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壳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20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护壳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空腔,或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设置。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防护壳。本申请电子设备的听筒声音可以通过所述空腔传导,避免防护壳与电子设备的听筒贴合设置,阻碍声音传导,提高电子设备的声音传导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壳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壳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设备的售价越发昂贵,用户出于保护电子设备的目的多使用防护壳。性能优质的防护壳不仅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装饰品,更能保护电子设备的安全,起到防水和防摔等作用。非全面屏的电子设备,其听筒通常开设在屏幕上方,配套的防护壳通常需要在与听筒相对应的位置开设听筒预留孔以将声音传导出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全面屏的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全面屏的电子设备听筒一般设置在电子设备的顶部。因此,如果设计全面屏电子设备的防护壳仍采用和非全面屏电子设备的防护壳一样的设计方式,防护壳将会和电子设备的听筒贴合,从而阻碍听筒声音的传导,影响用户的通话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护壳及电子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防护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空腔,或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设置。可选地,所述空腔还设有第一泡棉。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听筒预留孔。可选地,所述听筒预留孔内或所述听筒预留孔的侧表面还设有防水透气膜。可选地,所述听筒预留孔内或所述听筒预留孔的侧表面还设有金属网。可选地,所述听筒预留孔内或所述听筒预留孔的侧表面还设有镜片。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边框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边框上的透光板,所述透光板与所述第一边框的接触位置还设有黑色涂层。可选地,所述透光板采用高铝玻璃制成。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设有至少一块缓冲泡棉。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底板和第二边框,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边框为一体式成型结构或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边框上设有多个通孔。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还设有扩音孔。可选地,所述第二边框上还设有与所述扩音孔相对应且连通设置的引导槽。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凹槽。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通孔还配置有第二泡棉。可选地,所述通孔还配置有防水透气膜。可选地,在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内侧还设有纱帝网。可选地,所述通孔还配置有金属网。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通孔还配置有密封塞。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式成型结构。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防护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防护壳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申请中,所述防护壳的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空腔,或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空腔。电子设备的听筒声音可以通过所述空腔传导,避免防护壳与电子设备的听筒贴合设置,阻碍声音传导。所述容纳部内设有的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存在间隙,为防止听筒声音通过间隙传导,导致用户感受到的声音音量较小。因此,本申请中,在所述空腔内部设有第一泡棉以填补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隙。本申请中,所述听筒预留孔内或所述听筒预留孔的侧表面设置有防水透气膜和金属网,可以提高防护壳的防尘、防水等功效。所述听筒预留孔内或所述听筒预留孔的侧表面还可以设置镜片,可进一步加强防护壳的防尘和防水效果,也可美化防护壳外观。本申请中,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块缓冲泡棉。所述缓冲泡棉的弹性记忆属性可以在电子设备被敲击或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达到防摔和防震的效果。本申请中,所述第二边框设置有多处通孔,所述通孔可设有第二泡棉、防水透气膜、金属网或密封塞,可以进一步加强防护壳的防尘和防水功效。本申请中,所述底板上设有扩音孔,所述第二边框上设有与所述扩音孔相对应且连通设置的引导槽,通过上述引导槽以及扩音孔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将电子设备的声音传导出去,且打电话等信号完好、声音清晰连贯、无回声、无噪音等。本申请所述的电子设备采用上述的防护壳,可使听筒声音通过所述空腔传导,并提高手机的防水、防尘、防震和防摔等性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护壳的爆炸图一;图2: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护壳的爆炸图二;图3: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护壳的爆炸图三;图4: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护壳的正视图;图5:如图4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图一;图6:如图4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防护壳,包括第一壳体1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1连接的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形成一容纳部3;所述第一壳体1或所述第二壳体2上开设有空腔4,或者,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形成空腔4,所述空腔4与所述容纳部3连通设置。具体地说,非全面屏的电子设备M,其听筒通常开设在屏幕上方,配套的防护壳通常需要在与听筒相对应的位置开设听筒预留孔,即可将声音传导出来。全面屏的电子设备M听筒一般设置在电子设备M的顶部。如果设计全面屏电子设备M的防护壳仍采用和非全面屏电子设备M的防护壳一样的设计方式,防护壳将会和电子设备M的听筒贴合,阻碍听筒声音的传导,影响用户的通话效果。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或者,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设置空腔4,其中,该空腔4设置在与电子设备M上的听筒对应地位置,通过上述空腔4的设置使电子设备M的听筒声音可以通过所述空腔43形成的通道向外传导,从而提高电子设备M的通话等效果。可选地,所述空腔4还设有第一泡棉5,见图6所示。具体地说,当所述容纳部3内设有电子设备M时,所述电子设备M与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存在间隙,为防止听筒声音通过间隙传导,导致用户感受到的声音音量较小,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空腔内部设有第一泡棉5以填补所述电子设备M与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的间隙,确保听筒声音大部分都通过所述空腔形成的通道向外传导,被用户所感知。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底板9和第二边框10,所述底板9和所述边框为一体式成型结构或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底板9上还设有扩音孔11,见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可选地,所述扩音孔11内或所述扩音孔11和所述MIC孔14侧表面还设有第二金属网12,所述第二金属网12的作用与所述听筒预留孔内或所述听筒预留孔侧表面设有的第一金属网72的作用一致。可选地,所述扩音孔11内或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空腔,或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空腔,或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还设有第一泡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听筒预留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预留孔内或所述听筒预留孔侧表面还设有防水透气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预留孔内或所述听筒预留孔侧表面还设有金属网。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预留孔内或所述听筒预留孔外表面还设有镜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边框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边框上的透光板,所述透光板与所述第一边框的接触位置还设有黑色涂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采用高铝玻璃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设有至少一块缓冲泡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底板和第二边框,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珺石防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