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研究用调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890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研究用调光板,包括驱动箱,驱动箱内腔底部的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顶部贯穿驱动箱且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型框,第二转杆的外表面且位于驱动箱的内腔套接有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盘、第一转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第二转杆,可以带动立柱和凹型框旋转,进而对调光板本体的左右角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摇把和转轴,可以对调光板本体的上下角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可以对调光板进行全方位角度调节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调光板只能进行单一方向的角度调节,不能根据需要对调光板进行全方位角度调节,使用范围有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研究用调光板
本技术涉及光学研究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研究用调光板。
技术介绍
光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与光学工程技术相关的学科,光学工程设计光学仪器,例如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也包括其他利用光学性质的设备,此外,光学工程还研究光传感器及相关测量系统,激光、光纤通信和光碟等,在进行光学研究时会进行光学实验,在光学实验时会使用到调光板来对光线的反射的角度和方向进行调节,而传统的调光板只能进行单一方向的角度调节,不能根据需要对调光板进行全方位角度调节,使用范围有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学研究用调光板,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研究用调光板,具备可以对调光板进行全方位角度调节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调光板只能进行单一方向的角度调节,不能根据需要对调光板进行全方位角度调节,使用范围有限的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研究用调光板,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腔底部的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顶部贯穿驱动箱且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研究用调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箱(1),所述驱动箱(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2),所述第二转杆(2)的顶部贯穿驱动箱(1)且固定连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型框(4),所述第二转杆(2)的外表面且位于驱动箱(1)的内腔套接有从动齿轮(5),所述驱动箱(1)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6),所述第一转杆(6)的外表面套接有主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7)的表面与从动齿轮(5)的表面啮合,所述第一转杆(6)的顶部贯穿驱动箱(1)且固定连接有转盘(8),所述凹型框(4)内腔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9),两个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研究用调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箱(1),所述驱动箱(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2),所述第二转杆(2)的顶部贯穿驱动箱(1)且固定连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型框(4),所述第二转杆(2)的外表面且位于驱动箱(1)的内腔套接有从动齿轮(5),所述驱动箱(1)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6),所述第一转杆(6)的外表面套接有主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7)的表面与从动齿轮(5)的表面啮合,所述第一转杆(6)的顶部贯穿驱动箱(1)且固定连接有转盘(8),所述凹型框(4)内腔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9),两个所述转轴(9)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光板本体(10),右侧所述转轴(9)的右侧贯穿凹型框(4)且固定连接有摇把(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研究用调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板本体(10)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