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散热配电箱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30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散热配电箱设备,包括箱体、限位块、第一固定杆、风扇、连接座、电机、转杆、第二固定杆、排热孔、遮雨板、壳体、第一插杆、固定块、第一弹簧、第二插杆、矩形块、第二弹簧和温控器,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安装在箱体的内壁左侧上下两端,第一固定杆由上至下贯穿两个限位块的内腔。该装置在设备内部温度过高时,可进行全方位的自动降温排风操作,散热的效率更快,效果更好,更有效的保护了装置工作时的安全性,而且,该设备取代了传统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更加稳定的同时也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散热配电箱设备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散热配电箱设备。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配电箱中的低压电器,由熔断器、交流接触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电容器及计量表等组成,周围空气温度的上限不超过40℃,周围空气温度24h的平均值不超过35℃;目前,市面上的配电箱在其自身温度过高时,通常采用风扇进行排风来帮助设备散热,但这种散热方式只针对局部进行散热,其余部位主要依靠风扇吹动的流动风进行降温,导致降温排热速率低,降温效果慢,而且,现有配电箱在装配到所需位置时,通常使用螺钉进行固定,但这种固定方式不够稳定,同时也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因此,基于以上问题,现提出一种自动散热配电箱设备来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散热配电箱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设备局部散热造成的降温排热效率低,同时现有固定配电箱的方式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技术性问题。为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散热配电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1);/n限位块(2),所述限位块(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安装在箱体(1)的内壁左侧上下两端;/n第一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3)由上至下贯穿两个限位块(2)的内腔;/n风扇(4),所述风扇(4)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风扇(4)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杆(3)的上下两端;/n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杆(3)的右侧中心位置;/n电机(6),所述电机(6)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1)的内腔左侧;/n转杆(7),所述转杆(7)的一端与电机(6)的右表面输出端通过联轴器相互锁紧连接;/n第二固定杆(8),所述第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散热配电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
限位块(2),所述限位块(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安装在箱体(1)的内壁左侧上下两端;
第一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3)由上至下贯穿两个限位块(2)的内腔;
风扇(4),所述风扇(4)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风扇(4)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杆(3)的上下两端;
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杆(3)的右侧中心位置;
电机(6),所述电机(6)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1)的内腔左侧;
转杆(7),所述转杆(7)的一端与电机(6)的右表面输出端通过联轴器相互锁紧连接;
第二固定杆(8),所述第二固定杆(8)贯穿连接座(5)的外壁,所述第二固定杆(8)的一端与转杆(7)的另一端销轴连接,且其前后两端分别对称安装有其他两个风扇(4);
排热孔(9),所述排热孔(9)由上至下开设在箱体(1)的外壁右侧;
遮雨板(10),所述遮雨板(10)安装在箱体(1)的外壁右侧,且其均位于排热孔(9)的上方;
壳体(11),所述壳体(11)的数量为四个,且其分别安装在箱体(1)的外壁底端四角处;
第一插杆(12),所述第一插杆(1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插杆(12)分别贯穿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鑫连众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