约3.0、约1.0至约2.9、约1.0至约2.8、约1.0至约2.7、约1.0至约2.6、约1.0至约2.5、约1.0至约2.4、约1.0至约2.3、约1.0至约2.2、约1.0至约2.1、约1.0至约2、或约1.0至约1.5范围内的Martindale平均耐磨性等级。本公开的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可具有根据DMA压缩回弹力测试,在约25%至约90%、约25%至约70%、约30%至约70%、约25%至约50%、或约30%至约50%范围内的DMA压缩回弹力。本公开的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可具有根据厚度测试,在约0.5mm至约4mm、约0.5mm至约3mm、约0.5mm至约2.5mm、或约0.5mm至约2mm范围内的厚度。本公开的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可具有根据基重测试,在约10gsm至约100gsm、约14gsm至约80gsm、约15gsm至约40gsm、约15gsm至约30gsm、约20gsm至约30gsm、或约20gsm至约25gsm范围内的基重。本公开的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可具有在约25cm3/g至约100cm3/g、约30cm3/g至100cm3/g、约25cm3/g至约80cm3/g、约30cm3/g至约80cm3/g、约40cm3/g至约80cm3/g、或约25cm3/g至约55cm3/g、约45cm3/g至约55cm3/g范围内的比非织造物体积。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可用于吸收制品,该吸收制品包括顶片、底片和至少部分地定位在顶片和底片中间的吸收芯。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所作的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并且本公开自身将更好地被理解,其中:图1为呈胶粘尿布形式的示例性吸收制品的平面图,面向衣服的表面面对观察者,处于平面展开状态;图2为图1的示例性吸收制品的平面图,面向穿着者的表面面对观察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n顶片;/n底片;/n吸收芯,所述吸收芯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顶片和所述底片中间;以及/n通流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所述非织造纤维网包括多根双组分连续纤维,其中所述双组分连续纤维包含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具有第一熔融温度,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具有第二熔融温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熔融温度与所述第二熔融温度相差至少10℃,但小于180℃;/n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网具有:/n根据Martindale耐磨性等级测试,在约1.0至约2.5范围内的Martindale平均耐磨性等级;以及/n根据DMA压缩回弹力测试,在约25%至约90%,优选地约25%至约70%,并且更优选地约25%至约50%范围内的DMA压缩回弹力。/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130 US 62/773,2281.一种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
顶片;
底片;
吸收芯,所述吸收芯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顶片和所述底片中间;以及
通流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所述非织造纤维网包括多根双组分连续纤维,其中所述双组分连续纤维包含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具有第一熔融温度,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具有第二熔融温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熔融温度与所述第二熔融温度相差至少10℃,但小于180℃;
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网具有:
根据Martindale耐磨性等级测试,在约1.0至约2.5范围内的Martindale平均耐磨性等级;以及
根据DMA压缩回弹力测试,在约25%至约90%,优选地约25%至约70%,并且更优选地约25%至约50%范围内的DMA压缩回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网具有:
根据厚度测试,在约0.5mm至约3.0mm,优选地约0.8mm至约2.0mm范围内的厚度;以及
根据基重测试,在约10gsm至约100gsm,优选地约14gsm至约80gsm,并且更优选地约15gsm至约40gsm范围内的基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网具有:
在约25cm3/g至100cm3/g,优选地,约25cm3/g至约80cm3/g范围内的比非织造物体积。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双组分连续纤维包含聚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P布雷南JA奥尔DW莫内布拉克AL德比尔
申请(专利权)人:宝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