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及光纤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87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及光纤传感器,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包括上底、下底及连接上体及下体之间的侧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上底上的第一固定体;设于于所述下底上的下底上的第二固定体;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体与第二固定体之间的金属线;所述第一固定体包括第一固定体本体、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本体上的第一固定体空腔及设于所述第一固体空腔内的第一钩环;所述上底与所述下底设有与所述金属线直径相配和的第一金属线凹槽,所述上底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体相配合的第一固定体装配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粘粘时可将金属线先固定再粘粘,使操作更加方便,也保证了金属线在圆柱上粘粘的更加规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及光纤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光纤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及光纤传感器。
技术介绍
在以往对电火花震源信号的采集中,通常采用将检波器放在井口边沿,但在存在数据采集前会有电磁干扰,且电火花震源震动动态范围太大等特点,会造成数据采集有干扰和检波器的损坏。20世纪70年代,光纤传感元不仅具有传光特性,而且还可以作为敏感元件,可以直接将被测量与光纤内的光特性关联起来而无需借助其他传输媒质且具有耐高温高压、耐腐蚀、抗电磁干扰等特点,用以解决其他传感器在技术上无法做到的测量问题。螺旋型微弯调制器为光纤微弯调制器中常见的一种,普遍应用于震源测试及建筑性能测试等领域,现有结构中,一般由有机弹性圆柱及螺旋环绕于圆柱上的光纤,研究发现,在圆柱上设一根直径远小于圆柱的金属丝会提高测试的灵敏度。目前的操作大多为将金属线通过粘结剂粘在圆柱上,在粘粘过程中,由于金属丝过细易弯曲,难以在一个人操作的情况下将金属线规整的粘在圆柱上,造成测试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螺旋微弯调制器在粘接金属丝操作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及光纤传感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包括上底、下底及连接上底及下底之间的侧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上底上的第一固定体;设于所述下底上的第二固定体;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体与第二固定体之间的金属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体包括第一固定体本体、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本体上的第一固定体空腔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体空腔内的第一钩环;所述上底与所述下底设有与所述金属线直径相配合的第一金属线凹槽,所述上底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体相配合的第一固定体装配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线两端设有连接钩。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体本体包括固定体上面及固定体侧面,所述第一固定体空腔设于所述固定体侧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体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金属线直径相配合的第二金属线凹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体侧面上及所述第一固定体空腔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螺纹,所述固定体上面设有旋转把手。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体及所述环形本体通过螺栓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体为固定设于所述下底的第二钩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体包括第二固定体本体、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体本体上的第二固定体空腔及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体空腔内的第二钩环;所述下底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体相配合的第二固定体装配腔,所述第二固定体与所述环形本体通过螺栓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体本体上设有与所述金属线直径相配合的第二金属线凹槽。一种光纤传感器,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光纤传感器包括上述的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环绕于所述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的光纤、连接于所述光纤一端的信号输入端及连接所述光纤另一端的信号输出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粘粘时可将金属线先固定再粘粘,使操作更加方便,也保证了金属线在圆柱上粘粘的更加规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结构图;图2为第一固定体第一连接结构;图3为第一固定体第二连接结构;图4为第二固定体第一连接结构;图5为第二固定体第二连接结构;图6为实施例二结构图;图7为实施例二应用俯视图;图8为金属线示意图;其中,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A,环形本体-1,第一金属线凹槽-101,上底-1a,下底-1b,侧体-1c,第一固定体-2,第一固定体本体-201,第二金属线凹槽-2011,固定体上面-201a,固定体侧面-201b,第一固定体空腔-202,第一钩环-203,旋转把手-204,螺纹-205,第二固定体-3,第二固定体本体-301,第二固定体空腔-302,第二钩环-303,金属线-4,连接钩-401,螺栓-5,电火花换能器-B,光纤-C,输入端-D,输出端-E。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包括:环形本体1,所述环形本体包括上底1a、下底1b及连接上底1a及下底1b之间的侧体1c;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上底1a上的第一固定体2;设于所述下底1b上的第二固定体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体2与第二固定体3之间的金属线4,所述金属线4两端设有连接钩401。所述上底1a与所述下底1b设有与所述金属线4直径相配和的第一金属线凹槽101,可避免金属线4定位不准出现弯曲倾斜等情况,所述上底1a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体本体201相配合的第一固定体装配腔(图中未示)。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体2包括第一固定体本体201、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本体201上的第一固定体空腔202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体空腔202内的第一钩环203;所述第一固定体本体201包括固定体上面201a及固定体侧面201b,所述第一固定体空腔202设于所述固定体侧面201b上,所述固定体侧面201b上设有与所述金属线4直径相配合的第二金属线凹槽2011,将金属线连接钩401钩在第一钩环203上,通过旋转绕于第一固定体本体201上,使金属线4卡在第二金属线凹槽2011内,可控制金属线的长度,使其更加标准。第一固定体2与环形本体1可采取以下两种结构进行连接:第一固定体2第一连接结构采用图2所示结构与环形本体1连接,所述固定体侧面201b上及所述第一固定体装配腔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螺纹205,所述固定体上面201a设有旋转把手204,通过螺纹205结构进行连接。第一固定体2第二连接结构采用图3所示结构与环形本体1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体2及所述环形本体1通过螺栓5固定。第二固定体3与环形本体1可采取以下两种结构进行连接:第二固定体3第一连接结构采用图4所示结构与环形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固体3为固定设于所述下底的第二钩环。第二固定体3第二连接结构如图5所示与环形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体3包括第二固定体本体301、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体本体301上的第二固定体空腔302及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体空腔302内的第二钩环303;所述下底1b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体本体301相配合的第二固定体装配腔(图中未示),所述第二固定体3与所述环形本体1通过螺栓5固定,所述第二固定体本体301上设有与所述金属线直径相配合的第二金属线凹槽2011。根据使用情况,第一固定体第一连接结构可以与第二固定体第一连接结构或第二固定体第二连接结构搭配,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A)包括:/n环形本体(1),所述环形本体(1)包括上底(1a)、下底(1b)及连接上底(1a)及下底(1b)之间的侧体(1c);/n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上底(1a)上的第一固定体(2);/n设于所述下底(1b)上的第二固定体(3);/n及/n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体(2)与第二固定体(3)之间的金属线(4);/n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体(2)包括第一固定体本体(201)、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本体(201)上的第一固定体空腔(202)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体空腔(202)内的第一钩环(203);/n所述上底(1a)与所述下底(1b)设有与所述金属线(4)直径相配合的第一金属线凹槽(101),所述上底(1a)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体(2)相配合的第一固定体装配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A)包括:
环形本体(1),所述环形本体(1)包括上底(1a)、下底(1b)及连接上底(1a)及下底(1b)之间的侧体(1c);
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上底(1a)上的第一固定体(2);
设于所述下底(1b)上的第二固定体(3);

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体(2)与第二固定体(3)之间的金属线(4);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体(2)包括第一固定体本体(201)、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本体(201)上的第一固定体空腔(202)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体空腔(202)内的第一钩环(203);
所述上底(1a)与所述下底(1b)设有与所述金属线(4)直径相配合的第一金属线凹槽(101),所述上底(1a)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体(2)相配合的第一固定体装配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4)两端设有连接钩(4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本体(201)包括固定体上面(201a)及固定体侧面(201b),所述第一固定体空腔(202)设于所述固定体侧面(201b)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火花震源数据采集光纤微弯测试用光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侧面(201b)上设有与所述金属线(4)直径相配合的第二金属线凹槽(2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民胡文宝严良俊张黎黎胡少兵杨昌乐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