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769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21
一种用于可调节家具物品(10)的驱动机构(7),该驱动机构(7)包括:多个支撑区部,所述支撑区部包括第一支撑区部(12)和第二支撑区部(14);致动器机构(16);和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8),该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8)包括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支撑区部(12)的第一臂(20)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支撑区部(14)的第二臂(22),第一臂(20)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臂(22),其中致动器机构(16)驱动地连接到第二支撑区部(14),以在第一臂(20)和第二臂(22)之间实现六角手风琴式运动,从而使第二支撑区部(14)相对于第一支撑区部(12)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驱动机构本专利技术涉及与诸如椅子或床的可调节家具物品一起使用的驱动机构,并且尤其涉及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支撑区部(supportsection)的可调节家具,该支撑区部可以移动以调节家具的构型。已知的可调节家具物品包括由一个或更多个致动器在不同构型之间驱动的复杂驱动机构。US3858932中描述了这种家具物品的示例。这种驱动机构的问题是它们复杂、沉重、包含多个连杆机构,并且容易出现故障和表现不佳。这种已知的机构也很难涂覆保护涂层,并且在作为一种机构以及当将该机构固定到家具物品的两种情况,组装起来都很慢。最后,这种已知的复杂机构包含多个夹压点(pinchpoint),要求家具包含附加的安全特征来保护乘坐者。此外,已知的机构在由家具界定的封套(envelope)内占据大量空间,给提供附加功能的机构留下的空间很小,并且限制了为乘坐者提供更厚衬垫(这正成为日益增长的需求)的空间。与已知设计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使用者的重量下支撑区部的刚性。例如,床的搁脚件区部(footrestsection)容易受到使用者重量的影响,并且可能需要附加的支撑来增加刚性。因此,需要一种可调节家具物品,其解决与已知设计相关的前述问题,该物品至少与已知设计的不可调节家具一样容易制造、储存、运输、递送和组装。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可调节家具物品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区部,所述支撑区部包括第一支撑区部和第二支撑区部;致动器机构;和至少一个连接机构,该至少一个连接机构包括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支撑区部的第一臂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支撑区部的第二臂,第一臂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臂,其中致动器机构驱动地连接到第二支撑区部,以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实现六角手风琴式运动(concertina-likemovement),从而使第二支撑区部相对于第一支撑区部移动。有利的是,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六角手风琴式运动使得第二支撑件能够以简单和紧凑的方式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移动,这与现有技术的家具物品中用于使支撑区部相对于彼此移动的复杂和大的连杆机构形成对比。连接机构在高度和深度两者上的紧凑特性释放了空间,以将附加的第二机构结合到家具物品中,从而提供进一步的功能,例如,在是椅子的情况下,提供将椅子的座位从地面上抬起的机构,以使乘坐者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座位和离开座位,这种椅子在家具行业中通常被称为高升椅(high-liftchair)。提供零壁(zero-wall)功能、摇杆功能、滑动功能和滑行功能的其他附加机构,单独地或组合地,也可以结合到家具物品中。附加地或替代地,紧凑的连接机构在椅子的美学设计中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使得例如具有高脚的椅子可以被使用以类似于更常规的家具。在这种椅子中,连接机构可以固定在椅子内部的腿部上方,以及因此连接机构在椅子使用时不可见。优选地,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的六角手风琴式运动导致第一支撑区部和第二支撑区部之间的相对线性、或协调的同时发生的线性运动和旋转运动。这种协调运动使得第二支撑区部能够在第一缩回位置和第二伸展位置之间被线性地驱动,并且同时旋转,使得家具的乘坐者舒适地被支撑在第二支撑区部上。优选地,第二臂在第二臂枢转连接件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支撑区部,以界定在其自由端处具有轮的第二臂延伸区部,其中轮接合在第二支撑区部下方,以导致其相对于第一支撑区部旋转。优选地,驱动机构还包括枢转地附接到第二支撑区部的块(block),其中第二臂也枢转地连接到该块,使得第二臂经由块围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支撑区部,以引起第二支撑区部相对于第一支撑区部进行协调的同时发生的线性运动和旋转运动。优选地,第一臂和第二臂大体平行于由第一支撑区部界定的平面枢转。这种布置使得第一臂和第二臂能够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在小的竖直封套内。优选地,当致动器机构将第二支撑区部从第一缩回位置朝向第二伸展位置驱动时,第一臂和第二臂在横向方向上枢转。这与现有技术的机构相比是有利的,现有技术的机构不在横向方向上枢转,通常现有技术的机构在纵向方向和竖直方向上枢转,因此占据更多空间。优选地,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第一支撑区部和第二支撑区部的驱动臂,其中驱动臂具有彼此枢转地连接的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第一驱动臂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支撑区部,并且第二驱动臂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支撑区部,使得当第二支撑区部相对于第一支撑区部移动时,致动器机构的运动实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之间的六角手风琴式运动。与直接连接到第二支撑区部的致动器相比,这具有可以使用更短行程的致动器的优点。优选地,第一臂在第一臂枢转点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支撑区部,以界定第一臂延伸区部,并且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的六角手风琴式运动导致第一臂延伸部的自由端处的轮与第一支撑区部接合。有利的是,这种布置在轮和第一支撑区部之间提供反作用力,以在第二支撑区部伸展和缩回时相对于第一支撑区部支撑第二支撑区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家具物品,该家具物品包括驱动机构和给家具提供第二功能的第二机构。优选地,第二机构是零壁机构、滑行机构、摇杆机构或升降椅机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以向家具提供第二功能。优选地,第二机构可释放地附接到驱动机构。这使得能够通过将第二机构连接到第一机构来向家具增加附加功能。优选地,致动器机构是单个线性驱动电动致动器。也可以使用其他致动器机构,例如气体支柱致动器(gas-strutactuator)或恒定弹簧力致动器(constantspringforceactuator)。现在,将参考所附附图,仅通过示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处于完全伸展的第二位置的椅子形式的家具物品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的椅子处于完全缩回的第一位置的侧面,图3至图5是图1中的椅子的驱动机构处于完全伸展的第二位置的透视图,图6是图1中的驱动机构处于完全缩回的第一位置的侧视图,图7是图1的驱动机构在完全缩回的第一位置和完全伸展的第二位置之间的侧视图,图8是图1中的驱动机构处于完全伸展的第二位置的侧视图,图9是具有图1至图8的驱动机构的替代椅子的透视图,图10是具有图1至图8的驱动机构的替代椅子的侧视图,图11至图14是图10的椅子包含提升机构(liftmechanism)的不同视图,图15和图16是图11至图14的提升机构的替代视图,图17和图18是图1的驱动机构在图11至图14的椅子中处于降低构型和升高构型的侧视图,图19是包含了滑行机构的图10的椅子的侧视图,图20是图1的驱动机构在图19中的椅子中的侧视图,以及图21是图19的滑行机构的透视图。参照图1至图8,椅子(10)形式的可调节家具物品,在该实施例中为高脚椅(high-legchair),包括驱动机构(7),该驱动机构具有:基座区部(11),以及背部支撑件(13)形式的多个支撑区部、座位支撑件(12)形式的第一支撑区部、和搁脚件(14)形式的第二支撑区部。应当理解,背部支撑件(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可调节家具物品(10)的驱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多个支撑区部,所述支撑区部包括第一支撑区部(12)和第二支撑区部(14);致动器机构(16);和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8),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8)包括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区部(12)的第一臂(20)和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的第二臂(22),所述第一臂(20)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臂(22),其中所述致动器机构(16)驱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以在所述第一臂(20)和所述第二臂(22)之间实现六角手风琴式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区部(12)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09 GB 1813009.61.一种用于可调节家具物品(10)的驱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多个支撑区部,所述支撑区部包括第一支撑区部(12)和第二支撑区部(14);致动器机构(16);和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8),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8)包括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区部(12)的第一臂(20)和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的第二臂(22),所述第一臂(20)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臂(22),其中所述致动器机构(16)驱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以在所述第一臂(20)和所述第二臂(22)之间实现六角手风琴式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区部(12)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7),其中,所述第一臂(20)和所述第二臂(22)之间的所述六角手风琴式运动导致所述第一支撑区部(12)和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之间的相对线性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机构(7),其中,所述第一臂(20)和所述第二臂(22)之间的所述六角手风琴式运动导致所述第一支撑区部(12)和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机构(7),其中,所述第一臂(20)和所述第二臂(22)之间的所述六角手风琴式运动导致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区部(12)进行协调的同时发生的线性运动和旋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驱动机构(7),所述第二臂(22)在第二臂枢转连接件(34)处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以界定第二臂延伸区部(36),其中所述第一臂(20)和所述第二臂(22)之间的所述六角手风琴式运动将所述第二臂延伸区部(36)与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接合,以引起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区部(12)的所述旋转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机构(7),所述第二臂延伸区部(36)在其自由端处具有轮(38),其中所述轮(38)与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驱动机构(7),还包括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的块(40),其中,所述第二臂(22)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块(40),使得所述第二臂(22)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机构(7),其中,所述第二臂(22)相对于所述块(40)绕第一轴线枢转,并且所述块(40)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绕第二轴线枢转,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彼此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二臂(22)相对于所述块(40)围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枢转和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相对于所述块(40)围绕所述第二轴线的枢转使所述第一臂(20)和所述第二臂(22)之间的所述六角手风琴式运动能够引起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区部(12)进行协调的同时发生的线性运动和旋转运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7),其中,所述第一臂(20)和所述第二臂(22)大体平行于由所述第一支撑区部界定的平面枢转。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7),其中,当所述致动器机构(16)将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从第一缩回位置朝向第二伸展位置驱动时,所述第一臂(20)和所述第二臂(22)在横向(L)方向上枢转。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7),其中,所述第一臂(20)和所述第二臂(22)在连接臂枢转连接件(24)处连接,并且当所述致动器机构(16)将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4)从第一缩回位置朝向第二伸展位置驱动时,所述连接臂枢转连接件(24)在向外(O)方向上移动。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7),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区部(12)和所述第二支撑区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布朗戴尔·罗伯逊
申请(专利权)人:伊沃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