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式储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储能
,尤其是一种嵌入式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面对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全球节能减排的巨大挑战,大力发展电网储能技术已成为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于储能系统的功率密度、生产成本、安装运输成本、后期运维成本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优化设计储能系统结构,提高装置功率密度、减小装置生产制造成本。目前常规的储能系统储能逆变器与储能电池均需单独成柜,独立放置,致使储能系统占地面积极大,同时两者之间需要使用距离较远、价格高昂的高压缆线进行连接,不仅进一步大幅增加了装置体积与成本,也给现场安装、调试,后期运维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常规储能系统所使用的集中式交流滤波器也是导致储能系统体积庞大的因素之一。目前常规的中高压储能变流器均需采用变压器升压方式接入电网,在带来额外损耗的同时,还增加了储能系统的体积与成本,同时变压器的后期运维作业也较为繁杂,另外,此类储能系统容量有限且无法根据现场需求灵活调整,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嵌入式储能系统。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式储能系统,包括功率单元(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101)包括直流滤波电感(207)、直流支撑电容(208)、DC/AC逆变器(209)、和分布式交流滤波电感(210),所述直流滤波电感(207)的输出端与直流支撑电容(20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直流支撑电容(208)并联接入DC/AC逆变器(209)的直流侧,所述DC/AC逆变器(209)的输出端与分布式交流滤波电感(210)的输入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储能系统,包括功率单元(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101)包括直流滤波电感(207)、直流支撑电容(208)、DC/AC逆变器(209)、和分布式交流滤波电感(210),所述直流滤波电感(207)的输出端与直流支撑电容(20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直流支撑电容(208)并联接入DC/AC逆变器(209)的直流侧,所述DC/AC逆变器(209)的输出端与分布式交流滤波电感(210)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101)还包括直流软启电阻(202)、直流软启继电器(203)和直流熔丝(206);
所述直流软启电阻(202)的输出端与直流软启继电器(20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直流软启继电器(203)的输出端与直流熔丝(20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直流熔丝(206)的输入端与直流滤波电感(207)的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嵌入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软启继电器(203)的输出端和直流熔丝(206)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手控断路器(205),所述直流软启电阻(202)的输入端与手控断路器(205)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直流接触器(204),所述直流软启电阻(202)的输入端连接与储能电池组(201)的正极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嵌入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交流软启电阻(102)、主接触器(103)、启动接触器(104)、避雷器(105)、隔离开关(106)和交流电网(107);
所述功率单元(101)的输出端与交流软启电阻(102)的输入端以及主接触器(10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交流软启电阻(102)的输出端与启动接触器(104)的输入端相连,启动接触器(104)输出端与主接触器(103)输出端相连后与隔离开关(106)的输入端相接,所述避雷器(105)的输入端与隔离开关(10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避雷器(105)的输出端与大地相接,隔离开关(106)的输出端与交流电网(107)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嵌入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磷酸铁锂电池。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