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072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及其使用方法,其中,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中,所述结构支架包括沿柔性显示面板法向设置的第一主体和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平行方向设置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有容纳区,所述容纳区用于容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所述第二主体通过可拆卸方式的粘合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通过设置的第一主体形成容纳区,对显示面板的弯折区进行保护,防止结构支架在发生法向、切向、水平方向的移动时,对弯折区进行各个方向的保护,防止发生支架与弯折区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本申请一般涉及柔性显示面板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柔性OLED模组的边框窄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窄的边框使OLEDPanel(面板)到CG(CoverGlass,玻璃盖板)的边缘距离越来越小,在搬运和组装中,Panel受到磕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Panel的结构中,最脆弱的部分无疑是PadBending(弯折区)区域,对该区域的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及其使用方法,可以有效对弯折区进行保护,防止弯折区受到磕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所述结构支架包括沿柔性显示面板法向设置的第一主体和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平行方向设置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有容纳区,所述容纳区用于容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所述第二主体通过可拆卸方式的粘合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所述弯折区,其中所述弯折区的端部在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设置有绑定区,所述绑定区上设置有驱动芯片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容纳区至少覆盖所述驱动芯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主体形成所述容纳区的横壁,所述第二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壁上并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平行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底面通过可拆卸方式的粘合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r>进一步地,所述横壁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驱动芯片,所述延伸部的底面粘合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组上。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剥离膜,所述剥离膜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通过弱背胶粘合固定,所述剥离膜与所述延伸部之间通过强背胶粘合固定,所述结构支架通过弱背胶的方式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剥离膜的面积至少覆盖所述延伸部的底面,所述剥离膜上设置有撕手。进一步地,所述撕手与所述剥离膜的连接点靠近所述弯折区位置,并向远离所述弯折区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剥离膜之间还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通过粘合方式与所述剥离膜和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显示区域的表面平齐或者伸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显示区域的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形成所述容纳区的内表面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玻璃盖板外边缘的仿形形状。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上位于所述容纳区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高度,所述限位筋为坡形结构,从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至所述第二主体的方向上,所述限位筋的坡面宽度逐渐增大。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的使用方法,包括:将如以上任一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固定于柔性显示面板上;在剥离所述结构支架时,其剥离方向为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优选地,通过所述撕手控制所述结构支架的剥离方向,所述撕手与所述剥离膜的连接点和所述撕手的延伸方向引导剥离方向。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通过设置的第一主体形成容纳区,对显示面板的弯折区进行保护,防止结构支架在发生法向、切向、水平方向的移动时,对弯折区进行各个方向的保护,防止发生支架与弯折区发生碰撞。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的使用方法,在剥离所述结构支架时,其剥离方向为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避免剥离支架时碰撞弯折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的仰视图;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结构支架发生切向移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结构支架发生法向移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主体;2、第二主体;3、弯折区;4、容纳区;5、SCF;6、驱动芯片;7、绑定区;8、柔性电路板;9、玻璃盖板;10、放置面;11、弱背胶;12、内表面;13、横壁;14、延伸部;15、剥离膜;16、撕手;17、缓冲件;18、限位筋;19、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详见图1-4,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所述结构支架包括沿柔性显示面板法向设置的第一主体1和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平行方向设置的第二主体2,所述第一主体1上设置有容纳区4,所述容纳区4用于容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3,所述第二主体2通过可拆卸方式的粘合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容纳区4用于保护弯折区3域(PadBending)免受挤压、碰撞。显示面板窄边框方案的实现,主要是依靠绑定区7域进行弯折,以使得驱动芯片6弯折到显示模组的背面来实现。在具体设置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所述弯折区3,其中所述弯折区3的端部在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设置有绑定区7,所述绑定区7上设置有驱动芯片6和柔性电路板8,所述容纳区4至少覆盖所述驱动芯片6。另外,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19的背面一般贴附有SCF5(SuperCleanFoam,超净泡沫)结构和加强板,SCF5结构起到缓冲作用,加强板起到固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芯片6为OLED面板的源极驱动芯片6,当然,驱动芯片6也可以为栅极驱动芯片6,还可为所述源极驱动芯片6和所述栅极驱动芯片6的集成芯片。还需要说明的是,“法向”指的是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即从Panel面板到玻璃盖板CG的方向,“平行方向”指的是沿显示面板的水平方向,“切向”指的是在水平方向上与显示面板的弯折区相切的方向。所述结构支架上的第一主体1用于对弯折区3的外侧边缘进行保护,所述第一主体1的底面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显示区域的表面平齐或者伸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显示区域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主体1的长度OLED面板的放置面10平齐或略长,通过略长的方式可以防止对OLED面板的磕碰,在具体设置时,第一主体1超过OLED面板的放置面10的高度为0-3mm,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主体1的高度越高,当结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支架包括沿柔性显示面板法向设置的第一主体和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平行方向设置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有容纳区,所述容纳区用于容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所述第二主体通过可拆卸方式的粘合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支架包括沿柔性显示面板法向设置的第一主体和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平行方向设置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有容纳区,所述容纳区用于容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所述第二主体通过可拆卸方式的粘合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所述弯折区,其中所述弯折区的端部在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设置有绑定区,所述绑定区上设置有驱动芯片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容纳区至少覆盖所述驱动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主体形成所述容纳区的横壁,所述第二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壁上并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平行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底面通过可拆卸方式的粘合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壁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驱动芯片,所述延伸部的底面粘合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剥离膜,所述剥离膜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通过弱背胶粘合固定,所述剥离膜与所述延伸部之间通过强背胶粘合固定,所述结构支架通过弱背胶的方式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膜的面积至少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丹炀刘晓霞傅晓亮杨皓天王康徐仁哲陈伟郝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