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保护角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42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数码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保护角套,包括角套座和阻尼内衬,角套座包括侧板、上颌板和下颌板,侧板为弧形结构,上颌板和下颌板分别固定在侧板的上下两端,下颌板靠近上颌板的一侧设置有沉台,阻尼内衬嵌入设置在上颌板和下颌板之间,阻尼内衬包括阻尼带和阻尼板,阻尼带为弧形,阻尼带外侧与侧板内侧贴合,阻尼板固定设置在阻尼带下端,且垂直于阻尼带设置,阻尼带远离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气囊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囊孔与手机本体构成气囊室,进而在碰撞时,配合阻尼带进行缓冲,降低手机本体受到的冲击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机保护角套,外观小巧独特、散热好、同时可使手机直接无线充电,符合市场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保护角套
本技术属于数码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保护角套。
技术介绍
手机保护套,已不再是单纯的实用商品。随着手机在年轻群落中的普及,几乎每一个追求时尚的年轻人都希望拥有一部独一无二的手机,给手机美容逐渐成了他们展示个性的一种方式。为了迎合这种趋势,手机保护套生产商又推出了许多做工更为精良,色彩图案更加别致的产品,同时也着重手机套的美观、个性,以及品质。这使得手机保护套的类型更加多元化。市面上的手机保护套大多为全包裹形式,只露手机屏幕,这样虽然防摔效果好,但是也多有不足之处,首先,会使外形增大而变得笨重,其次,散热效果差、使用不流畅、无法进行无线充电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保护角套,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机保护角套,所述手机保护角套包括角套座和阻尼内衬,角套座包括侧板、上颌板和下颌板,侧板为弧形结构,上颌板和下颌板分别固定在侧板的上下两端,下颌板靠近上颌板的一侧设置有沉台,阻尼内衬嵌入设置在上颌板和下颌板之间,阻尼内衬包括阻尼带和阻尼板,阻尼带为弧形,阻尼带外侧与侧板内侧贴合,阻尼板固定设置在阻尼带下端,且垂直于阻尼带设置,阻尼带远离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气囊孔。优选地,所述气囊孔设置有多组。优选地,所述阻尼板、上颌板和下颌板均设置有圆角。优选地,所述上颌板和下颌板垂直于侧板设置。优选地,所述侧板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微型卷轴,微型转轴上卷绕有拉索,拉索端部设置有拉环,侧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挂钩。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保护角套,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气囊孔与手机本体构成气囊室,进而在碰撞时,配合阻尼带进行缓冲,降低手机本体受到的冲击力;本技术提供的手机保护角套,外观小巧独特、散热好、同时可使手机直接无线充电,符合市场发展方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保护角套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保护角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保护角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保护角套的剖视图。附图中:1、手机保护角套;2、角套座;21、上颌板;22、下颌板;23、沉台;24、侧板;3、阻尼内衬;30、气囊孔;31、阻尼板;32、气囊室;33、阻尼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3和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保护角套的安装示意图,所述手机保护角套包括角套座2和阻尼内衬3,角套座2包括侧板24、上颌板21和下颌板22,侧板24为弧形结构,上颌板21和下颌板22分别固定在侧板24的上下两端,下颌板22靠近上颌板21的一侧设置有沉台23,阻尼内衬3嵌入设置在上颌板21和下颌板22之间,阻尼内衬3包括阻尼带33和阻尼板31,阻尼带33为弧形,阻尼带33外侧与侧板24内侧贴合,阻尼板31固定设置在阻尼带33下端,且垂直于阻尼带33设置,阻尼带33远离侧板24的一侧设置有气囊孔3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在使用时,将四组手机保护角套1分别固定在手机本体的四个角上,并利用上颌板21和下颌板22将手机本体包覆住,此时气囊孔30被手机本体密封,因此气囊孔30与手机本体之间形成密封的气囊室32,因此在手机本体滑落的时候,首先角套座2与地面接触,进而利用阻尼板31进行初步缓冲,当阻尼板31变形时,气囊室32产生变形,从而进行第二次缓冲,最大程度保护了手机本体。手机保护角套1采用手机四角保护方式,外观小巧、别致,携带方便,不占空间,可最大限度展示原手机风格特点;同时可以使得手机散热快,从而保证手机流畅运行;手机可以直接无线充电而不受影响。如图1、2、3和4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气囊孔30设置有多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设置多组气囊孔30用于提高减震能力。如图1、2、3和4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阻尼板31、上颌板21和下颌板22均设置有圆角。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设置圆角用于提高握持舒适度。如图1、2、3和4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上颌板21和下颌板22垂直于侧板24设置。如图1、2、3和4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侧板24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微型卷轴,微型转轴上卷绕有拉索,拉索端部设置有拉环,侧板24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挂钩。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微型卷轴通过卷簧与侧板24连接,为提高手机保护角套1的安装稳定性,在安装时,将拉索拉出,并将拉索上的拉环挂在相邻的手机保护角套1上的挂钩上,从而使得四组手机保护角套1首尾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保护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保护角套包括角套座(2)和阻尼内衬(3),角套座(2)包括侧板(24)、上颌板(21)和下颌板(22),侧板(24)为弧形结构,上颌板(21)和下颌板(22)分别固定在侧板(24)的上下两端,下颌板(22)靠近上颌板(21)的一侧设置有沉台(23),阻尼内衬(3)嵌入设置在上颌板(21)和下颌板(22)之间,阻尼内衬(3)包括阻尼带(33)和阻尼板(31),阻尼带(33)为弧形,阻尼带(33)外侧与侧板(24)内侧贴合,阻尼板(31)固定设置在阻尼带(33)下端,且垂直于阻尼带(33)设置,阻尼带(33)远离侧板(24)的一侧设置有气囊孔(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保护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保护角套包括角套座(2)和阻尼内衬(3),角套座(2)包括侧板(24)、上颌板(21)和下颌板(22),侧板(24)为弧形结构,上颌板(21)和下颌板(22)分别固定在侧板(24)的上下两端,下颌板(22)靠近上颌板(21)的一侧设置有沉台(23),阻尼内衬(3)嵌入设置在上颌板(21)和下颌板(22)之间,阻尼内衬(3)包括阻尼带(33)和阻尼板(31),阻尼带(33)为弧形,阻尼带(33)外侧与侧板(24)内侧贴合,阻尼板(31)固定设置在阻尼带(33)下端,且垂直于阻尼带(33)设置,阻尼带(33)远离侧板(24)的一侧设置有气囊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节邹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霖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