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式永磁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36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永磁电机转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阵列式永磁电机转子,包括后法兰、转子主体、前法兰、法兰盘、连接螺栓及转子轴;所述转子主体由永磁体组、转子外层附加磁极、转子内层附加磁极、第一非磁性材料、第二非磁性材料和中间导磁铁芯构成。解决现有永磁电机技术中永磁体退磁效应,保证电机的使用寿命和长久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阵列式永磁电机转子
本技术涉及永磁电机转子
,具体为一种阵列式永磁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随着电机技术和永磁材料的发展,永磁转子以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功率因数等优势,在发电机系统及电动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的永磁电机其转子磁极都是由永磁材料构成。在电机运行时,定子磁场对转子中到永磁体有减磁作用,转子上的永磁体存在退磁现象,这就限制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及长久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阵列式永磁电机转子,解决现有技术限制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及长久运行可靠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阵列式永磁电机转子,包括后法兰、转子主体、前法兰、法兰盘、连接螺栓及转子轴;所述转子主体由永磁体组、转子外层附加磁极、转子内层附加磁极、第一非磁性材料、第二非磁性材料和中间导磁铁芯构成;多个所述永磁体组呈圆周阵列,所述第一非磁性材料设置于转子外层磁极和转子内层磁极之间用于分隔相邻所述永磁体组,所述中间导磁铁芯设置于相邻永磁体组两端第一非磁性材料之间;所述永磁体组包括前端永磁体和后端永磁体,以及用于分隔前端永磁体和后端永磁体的第二非磁性材料;所述转子外层附加磁极对应前端永磁体和后端永磁体的位置分为外层前端附加磁极和外层后端附加磁极,所述转子内层附加磁极对应前端永磁体和后端永磁体的位置分为内层前端附加磁极和内层后端附加磁极;所述连接螺栓设置于第二非磁性材料上,所述连接螺栓的前端依次设置有前法兰和法兰盘,后端设置有后法兰,所述转子轴设置于法兰盘上。进一步,所述连接螺栓为非导磁连接螺栓。有益效果:本技术申请的转子结构中,转子主体内、外层表面磁极为附加磁极,永磁体组设置在内、外层附加磁极之间,永磁体组异性相邻之间设置有导磁铁芯。运行时,永磁体组的磁力可以通过附加磁极与定子形成闭合磁路,也可以通过附加磁极与中间导磁铁芯形成闭合磁路,定子磁场只与转子主体中的永磁体组形成正向闭合磁路,定子磁场不与转子主体中的永磁体组形成反向闭合磁路、因此转子主体中的永磁体组始终处于被定子磁场充磁的状态下运行,转子主体中的永磁体组不会出现退磁现象,以解决现有永磁电机技术中永磁体退磁现象,保证电机的使用寿命和长久运行可靠性;且由于转子结构中的永磁体组通过转子外层附加磁极和转子内层附加磁极与内定子和外定子构成的是闭合磁路,当外定子磁场增加时,转子内层磁场跟随增加,内定子磁场也会跟随增加。当内定子磁场增加时,转子外层磁场跟随增加,外定子磁场也会跟随增加。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转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转子与外定子和内定子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静态时磁力指向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动态时部分磁力指向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转子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后端永磁体1、外层后端附加磁极2、连接螺栓3、第二非磁性材料4、前端永磁体5、外层前端附加磁极6、第一非磁性材料7、中间导磁铁芯8、内层后端附加磁极9、内层前端附加磁极10、外定子11、内定子12、后法兰13、转子主体14、前法兰15、法兰盘16、转子轴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阵列式永磁电机转子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阵列式永磁电机转子,包括后法兰13、转子主体14、前法兰15、法兰盘16、连接螺栓3及转子轴17;所述转子主体14由永磁体组、转子外层附加磁极、转子内层附加磁极、第一非磁性材料7、第二非磁性材料4和中间导磁铁芯8构成;多个所述永磁体组呈圆周阵列,所述第一非磁性材料7设置于转子外层磁极和转子内层磁极之间用于分隔相邻所述同极性永磁体组,所述中间导磁铁芯8设置于相邻异性永磁体组两端第一非磁性材料7之间;所述永磁体组包括前端永磁体5和后端永磁体1,以及用于分隔前端永磁体5和后端永磁体1的第二非磁性材料4;所述转子外层附加磁极对应前端永磁体5和后端永磁体1的位置分为外层前端附加磁极6和外层后端附加磁极2,所述转子内层附加磁极对应前端永磁体5和后端永磁体1的位置分为内层前端附加磁极10和内层后端附加磁极9;所述连接螺栓3设置于第二非磁性材料4上,所述连接螺栓3的前端依次设置有前法兰15和法兰盘16,后端设置有后法兰13,所述转子轴17设置于法兰盘16上。所述连接螺栓3为非导磁连接螺栓3。本申请中的转子结构,其转子磁场的变化原理。静态时如图3所示,磁力从前端永磁体5的N极出发,经转子外层前端附加磁极6到外定子11,经过外定子11到转子相邻外层后端附加磁极2到相邻永磁体组的S极,再由该相邻永磁体组的后端永磁体1的N极出发,经转子内后端磁附加磁极到内定子12,经过内定子12到转子内层前端附加磁极10回到前端永磁体5S极,中间导磁铁芯8无磁力通过;动态时如图4所示,磁力从转子主体14的前端永磁体5N极出发经外层前端附加磁极6指向外定子11,经过外定子11指向相邻异性的外层前端附加磁极6到相邻转子内的前端永磁体5S极构成闭合磁路。转子的后端永磁体1N极的磁力经转子外层后端附加磁极2到中间导磁铁芯8,经过中间导磁铁芯8到内层后端附加磁极9回到后端永磁体1S极构成闭合磁路。本技术申请的转子结构中,转子主体14中的转子外层附加磁极及转子内层附加磁极采用导磁铁芯制成。转子主体中永磁体组向外N极的磁力可以通过转子外层附加磁极到达外定子11,通过外定子11到达相邻转子外层附加磁极,回到相邻永磁体组向外S极形成闭合磁路;也可以通过转子外层附加磁极经过中间导磁铁芯8,从转子内层磁附加磁极回到永磁体组相内S极构成闭合磁路。转子主体中永磁体组向内N极的磁力可以通过转子内层附加磁极到达内定子12,通过内定子12到相邻转子内层附加磁极回到相邻永磁体组相内S极形成闭合磁路;也可以通过转子内层附加磁极经过中间导磁铁芯8,从转子外层磁附加磁极回到永磁体组相外S极构成闭合磁路。运行时,定子磁场始终与转子主体中的永磁体组形成正向闭合磁路,定子磁场对永磁体组始终处于充磁状态下,转子主体中的永磁体不会出现退磁现象,解决了现有永磁电机技术中永磁体的退磁现象,保证电机的使用寿命和长久运行可靠性;且由于转子结构中的永磁体组通过转子外层磁极和转子内层磁极与内定子12和外定子11构成的是闭合磁路,当外定子11磁场增加时,转子磁场跟随增加,内定子12磁场也会跟随增加;转子内表面磁场增强。当内定子12磁场增加时,转子磁场跟随增加,外定子11磁场也会跟随增加;转子外表面磁场增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式永磁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法兰、转子主体、前法兰、法兰盘、连接螺栓及转子轴;所述转子主体由永磁体组、转子外层附加磁极、转子内层附加磁极、第一非磁性材料、第二非磁性材料和中间导磁铁芯构成;多个所述永磁体组呈圆周阵列,所述第一非磁性材料设置于转子外层磁极和转子内层磁极之间用于分隔相邻所述永磁体组,所述中间导磁铁芯设置于相邻永磁体组两端第一非磁性材料之间;所述永磁体组包括前端永磁体和后端永磁体,以及用于分隔前端永磁体和后端永磁体的第二非磁性材料;所述转子外层附加磁极对应前端永磁体和后端永磁体的位置分为外层前端附加磁极和外层后端附加磁极,所述转子内层附加磁极对应前端永磁体和后端永磁体的位置分为内层前端附加磁极和内层后端附加磁极;所述连接螺栓设置于第二非磁性材料上,所述连接螺栓的前端依次设置有前法兰和法兰盘,后端设置有后法兰,所述转子轴设置于法兰盘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式永磁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法兰、转子主体、前法兰、法兰盘、连接螺栓及转子轴;所述转子主体由永磁体组、转子外层附加磁极、转子内层附加磁极、第一非磁性材料、第二非磁性材料和中间导磁铁芯构成;多个所述永磁体组呈圆周阵列,所述第一非磁性材料设置于转子外层磁极和转子内层磁极之间用于分隔相邻所述永磁体组,所述中间导磁铁芯设置于相邻永磁体组两端第一非磁性材料之间;所述永磁体组包括前端永磁体和后端永磁体,以及用于分隔前端永磁体和后端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贰零壹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