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临墙能力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41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6
临墙式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背部构件和一对扶手,所述背部构件在所述扶手之间延伸;靠背;座位;第一搁脚板;和斜躺机构,所述斜躺机构被连接在所述框架、所述靠背、所述座位和所述第一搁脚板之间。所述斜躺机构包括一系列可枢转地互连的连杆,并且所述斜躺机构被配置成使座位单元在(a)直立位置、(b)TV位置和(c)完全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TV位置中,所述第一搁脚板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被大致水平地设置,并且所述座位和靠背相对于框架向前移动约2.5英寸至4英寸;在所述完全斜躺位置中,所述第一搁脚板保持成在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所述座位从所述座位在所述TV位置中的位置向前移动约4英寸至7英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临墙能力的斜躺式座位单元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8年11月26日递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771,321和2019年8月13日递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6/538,933的优先权和权益,这些申请中的每一者的公开内容由此通过引用整体地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座位单元,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具有滑动能力的斜躺式座位单元。
技术介绍
已经证明躺椅和其它斜躺式座位单元是受消费者欢迎的。这些座位单元典型地从直立位置移动至一个或更多个斜躺位置,在直立位置中靠背通常直立,在斜躺位置中靠背枢转以不那么直立。座位单元在直立位置与斜躺位置之间的移动典型地由附接至座椅的座位、靠背和基部的一对配合的斜躺机构来控制。一种特别受欢迎的斜躺式座椅是所谓的“临墙式”座椅。在常规的斜躺式座椅中,当靠背移动至斜躺位置时,靠背的上端相对于座椅的基部向后移动。结果,典型地,座椅不能被定位成使得靠背与墙相邻,因为斜躺式靠背将撞到墙并由此妨碍完全斜躺。“临墙式”斜躺式座椅包括某类将座位相对于基部向前移动以便为靠背提供额外的空间以供斜躺的机构(典型地为连杆机构或在轨道上滚动的轮子组)。典型地,这样的座椅被配置成使得当座椅从直立位置移动至部分斜躺的“TV”位置(在该“TV”位置中,搁脚板伸出)时座位和靠背相对于基部向前移动。然后,当座椅从TV位置到达座椅的完全斜躺位置时,座位和靠背相对于基部向前移动得更远。在Cycowicz等人的美国专利No.4,077,663、Rogers等人的美国专利No.4,337,977、Rogers等人的美国专利No.4,531,778、Tacker等人的美国专利No.4,805,960、Wiecek等人的美国专利No.5,588,710和LaPointe等人的美国专利No.5,992,930以及Murphy等人的美国专利公开No.20080036248中图示了示例性临墙式座椅,这些专利或专利公开中的每一者的公开内容由此以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典型的临墙式座椅在其直立位置中可以被放置成靠背距相邻的墙3至4英寸内并且当被移动至完全斜躺位置时仍避免撞到相邻的墙。临墙式座椅的一个潜在的缺点是,临墙机构或轮/轨道系统典型地是稍微复杂的,并且具有多个互连的复杂零件。这样,生产这些机构可能是相对昂贵的。同时,控制临墙式座椅的移动的机构趋向于相当庞大,并且因此可能不适合一些专用座椅。例如,一些座椅具有“高支腿”类型,其中座椅的扶手被升高离开基础表面几英寸(典型地为约4英寸至9英寸)。当座椅处于直立位置中时通常不期望斜躺机构的各部分在座椅下面的空间中是可见的,因此设计者面临提供一种斜躺机构,该斜躺机构可折叠成在直立位置时从侧面不可见的相对小的封装。
技术实现思路
作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临墙式的斜躺式座位单元。所述座位单元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背部构件和一对扶手,所述背部构件在所述扶手之间延伸;靠背;座位;第一搁脚板;和斜躺机构,所述斜躺机构被连接在所述框架、所述靠背、所述座位和所述第一搁脚板之间。所述斜躺机构包括一系列可枢转地互连的连杆,并且所述斜躺机构被配置成使所述座位单元在(a)直立位置、(b)TV位置和(c)完全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靠背以大致直立的第一靠背角设置,所述座位以大致水平的第一座位角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搁脚板缩回在所述座位的前向部分下方;在所述TV位置中,所述靠背基本上维持所述第一靠背角,所述座位以比所述第一座位角更陡峭的第二座位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被大致水平地设置,并且所述座位和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框架向前移动约2.5英寸至4英寸;在所述完全斜躺位置中,所述靠背以比所述第一靠背角更浅的第二靠背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保持成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所述座位从所述座位在所述TV位置中的位置向前移动约4英寸至7英寸。作为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临墙式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背部构件和一对扶手,所述背部构件在所述扶手之间延伸;靠背;座位;第一搁脚板;和斜躺机构,所述斜躺机构被连接在所述框架、所述靠背、所述座位和所述第一搁脚板之间。所述斜躺机构包括一系列可枢转地互连的连杆,并且所述斜躺机构被配置成使所述座位单元在(a)直立位置、(b)TV位置和(c)完全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靠背以大致直立的第一靠背角设置,所述座位以大致水平的第一座位角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搁脚板缩回在所述座位的前向部分下方;在所述TV位置中,所述靠背基本上维持所述第一靠背角,所述座位以比所述第一座位角更陡峭的第二座位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被大致水平地设置,并且所述座位和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框架向前移动;在所述完全斜躺位置中,所述靠背以比所述第一靠背角更浅的第二靠背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保持成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所述座位从所述座位在所述TV位置中的位置向前移动。所述斜躺机构包括固定至所述框架的基础连杆、以及可与所述基础连杆枢转地附接的承载连杆,并且其中所述座位包括座位框架,并且其中:(i)当所述座椅从所述直立位置移动至所述TV位置时,所述座位框架相对于所述承载连杆向前移动,并且所述承载连杆相对于所述基础连杆基本上静止;和(ii)当所述座椅从所述TV位置移动至所述完全斜躺位置时,所述承载连杆相对于所述基础连杆向前移动,并且所述座位框架相对于所述承载连杆基本上不向前移动。所述斜躺机构还包括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前部中间摆动连杆,所述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所述前部中间摆动连杆中的每一者都可枢转地直接互连在所述承载连杆与所述座位框架之间。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所述前部中间摆动连杆中的每一者都在其从所述承载连杆延伸至所述座位框架时稍微向后倾斜。作为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临墙式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背部构件和一对扶手,所述背部构件在所述扶手之间延伸;靠背;座位;第一搁脚板;和斜躺机构,所述斜躺机构被连接在所述框架、所述靠背、所述座位和所述第一搁脚板之间。所述斜躺机构包括一系列可枢转地互连的连杆,并且所述斜躺机构被配置成使所述座位单元在(a)直立位置、(b)TV位置和(c)完全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靠背以大致直立的第一靠背角设置,所述座位以大致水平的第一座位角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搁脚板缩回在所述座位的前向部分下方;在所述TV位置中,所述靠背基本上维持所述第一靠背角,所述座位以比所述第一座位角更陡峭的第二座位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被大致水平地设置,并且所述座位和靠背相对于所述框架向前移动;在所述完全斜躺位置中,所述靠背以比所述第一靠背角更浅的第二靠背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保持成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所述座位从所述座位在所述TV位置中的位置向前移动。所述座位的座位框架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固定至所述座位框架的后部部分,并且所述靠背包括后柱,所述后柱经由单个枢转轴直接附接至所述延伸部。所述斜躺机构还包括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前部中间摆动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墙式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包括:/n框架,所述框架具有背部构件和一对扶手,所述背部构件在所述扶手之间延伸;/n靠背;/n座位;/n第一搁脚板;/n斜躺机构,所述斜躺机构被连接在所述框架、所述靠背、所述座位和所述第一搁脚板之间,所述斜躺机构包括一系列能够枢转地互连的连杆,并且所述斜躺机构被配置成使所述座位单元在(a)直立位置、(b)TV位置和(c)完全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靠背以大致直立的第一靠背角设置,所述座位以大致水平的第一座位角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搁脚板缩回在所述座位的前向部分下方;在所述TV位置中,所述靠背基本上维持所述第一靠背角,所述座位以比所述第一座位角更陡峭的第二座位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被大致水平地设置,并且所述座位和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框架向前移动约2.5英寸至4英寸;在所述完全斜躺位置中,所述靠背以比所述第一靠背角更浅的第二靠背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保持成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所述座位从所述座位在所述TV位置中的位置向前移动约4英寸至7英寸。/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126 US 62/771,321;20190813 US 16/538,9331.一种临墙式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背部构件和一对扶手,所述背部构件在所述扶手之间延伸;
靠背;
座位;
第一搁脚板;
斜躺机构,所述斜躺机构被连接在所述框架、所述靠背、所述座位和所述第一搁脚板之间,所述斜躺机构包括一系列能够枢转地互连的连杆,并且所述斜躺机构被配置成使所述座位单元在(a)直立位置、(b)TV位置和(c)完全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靠背以大致直立的第一靠背角设置,所述座位以大致水平的第一座位角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搁脚板缩回在所述座位的前向部分下方;在所述TV位置中,所述靠背基本上维持所述第一靠背角,所述座位以比所述第一座位角更陡峭的第二座位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被大致水平地设置,并且所述座位和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框架向前移动约2.5英寸至4英寸;在所述完全斜躺位置中,所述靠背以比所述第一靠背角更浅的第二靠背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保持成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所述座位从所述座位在所述TV位置中的位置向前移动约4英寸至7英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其中,所述背部构件被附接成与所述框架的上端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其中,在所述完全斜躺位置中,所述靠背的上端位于所述背部构件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斜躺式座位单元,还包括附接至所述斜躺机构的第二辅搁脚板,所述第二辅搁脚板在所述直立位置中位于所述座位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一搁脚板后方,并且在所述TV位置和所述完全斜躺位置中位于所述第一搁脚板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其中,所述斜躺机构包括固定至所述框架的基础连杆、以及能够与所述基础连杆枢转地附接的承载连杆,并且其中,所述座位包括座位框架,并且其中:(a)当座椅从所述直立位置移动至所述TV位置时,所述座位框架相对于所述承载连杆向前移动,并且所述承载连杆相对于所述基础连杆基本上静止;和(b)当所述座椅从所述TV位置移动至所述完全斜躺位置时,所述承载连杆相对于所述基础连杆向前移动,并且所述座位框架相对于所述承载连杆基本上不向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其中,所述座位框架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固定至所述座位框架的后部部分,并且所述靠背包括后柱,所述后柱经由单个枢转轴直接附接至所述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其中,所述斜躺机构还包括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前部中间摆动连杆,所述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所述前部中间摆动连杆中的每一者都能够枢转地直接互连在所述承载连杆与所述座位框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其中,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所述前部中间摆动连杆中的每一者都在其从所述承载连杆延伸至所述座位框架时稍微向后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其中,所述斜躺机构包括下后部摆动连杆、上后部摆动连杆和控制连杆,所述下后部摆动连杆能够枢转地附接至所述基础连杆,所述上后部摆动连杆能够枢转地附接至所述下后部摆动连杆和所述延伸部,所述控制连杆能够枢转地附接至所述上后部摆动连杆和所述后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其中,在所述直立位置、所述TV位置和所述完全斜躺位置中的每个位置中,当所述控制连杆从所述上后部摆动连杆向上延伸至所述后柱时,所述控制连杆向前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斜躺式座位单元,还包括具有手柄的致动单元,所述致动单元联接至所述斜躺机构,并且其中,所述斜躺式座位单元能够通过向后拉动所述手柄而从所述直立位置移动至所述TV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斜躺式座位单元,还包括联接至所述斜躺机构的动力致动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斜躺式座位单元,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库斯·L·墨菲
申请(专利权)人:厄特拉梅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