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宝洁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热流粘结非织造纤维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179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制造热流粘结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提供热流粘结烘箱。该热流粘结烘箱可具有第一多孔构件和第二移动构件。可将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在第一移动多孔构件和第二移动多孔构件中间传送到该热流粘结烘箱中。该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第一表面可与第一多孔构件面对面接触。该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第二表面可与第二多孔构件面对面接触。加热流体可流过第一多孔构件和第二多孔构件以及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以形成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热流粘结非织造纤维网的方法
本公开整体涉及用于热流(through-fluid)粘结非织造纤维网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对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进行热流粘结的方法。
技术介绍
非织造纤维网可包括连续纤维。该连续纤维可通过连续纤维非织造物制造操作来制造。该连续纤维可包括多成分纤维,例如诸如双组分纤维。在此类操作中,可使用流体诸如空气将熔融聚合物的连续纤维股线从喷丝头朝向移动多孔构件诸如移动多孔带向下拉延或推动。在拉延期间,该连续纤维股线可被骤冷和拉伸。一旦连续纤维沉积到移动多孔构件上,它们就可形成为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并且可向下游传送以用于最终粘结,从而形成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如本文所用,“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是指尚未最终粘结的纤维网。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可在热流粘结烘箱中进行热流粘结。然而,常规的热流粘结和烘箱趋于降低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蓬松度和柔软性。另外,最终的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通常出现片面性(即,一个表面比另一个表面粘结得更多)。为了实现更好的蓬松度和柔软性,应改善热流粘结烘箱和热流粘结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各方面解决了在热流粘结过程/烘箱中蓬松度和柔软性降低的问题。这可通过将低密度、间歇预粘结的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传送到热流粘结烘箱中并通过该热流粘结烘箱来实现。这还可通过在进入热流粘结烘箱之前重新蓬松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来实现。这还可通过将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在两个移动多孔构件中间传送通过该热流粘结烘箱,使得在剪切下传送该纤维网来实现。这允许纤维网在纵向上松弛,甚至松弛至负纵向应变,以允许纤维网在被传送通过热流粘结烘箱的同时保持柔软且蓬松。本公开的各方面还解决了片面性问题,使得可在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两个表面上实现相当均匀的热流粘结。通过在热流粘结烘箱中翻转纤维网,使得两个面接收来自烘箱内的移动多孔构件的相同传导的热传递,可减小片面性。这与常规的通流粘结烘箱形成对比,在常规通流粘结烘箱中,纤维网的一面将接收来自移动多孔构件的传导的热传递,而纤维网的另一面将接收来自流过烘箱的流体的对流热传递。还可通过使第一加热流体在热流粘结烘箱或烘箱的第一区中在第一方向上流动并且使第二加热流体在热流粘结烘箱或烘箱的第二区中在第二方向上流动而在不翻转纤维网的情况下减小片面性,其中第二区定位在第一区的下游或上游。这样,纤维网的两个表面将被迫紧贴移动多孔构件,由此传导的热传递将发生在两个表面上。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所作的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并且本公开自身将更好地被理解,其中:图1是用于执行用于形成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过程的设备的图解视图。图2是包括第一多孔构件和第二多孔构件的热流粘结烘箱的图解视图。图3是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的热流粘结烘箱的图解视图。图3A是包括第一热流粘结烘箱和第二热流粘结烘箱的热流粘结过程的图解视图。图4是包括旋转多孔构件的热流粘结烘箱的图解视图。图4A是包括多个传递构件的热流粘结烘箱的图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非限制性形式,以便全面理解本文所公开的热流粘结非织造纤维网的结构原理、功能、制造和方法的使用。这些非限制性形式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图示于附图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文所述的以及附图所示出的热流粘结非织造纤维网的方法均是非限制性示例形式,并且本公开的所述各种非限制性形式的范围完全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结合一个非限制性形式所示或所述的特征结构可与其它非限制性形式的特征结构组合。此类修改和变型旨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非织造纤维网非织造纤维网可用于许多行业,例如诸如卫生行业、除尘和清洁工具行业以及保健行业。在卫生行业中,非织造纤维网用于吸收制品领域,诸如用作尿布、裤型尿布、成人失禁产品、棉塞、卫生巾、吸收垫、床垫、擦拭物和各种其它产品中的部件。非织造纤维网可例如在尿布、裤型尿布、成人失禁产品和/或卫生巾中用作例如顶片、外覆盖件非织造材料、腿箍的部分、采集材料、芯包裹物材料、耳片和侧片的部分、紧固件突出部的部分和/或第二顶片。本公开的非织造纤维网不限于任何特定行业和应用,而是可在许多行业和应用中具有应用。纤维组成本公开的非织造纤维网的纤维可包括多成分纤维,诸如双组分纤维或三组分纤维,例如单组分纤维和/或其它纤维类型。如本文所用,多成分纤维是指包含一种以上化学物质或材料的纤维(即,多组分纤维)。双组分纤维在本公开中仅用作多成分纤维的一个示例。纤维可具有例如圆形、三角形、三叶形或其他形状的横截面。可能希望具有包含多于一种聚合物组分的纤维,诸如双组分纤维。通常,这两种聚合物组分具有不同的熔融温度、粘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或结晶速率。当多组分纤维在形成后冷却时,第一聚合物组分可以比第二聚合物组分更快的速率固化和/或收缩,而第二聚合物组分可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沿纵向纤维轴线的压缩。然后,当纤维上的应变减轻时,连续纤维可变形并卷曲,从而在纤维中引起所谓的“卷曲”。纤维的卷曲有助于非织造纤维网的柔软性和蓬松度,这是消费者所期望的。双组分纤维的示例可包括具有第一熔融温度的第一聚合物组分和具有第二熔融温度的第二聚合物组分。第一聚合物组分的第一熔融温度可与第二聚合物组分的第二熔融温度不同约5℃至约180℃、约10℃至约180℃或约30℃至约150℃,从而导致纤维在冷却期间卷曲,具体地列举在所指定范围内的和在其中形成的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增量。第一熔融温度和第二熔融温度可相差例如至少5℃、至少10℃、至少20℃、至少25℃、至少40℃、至少50℃、至少75℃、至少100℃、至少125℃、至少150℃,但可全部相差小于180℃。又如,第一聚合物组分可包括聚丙烯,并且第二聚合物组分可包括聚乙烯。又如,第一聚合物组分可包括聚乙烯,并且第二聚合物组分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再如,第一聚合物组分可包括聚乙烯,并且第二聚合物组分可包括聚乳酸。如果使用三组分纤维,则至少一种聚合物组分可具有与其它两种聚合物组分中的至少一者的熔融温度不同的熔融温度(在上文指定的范围内)。纤维可包含石油源树脂、可再循环的树脂或生物源树脂,诸如得自NatureWorks的聚乳酸和得自Braskem的聚乙烯。纤维可为或可包括连续纤维,诸如纺粘纤维和熔喷纤维。源自石油或源自生物的短纤维(诸如棉、纤维素和/或再生纤维素)也可包括在纤维网中,并且因此在本公开的方法的范围内。诸如双组分纤维的多成分纤维可包括皮/芯、并列、海岛和/或偏心构型,或可具有其它构型。使用较细的纤维可有助于对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进行热流粘结,以形成更柔软的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例如,连续纤维可具有在约0.5至约5、约0.8约4、约0.8至约3、约0.8至约2、约0.8至约1.5、约1至约1.4、约1.1至约1.3或约1.2的分特数,具体地列出了所指定范围内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其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进行热流粘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提供热流粘结烘箱;/n所述热流粘结烘箱包括旋转多孔构件;/n将所述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传送到所述热流粘结烘箱中并在所述旋转多孔构件的表面和多孔带中间在所述旋转多孔构件上通过所述热流粘结烘箱;/n使加热流体流过所述多孔带、所述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和所述旋转多孔构件;以及/n使用所述加热流体、所述多孔带和所述旋转多孔构件来粘结所述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n其中所述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包括双组分纤维,所述双组分纤维包含第一聚合物组分和第二聚合物组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组分具有与所述第二聚合物组分相差至少10℃但相差小于180℃的熔融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对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进行热流粘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热流粘结烘箱;
所述热流粘结烘箱包括旋转多孔构件;
将所述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传送到所述热流粘结烘箱中并在所述旋转多孔构件的表面和多孔带中间在所述旋转多孔构件上通过所述热流粘结烘箱;
使加热流体流过所述多孔带、所述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和所述旋转多孔构件;以及
使用所述加热流体、所述多孔带和所述旋转多孔构件来粘结所述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其中所述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包括双组分纤维,所述双组分纤维包含第一聚合物组分和第二聚合物组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组分具有与所述第二聚合物组分相差至少10℃但相差小于180℃的熔融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组分包括聚丙烯,并且所述第二聚合物组分包括聚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组分包括聚乙烯,并且所述第二聚合物组分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间连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的纤维包括卷曲纤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流体在约10℃至约280℃的范围内。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晗
申请(专利权)人:宝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