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胶导电线及其转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11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电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背胶导电线及其转角结构,包括基层、导电层、粘胶层和离形层。导电层设于基层一侧,包括至少两个不相交的导电片;粘胶层一侧完全覆盖于基层设有所述导电层的一侧,另一侧具有粘性;离形层可脱离地覆盖于所述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本实施例的背胶导电线结构简单,安装固定方便,具有美观性,可应用于家庭或办公室等简单的用电场景,将背胶导电线安装于墙面,免于使用普通电线造成的杂乱现象,避免被电线绊倒、沾水出现漏电等安全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胶导电线及其转角结构
本技术涉及导电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胶导电线及其转角结构。
技术介绍
电线分类多样,按使用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硬线,专业称为BV电线,主要用于供电,照明,插座,空调,适用于交流电压450/750V及以下动力装置、日用电器、仪表及电信设备用的电缆电线。硬线有一定的硬度,在折角,拉直方面会更加方便一些。软线:专业称为BVR电线,适用于交流电压450/750V及以下的动力装置、日用电器、仪表及电信设备用的电缆电线。软线相对硬线制作较复杂,高频电路软线比硬线载流量大。在许多时候,原来固定设置的电线路往往不能满足用电需求,需要额外增加线路。对于一些小型低压的用电器,通常使用排插增加线路,电线摆放在地上,容易被损坏,不美观的同时人经过容易被绊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背胶导电线及其转角结构,使用粘贴的方式进行固定,布线方便快捷,布置后不对墙面产生破坏,具有美观性。本技术包括:基层;导电层,设于所述基层一侧,包括至少两个不相交的导电片;粘胶层,其一侧完全覆盖于所述基层设有所述导电层的一侧,其另一侧具有粘性;离形层,可脱离地覆盖于所述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基层承载导电层,设置粘胶层在基层表面覆盖导电层,一方面用于绝缘隔绝导电层,一方面使背胶导电线可粘贴于墙面、地面等位置,固定过程简单快速,操作方便,适合在家庭或办公室等接入低压小型用电器。离形层的设置方式包括两种,一是可脱离地覆盖于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保护粘胶层,防止胶粘剂不慎与所接触物体或与背胶导电线的其他部分粘在一起。在安装背胶导电线时,需要剥离离型层,露出粘胶层;二是固定覆盖在基层不设导电层的一侧,背胶导电线以成卷的方式保护粘胶层,安装时需要需要将背胶导电线解卷,离形层保证稳定解卷,不出现背胶导电线外一圈的粘胶层粘住内一圈表面的问题。为了所述背胶导电线可在导电层设置多个导电条,同时其本身占据较小的面积,背胶导电线的宽度设置为1.5-5.8cm。背胶导电线的基层厚度设置在0.02-0.04mm之间,保证基层的强度足以支撑导电层和粘胶层,不易被扯断或撕开,同时基层的厚度占背胶导电线的厚度较大比例,此基层厚度范围使背胶导电线整体厚度较小,粘贴后不会明显地突出被粘贴面的表面,达到隐藏的效果。同样地,为了使背胶导电线整体厚度较小,导电层的厚度为0.001-0.004mm。构成背胶导电线整体厚度的大部分除了基层厚度,还有粘胶层厚度。粘胶层厚度设置为0.02-0.03mm,保证背胶导电线粘贴后不易脱落的同时精减厚度。为了使背胶导电线能同时提供多个回路,导电层上设置2~5条平行的导电片,任何情况下都应至少包括一条正极导电片和一条负极导电片。导电片之间互不接触,存在间隔。每条导电片的宽度为0.6-0.8cm,每条导电片的两侧都被包含在基层之内,避免漏电。为了避免导电片相接造成短路,相邻的导电片之间的放置间隔为0.1-0.3cm。此放置距离同时满足条导电片的两侧都被包含在基层之内。本技术可进行转角安装,根据用电器和/或电源的位置、安装面的转角和障碍物等进行方向的改变,形成转角结构。背胶导电线的转角结构包括第一延边、重叠部和第二延边。所述第一延边和第二延边为单层的所述背胶导电线,二者通过重叠部过渡,并且两者延伸方向成一定夹角;所述第一延边和第二延边的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均面向同一侧向。具体的形成转角结构的方法包括:背胶导电线朝一个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延边,所述第一延边向其基层不设导电层一侧的方向翻折,再向其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翻折,形成重叠部,并使背胶导电线朝另一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边;所述重叠部由上而下依次为基层、导电层、粘胶层、粘胶层、导电层、基层、基层、导电层、粘胶层。背胶导电线沿着安装面延伸粘贴至转角位置,至此,转角位置前的背胶导电线部分为第一延边,第一延边向其基层不设导电层一侧的方向翻折,形成一个折回结构,第一延边再向其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以一定角度翻折,翻折过程中往被粘贴面靠近,第一延边折痕部分的粘胶层相互粘合,形成重叠部,翻折完成后背胶导电线的延伸方向发生改变,形成第二延边,与第一延边形成一定角度。经过两侧翻折后,第二延边具有粘性的一侧依旧与被粘贴面相对,背胶导电线改变了其延伸的方向,可避开被粘贴面上的障碍物或者根据用电线路要求进行改变,操作简单。上述的方法可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延边向前基层不设导电层一侧的方向翻折时,其翻折角度为180°。即第一次翻折时,第一延边以180°向外翻折,与原本的延伸反向相反,再进行相同的操作。此改进的好处在于:在进行第二次翻折时,第一延边直接以所需的转角角度进行翻折,最终第一延边的第二延边形成的角度即为所需的转角角度。若第一次翻折的翻折角度不为180°时,第二次翻折需要调整翻折角度与第一次翻折角度配合才能形成所需的转角角度。为了适应大部分线路布置需求,背胶导电线的转角结构的第一延边与第二延边夹角为45°-1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的背胶导电线结构简单,安装固定方便,具有美观性,可应用于家庭或办公室等简单的用电场景,对灯具、小风扇等低压小型电器接电,将背胶导电线安装于墙面,免于使用普通电线造成的杂乱现象,避免被电线绊倒、沾水出现漏电等安全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横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电层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横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背胶导电线母卷图。图5为本技术的修剪后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次翻折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直角转角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的转角结构A部分横截面图。图9为本技术的锐角转角结构图。图10为本技术的钝角转角结构图。附图说明:基层10;导电层20;粘胶层30;离形层40;导电片21;离形块50;第一延边100;第二延边200;重叠部30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胶导电线,包括基层10、导电层20、粘胶层30和离形层40。基层10可以由PET、PVC和无纺布等材料制成,导电层20设于基层10上方,如图2所示,包括了两条不相交的导电片21,导电片21可以是铜或铝等导电材料。粘胶层30填充树脂型压敏胶、丙烯酸类压敏胶等粘性绝缘材料,设于导电层20上方,覆盖导电层20和基层10,使电流仅在导电层20上的的导电条通过,同时为背胶导电线提供粘性。离形层40可脱离地覆盖在粘胶层30上方,保持粘胶层30的粘性。布线时将离形层40剥离背胶导电线,将粘胶层30贴向安装面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层;/n导电层,设于所述基层一侧,包括至少两个不相交的导电片;/n粘胶层,其一侧完全固定覆盖于所述基层设有所述导电层的一侧,其另一侧具有粘性;/n离形层,可脱离地覆盖于所述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或固定覆盖在基层不设导电层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层;
导电层,设于所述基层一侧,包括至少两个不相交的导电片;
粘胶层,其一侧完全固定覆盖于所述基层设有所述导电层的一侧,其另一侧具有粘性;
离形层,可脱离地覆盖于所述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或固定覆盖在基层不设导电层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胶导电线的宽度为1.5-5.8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层的厚度为0.02-0.0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0.001-0.0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胶层的厚度为0.02-0.0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为2~5条平行的导电片;
每条导电片宽度为0.6-0.8cm;
相邻的导电片之间的放置间隔为0.1-0.3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绍静卢欣欣李定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施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