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电器的电磁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806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电器的电磁铁结构,包括磁轭、前端盖、静铁芯、动铁芯、弹簧、电磁线圈及后端盖;磁轭为圆柱筒形结构,前端盖及后端盖分别固定在磁轭的两侧;静铁芯安装在磁轭的内部,并与前端盖固定连接;后端盖上开设有导向孔,动铁芯穿过后端盖的导向孔,且动铁芯能够在磁轭内部滑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静铁芯及动铁芯固定连接;电磁线圈套设在动铁芯的滑动区域及静铁芯的外侧,且位于磁轭、前端盖及后端盖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的开关电器的电磁铁结构,通过动静铁芯的结构设计,改变了电磁铁的工作气隙和磁通面积,具有启动力大、保持力小的特点,可实现开关电器快启动、小冲击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电器的电磁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关电器的电磁铁结构。
技术介绍
在开关电器领域,在有触点的自动开关电器中,感测部分大都是电磁铁结构,一般由动静铁芯、线圈和弹簧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在线圈两端输入电流或电压信号,线圈的激磁电流产生磁场,磁感应强度在铁磁介质中具有较大数值,它的磁通大部分沿动静铁芯、磁轭和工作气隙闭合,在动静铁芯之间的端面产生使工作气隙缩小的电磁吸力,当电磁吸力值大于弹簧阻力,动铁芯开始向静铁芯运动,动铁芯运动带动执行机构实现开关电器的分合闸。为了使开关电器能快速启动分合闸响应,一般要求电磁铁具有较大的启动吸力来克服弹簧阻力。而开关电器分合闸动作执行完成后,为了减少开关电器分合闸过程中的产生的撞击,又要求电磁铁具有较小的电磁保持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电器的电磁铁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关电器的电磁铁结构,包括磁轭、前端盖、静铁芯、动铁芯、弹簧、电磁线圈及后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电器的电磁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轭(1)、前端盖(2)、静铁芯(3)、动铁芯(4)、弹簧(5)、电磁线圈(8)及后端盖(9);/n所述磁轭(1)为圆柱筒形结构,所述前端盖(2)及后端盖(9)分别固定在所述磁轭(1)的两侧;/n所述静铁芯(3)安装在所述磁轭(1)的内部,并与所述前端盖(2)固定连接;/n所述后端盖(9)上开设有导向孔,述动铁芯(4)穿过所述后端盖(9)的导向孔,且所述动铁芯(4)能够在所述磁轭(1)内部滑动;/n所述弹簧(5)的两端分别由所述静铁芯(3)及动铁芯(4)限位压缩;/n所述电磁线圈(8)套设在所述动铁芯(4)的滑动区域及静铁芯(3)的外侧,且位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器的电磁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轭(1)、前端盖(2)、静铁芯(3)、动铁芯(4)、弹簧(5)、电磁线圈(8)及后端盖(9);
所述磁轭(1)为圆柱筒形结构,所述前端盖(2)及后端盖(9)分别固定在所述磁轭(1)的两侧;
所述静铁芯(3)安装在所述磁轭(1)的内部,并与所述前端盖(2)固定连接;
所述后端盖(9)上开设有导向孔,述动铁芯(4)穿过所述后端盖(9)的导向孔,且所述动铁芯(4)能够在所述磁轭(1)内部滑动;
所述弹簧(5)的两端分别由所述静铁芯(3)及动铁芯(4)限位压缩;
所述电磁线圈(8)套设在所述动铁芯(4)的滑动区域及静铁芯(3)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磁轭(1)、前端盖(2)及后端盖(9)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器的电磁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铁芯导向杆(6);
所述动铁芯(4)的前段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动铁芯导向杆(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动铁芯(4)的凹槽内,并与动铁芯(4)过盈配合连接;
所述弹簧(5)套设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阳李宝明姚伟陈程鲁创胡震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长海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