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校验继电器双气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85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仪表校验充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校验继电器双气路装置,包括双向自封阀、仪表气路、气室气路和补气接头组件;所述双向自封阀的内部设有阀芯,所述双向自封阀的内部右侧端上部与所述仪表气路的一端相连通、右侧端下部与所述气室气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仪表气路的另一端与继电器仪表相连通,所述气室气路的另一端与设备气室相连通,所述双向自封阀的左侧端口连通有所述补气接头组件;在不改变产品外形结构的前提下实现气路隔离,满足用户操作要求,同时可改善继电器仪表在以往充气和检验时操作的复杂性,提高仪表检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校验继电器双气路装置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仪表校验充气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校验继电器双气路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领域、日常工作领域及其它领域中,都大量使用着各式各样的壳体充液(如防振油)或充气(如六氟化硫气体、氮气、空气)的仪表,如电力、化工、冶金、供水等部门广泛应用的抗振型充油压力表,如电力系统内广泛应用的绝对压力型六氟化硫密度表、充油型电接点压力表和充油型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等仪表。在现有技术中,目前市场上自动校验继电器内部气室与仪表都共用一个气路当需对仪表进行检测时因只有一个自封阀充气接口因气室的容积与仪表的容积不同,在共用一个气路下对仪表的示值精度进行检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自动校验继电器双气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校验继电器双气路装置,在不改变产品外形结构的前提下实现气路隔离,满足用户操作要求,同时可改善继电器仪表在以往充气和检验时操作的复杂性,提高仪表检验精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校验继电器双气路装置,包括双向自封阀、仪表气路、气室气路和补气接头组件;所述双向自封阀的内部设有阀芯,所述双向自封阀的内部右侧端上部与所述仪表气路的一端相连通、右侧端下部与所述气室气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仪表气路的另一端与继电器仪表相连通,所述气室气路的另一端与设备气室相连通,所述双向自封阀的左侧端口连通有所述补气接头组件;当所述双向自封阀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其内部所述阀芯上的密封圈将所述气室气路密封关闭,此时检验装置可与所述补气接头组件的左侧端口相连通,可对所述继电器仪表进行单独校验,不受所述设备气室的气压影响;当所述双向自封阀处于半打开状态时,所述仪表气路与所述气室气路相贯通,此时充气装置经所述补气接头组件的左侧端口可对所述设备气室进行充气。优选的,所述仪表气路和所述气室气路的外部套设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一端与所述双向自封阀的右侧端相连,另一端设有保护接头,所述仪表气路的端部和所述气室气路的端部均位于所述保护接头内部,经所述保护接头的左侧端与所述继电器仪表的接口端相连通、右侧端与所述设备气室的接口端相连通。优选的,所述仪表气路为毛细管制成,且所述仪表气路的两端采用银钎焊密封的方式进行密封焊接。优选的,所述保护接头为带有三个快速安装接口的三通保护接头。优选的,通过螺纹锁紧方式可将所述双向自封阀处于完全打开或半打开状态。优选的,所述补气接头组件包括补气嘴和垫圈,所述补气嘴配合所述垫圈可与所述双向自封阀的左侧端口进行密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采用上述部件的设计和使用下,在不改变产品外形结构的前提下实现气路隔离,满足用户操作要求,同时可改善继电器仪表在以往充气和检验时操作的复杂性,提高仪表检验精度;而且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双气路装置中仪表气路贯通/气室气路密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气路装置中仪表气路/气室气路均贯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双向自封阀、101-阀芯、2-仪表气路、3-气室气路、4-补气接头组件、401-补气嘴、402-垫圈、5-继电器仪表、6-设备气室、7-保护管、8-保护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自动校验继电器双气路装置,包括双向自封阀1、仪表气路2、气室气路3和补气接头组件4;双向自封阀1的内部设有阀芯101,双向自封阀1的内部右侧端上部与仪表气路2的一端相连通、右侧端下部与气室气路3的一端相连通,仪表气路2的另一端与继电器仪表5相连通,气室气路3的另一端与设备气室6相连通,双向自封阀1的左侧端口连通有补气接头组件4;当双向自封阀1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其内部阀芯101上的密封圈将气室气路3密封关闭,此时检验装置可与补气接头组件4的左侧端口相连通,可对继电器仪表5进行单独校验,不受设备气室6的气压影响;当双向自封阀1处于半打开状态时,仪表气路2与气室气路3相贯通,此时充气装置经补气接头组件4的左侧端口可对设备气室6进行充气。具体的,仪表气路2和气室气路3的外部套设有保护管7,保护管7的一端与双向自封阀1的右侧端相连,另一端设有保护接头8,仪表气路2的端部和气室气路3的端部均位于保护接头8内部,经保护接头8的左侧端与继电器仪表5的接口端相连通、右侧端与设备气室6的接口端相连通。具体的,仪表气路2为毛细管制成,且仪表气路2的两端采用银钎焊密封的方式进行密封焊接。具体的,保护接头8为带有三个快速安装接口的三通保护接头8。具体的,通过螺纹锁紧方式可将双向自封阀1处于完全打开或半打开状态。具体的,补气接头组件4包括补气嘴401和垫圈402,补气嘴401配合垫圈402可与双向自封阀1的左侧端口进行密封连接。本技术在采用上述部件的设计和使用下,单独设置仪表气路2,与气室气路3隔离开,形成双气路结构设置,利用双向自封阀1和补气接嘴特点,需要对继电器仪表5进行校验时,通过螺纹锁紧方式将双向自封阀1内的阀芯101完全打开,阀芯101上的密封圈将气室气路3密封住,气室气路3处于关闭状态,检验装置可对继电器仪表5进行单独校验不受设备气室6气压影响;利用补气接嘴配合垫圈402使用,需要对设备气室6进行充气时,通过螺纹锁紧方式将双向自封阀1内的阀芯101半打开状态,仪表气路2和气室气路3贯通,就可对设备气室6进行充气;进而在不改变产品外形结构的前提下实现气路隔离,满足用户操作要求,同时可改善继电器仪表5在以往充气和检验时操作的复杂性,提高仪表检验精度。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校验继电器双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自封阀(1)、仪表气路(2)、气室气路(3)和补气接头组件(4);/n所述双向自封阀(1)的内部设有阀芯(101),所述双向自封阀(1)的内部右侧端上部与所述仪表气路(2)的一端相连通、右侧端下部与所述气室气路(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仪表气路(2)的另一端与继电器仪表(5)相连通,所述气室气路(3)的另一端与设备气室(6)相连通,所述双向自封阀(1)的左侧端口连通有所述补气接头组件(4);/n当所述双向自封阀(1)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其内部所述阀芯(101)上的密封圈将所述气室气路(3)密封关闭,此时检验装置可与所述补气接头组件(4)的左侧端口相连通,可对所述继电器仪表(5)进行单独校验,不受所述设备气室(6)的气压影响;/n当所述双向自封阀(1)处于半打开状态时,所述仪表气路(2)与所述气室气路(3)相贯通,此时充气装置经所述补气接头组件(4)的左侧端口可对所述设备气室(6)进行充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校验继电器双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自封阀(1)、仪表气路(2)、气室气路(3)和补气接头组件(4);
所述双向自封阀(1)的内部设有阀芯(101),所述双向自封阀(1)的内部右侧端上部与所述仪表气路(2)的一端相连通、右侧端下部与所述气室气路(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仪表气路(2)的另一端与继电器仪表(5)相连通,所述气室气路(3)的另一端与设备气室(6)相连通,所述双向自封阀(1)的左侧端口连通有所述补气接头组件(4);
当所述双向自封阀(1)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其内部所述阀芯(101)上的密封圈将所述气室气路(3)密封关闭,此时检验装置可与所述补气接头组件(4)的左侧端口相连通,可对所述继电器仪表(5)进行单独校验,不受所述设备气室(6)的气压影响;
当所述双向自封阀(1)处于半打开状态时,所述仪表气路(2)与所述气室气路(3)相贯通,此时充气装置经所述补气接头组件(4)的左侧端口可对所述设备气室(6)进行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校验继电器双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气路(2)和所述气室气路(3)的外部套设有保护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凯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