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36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和外壳均为一端开口的壳体,内壳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环,外壳的开口端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凸环,外壳套设在内壳外侧,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相抵接,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腔,外壳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与第一冷却腔相连通;内壳和外壳的封闭端对应开设有轴孔,轴孔内转动设置有转轴,转轴内设置有第二冷却腔,内壳和外壳之间的转轴上开设有交流孔,交流孔连通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有效将液冷和风冷相结合,在电机的外部和内部同时进行冷却,增大冷却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保证电机正常运行,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壳体
本技术涉及电机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壳体。
技术介绍
电机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排出电机壳体外部,聚集的热量会造成电机内组件温度过高,长时间会造成损坏,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壳体。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和外壳均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内壳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环,所述外壳的开口端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凸环,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壳外侧,所述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相抵接,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腔相连通;所述内壳和外壳的封闭端对应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内设置有第二冷却腔,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的转轴上开设有交流孔,所述交流孔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进一步的,所述内壳的开口端设置有内端盖,所述内端盖外侧罩设有外端盖,所述内端盖和外端盖上分别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内端盖和外端盖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内端盖后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靠近风扇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通过循环管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环的与所述第一凸环相抵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环,所述第一凸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凸环相适配的定位槽。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密封垫。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导流条,所述导流条呈螺旋状排布。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电机壳由内壳和外壳组合而成,并且在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冷却腔,电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内壳传递给冷却液进行散热冷却,冷却液包围在电机的环侧面以及一个端面,电机的另一个端面则通过风扇转动排出热量进行风冷,电机的转轴设置为中空结构,并且通入冷却液,转轴可有效吸收电机内转子产生的热量,降低电机内的温度;本技术结构简单,有效将液冷和风冷相结合,在电机的外部和内部同时进行冷却,增大冷却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保证电机正常运行,延长电机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壳;2、外壳;3、第一凸环;4、第二凸环;5、第一冷却腔;6、转轴;7、第二冷却腔;8、内端盖;9、外端盖;10、排气孔;11、安装腔;12、风扇;13、旋转接头;14、循环管;15、循环泵;16、第三凸环;17、密封垫;18、导流条;19、进液口;20、出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壳体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内壳1和外壳2,所述内壳1和外壳2均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内壳1和外壳2的外侧壁上通过法兰盘和螺栓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壳1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环3,所述外壳2的开口端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凸环4,所述外壳2套设在所述内壳1外侧,所述第一凸环3的右端面与第二凸环4左端面相抵接,所述内壳1与外壳2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腔5,所述第一冷却腔5的剖面呈U型,可对电机的整个环侧面以及右侧面进行冷却,增大冷却面积和提高冷却效果,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进液口19和出液口20,所述进液口19和出液口20与所述第一冷却腔5相连通,通过进液口19向第一冷却腔5内输送冷却液,通过出液口20排出冷却液,还可在进液口19和出液口20之间设置冷却液箱,通过管道连接,并且加装循环泵,使冷却液循环起来,提高冷却效果;所述内壳1和外壳2的封闭端对应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通过防水轴承转动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内为中空结构,设置有第二冷却腔7,所述内壳1和外壳2之间的转轴6上开设有交流孔,所述交流孔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腔5和第二冷却腔7,冷却液可进入第二冷却腔7内,对设置在转轴6上的转子进行冷却,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内壳1的开口端设置有内端盖8,所述内端盖8外侧罩设有外端盖9,所述内端盖8和外端盖9上分别开设有排气孔10,所述内端盖8和外端盖9之间形成安装腔11,所述转轴6的一端穿过内端盖8后设置有风扇12,所述风扇12位于所述安装腔11内,转子6与内端盖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轴转动,带动风扇旋转,通过内端盖8和外端盖9上的排气孔10将电机内的热量散发出去,降低电机内的温度,保证电机正常使用。进一步的,所述转轴6靠近风扇12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接头13,所述旋转接头13通过循环管14与所述进液口19连接,所述循环管14上设置有循环泵15,冷却液从第一冷却腔进入第二冷却腔,再经过循环管回到第一冷却腔内,有效降低冷却液的温度,提高冷却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环4的与所述第一凸环3相抵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环16,所述第一凸环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凸环16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密封垫17,增强密封,防止漏液;第三凸环16和定位槽的设置,可使内壳1和外壳2组装时快速定位安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环与内壳抵接的面上可设置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圈,增强密封效果,防止漏液。进一步的,所述外壳2内侧壁上设置有导流条18,所述导流条18呈螺旋状排布,导流条的设置可使冷却液呈螺旋状流动,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导流条18可起到加强筋作用,增强外壳机械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外壳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图中未画出),增强散热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1)和外壳(2),所述内壳(1)和外壳(2)均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内壳(1)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环(3),所述外壳(2)的开口端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凸环(4),所述外壳(2)套设在所述内壳(1)外侧,所述第一凸环(3)与第二凸环(4)相抵接,所述内壳(1)与外壳(2)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腔(5),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进液口(19)和出液口(20),所述进液口(19)和出液口(20)与所述第一冷却腔(5)相连通;所述内壳(1)和外壳(2)的封闭端对应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转动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内设置有第二冷却腔(7),所述内壳(1)和外壳(2)之间的转轴(6)上开设有交流孔,所述交流孔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腔(5)和第二冷却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1)和外壳(2),所述内壳(1)和外壳(2)均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内壳(1)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环(3),所述外壳(2)的开口端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凸环(4),所述外壳(2)套设在所述内壳(1)外侧,所述第一凸环(3)与第二凸环(4)相抵接,所述内壳(1)与外壳(2)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腔(5),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进液口(19)和出液口(20),所述进液口(19)和出液口(20)与所述第一冷却腔(5)相连通;所述内壳(1)和外壳(2)的封闭端对应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转动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内设置有第二冷却腔(7),所述内壳(1)和外壳(2)之间的转轴(6)上开设有交流孔,所述交流孔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腔(5)和第二冷却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的开口端设置有内端盖(8),所述内端盖(8)外侧罩设有外端盖(9),所述内端盖(8)和外端盖(9)上分别开设有排气孔(10),所述内端盖(8)和外端盖(9)之间形成安装腔(11),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寅峰孔春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新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