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167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3:03
在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中,多个绳头杆分别与对应的悬挂体连接。对应的绳头杆分别贯穿多个绳头弹簧。多个螺母分别被拧入于对应的绳头杆。多个位移计分别对对应的绳头弹簧的伸缩进行检测。测定部根据来自多个位移计的信号,独立地测定多个悬挂体各自的张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对悬吊轿厢的悬挂体的张力进行测定的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电梯的主绳索张力计测装置中,在绳头杆安装有多个螺母。此外,绳头杆贯穿弹簧、弹簧座、传感器部以及传感器固定部。弹簧座与弹簧的上端接触。传感器固定部与螺母的下端接触。传感器部介于弹簧座与传感器固定部之间。在传感器部设有应变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1708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主绳索张力计测装置中,由于是利用应变仪来检测传感器部的应变,因此虽然结构简单,但传感器部会时效老化或者应变仪的特性会发生变化,因此测定的稳定性不足。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更长期稳定地测定悬挂体的张力的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具备:多个绳头杆(shacklerod),它们分别与对应的悬挂体连接;多个绳头弹簧(shacklespring),对应的绳头杆分别贯穿该多个绳头弹簧;多个螺母,它们分别被拧入于对应的绳头杆;多个位移计,它们分别对对应的绳头弹簧的伸缩进行检测;以及测定部,其根据来自多个位移计的信号,独立地测定多个悬挂体各自的张力。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利用多个位移计来分别检测多个绳头弹簧的伸缩,因此能够更长期稳定地测定悬挂体的张力。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无机房电梯的概要结构图。图2是示出图1的张力测定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图2的底座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图2的第1连结部件及丝(wire)的连接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示出图4的第1连结部件及丝的连接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图2的第2连结部件的主视图。图7是示出图6的第2连结部件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图2的第3连结部件的主视图。图9是示出图8的第3连结部件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由丝的连接位置引起的测定误差的差异的说明图。图11是示出图3的底座的第1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图3的底座的第2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的主视图。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的主视图。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的主视图。图16是示出将张力测定装置设置于机房的变形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无机房电梯的概要结构图,示出了维护点检时的状态。在图中,在井道1内的下部设置有曳引机2。曳引机2具有曳引机主体3和驱动绳轮4。曳引机主体3具有未图示的曳引机电机和未图示的曳引机制动器。曳引机电机使驱动绳轮4旋转。曳引机制动器保持驱动绳轮4的静止状态、或者对驱动绳轮4的旋转进行制动。在驱动绳轮4上绕挂有多个悬挂体5。在图1中,仅示出1根悬挂体5。作为各悬挂体5,例如使用绳索或带。轿厢6由悬挂体5悬吊于驱动绳轮4的一侧。对重7由悬挂体5悬吊于驱动绳轮4的另一侧。在图1中,为了简单起见,并排地示出轿厢6、曳引机2以及对重7,但实际上,从正上方观察,对重7配置于轿厢6的正后方或正侧方。各悬挂体5具有作为轿厢6侧的端部的第1端部5a和作为对重7侧的端部的第2端部5b。在轿厢6的下部设有第1轿厢吊轮8a以及第2轿厢吊轮8b。在对重7的上部设有对重吊轮9。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有第1返绳轮10以及第2返绳轮11。各悬挂体5从第1端部5a侧起依次绕挂于第1轿厢吊轮8a、第2轿厢吊轮8b、第1反绳轮10、驱动绳轮4、第2反绳轮11以及对重吊轮9而到达第2端部5b。即,轿厢6和对重7以2:1绕绳方式悬吊。在井道1内的第1轿厢吊轮8a的上方设有张力测定装置12。张力测定装置12对多个悬挂体5各自的张力进行测定。张力测定装置12具有第1绳头组合机构13和测定装置主体14。第1绳头组合机构13连接有全部悬挂体5的第1端部5a。图1示出作业人员在轿厢6之上正调节第1绳头组合机构13的情形。在井道1内的对重吊轮9的上方设有第2绳头组合机构15。第2绳头组合机构15连接有全部悬挂体5的第2端部5b。第2绳头组合机构15的结构与第1绳头组合机构13的结构相同。图2是示出图1的张力测定装置12的主视图,是从轿厢6之上观察到的张力测定装置12的图。第1绳头组合机构13具有底座21、多个绳头杆22、多个绳头弹簧23、多个弹簧座24、多个弹簧承接件25以及多个螺母26。基座21被支承并固定于未图示的支承梁。多个绳头杆22分别与对应的悬挂体5的第1端部5a连接。此外,各绳头杆22贯穿基座21。多个绳头弹簧23被支承于基座21之上。此外,各绳头弹簧23根据对应的悬挂体5的张力而伸缩。此外,对应的绳头杆22分别贯穿各绳头弹簧23。各弹簧座24介于对应的绳头弹簧23与基座21之间。此外,对应的绳头杆22分别贯穿各弹簧座24。各弹簧承接件25被支承于对应的绳头弹簧23之上。此外,对应的绳头杆22分别贯穿各弹簧承接件25。各螺母26在对应的弹簧承接件25之上被拧入对应的绳头杆22。各绳头杆22分别被拧入两个螺母26。被拧入各绳头杆22的两个螺母26作为双螺母发挥功能。通过调节这些螺母26的旋入量,能够对各悬挂体5的张力进行调节。从轿厢6之上观察时,多个绳头杆22分为前排和后排地配置。在该例子中,4根绳头杆22以等间隔配置于前排,3根绳头杆22以等间隔配置于后排。从轿厢6之上观察时,后排的绳头杆22分别配置于前排的绳头杆22之间。图3是示出图2的底座21的俯视图。在底座21设有多个底座孔21a。各底座孔21a供对应的绳头杆22穿过。因此,从正上方观察时的绳头杆22的配置与底座孔21a的配置相同。伴随着绳头杆22的配置,多个绳头弹簧23也分为前排和后排地配置。此外,多个螺母26也分为前排和后排地配置。返回图2,测定装置主体14具有框体31、作为位移计的多个差动变压器(transformer)32、测定部33、多个第1连结部件34、多个第2连结部件35、多个第3连结部件36、作为传递部件的多条丝37、多个垫高部件38以及显示部39。框体31具有第1纵框31a、第2纵框31b、第1上部梁31c以及第2上部梁31d。第1纵框31a以及第2纵框31b铅直地竖立固定于底座21之上。第1上部梁31c以及第2上部梁31d分别水平地固定于第1纵框31a与第2纵框31b之间。从轿厢6之上观察时,第2上部梁31d配置于比第1上部梁31c靠后方的位置。此外,第1上部梁31c和第2上部梁31d在上下方向上错开地配置。在该例子中,第1上部梁31c配置于低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其中,所述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具备:/n多个绳头杆,它们分别与对应的悬挂体连接;/n多个绳头弹簧,对应的所述绳头杆分别贯穿该多个绳头弹簧;/n多个螺母,它们分别被拧入于对应的所述绳头杆;/n多个位移计,它们分别对对应的所述绳头弹簧的伸缩进行检测;以及/n测定部,其根据来自所述多个位移计的信号,独立地测定多个所述悬挂体各自的张力。/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其中,所述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具备:
多个绳头杆,它们分别与对应的悬挂体连接;
多个绳头弹簧,对应的所述绳头杆分别贯穿该多个绳头弹簧;
多个螺母,它们分别被拧入于对应的所述绳头杆;
多个位移计,它们分别对对应的所述绳头弹簧的伸缩进行检测;以及
测定部,其根据来自所述多个位移计的信号,独立地测定多个所述悬挂体各自的张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还具备多个连结部件,该多个连结部件分别与所述多个绳头弹簧连接,伴随着对应的所述绳头弹簧的伸缩而移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还具备多个传递部件,该多个传递部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多个连结部件与所述多个位移计之间且具有挠性,将对应的所述连结部件的位移传递给对应的所述位移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其中,
各所述传递部件与对应的所述连结部件之间的连接部位于对应的所述绳头弹簧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乡平松本壮史中泽大辅渡边诚治伊藤然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