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端到端的相机与激光雷达标定方法、系统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视觉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端到端的相机与激光雷达标定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介绍
在视觉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领域中,相机一直是最常用的传感器。在实践中人们希望能在相机之外引入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从而能更全面地获取环境的信息。激光雷达可以直接得到三维信息,将扫描得到的三维点云和相机的RGB图像融合后能够进行信息的相互补充。我们可以利用激光雷达点云中的深度信息强化相机的二维RGB信息,反过来,也可以利用相机RGB信息中的色彩信息补充激光雷达点云的深度信息。因此,相机和激光雷达组成的多传感器系统成为了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然而,要想有效地实现这种多传感器系统,我们有必要知道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这就是传感器标定。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逐步出现了RGB图像与激光雷达点云的边缘特征匹配法和RGB图像三维重建点云与激光雷达点云的匹配法。这两种方法的特征都是确切的,物理意义比较明确。但明显的缺点是,特征的描述往往没有足够的区分性,这将导致匹配错误或失败,特别是在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端到端的相机与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对相机RGB图像进行逐层特征提取;/n步骤2:对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逐层特征提取;/n步骤3:对提取的相机RGB图像特征和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特征进行融合;/n步骤4:基于融合后的特征进行逐层学习相应外参标定矩阵;/n步骤5:对每层的外参标定矩阵进行整合,得到最终的外参标定矩阵并进行标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端到端的相机与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对相机RGB图像进行逐层特征提取;
步骤2:对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逐层特征提取;
步骤3:对提取的相机RGB图像特征和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特征进行融合;
步骤4:基于融合后的特征进行逐层学习相应外参标定矩阵;
步骤5:对每层的外参标定矩阵进行整合,得到最终的外参标定矩阵并进行标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端到端的相机与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对于输入的RGB图像,利用由多层卷积组成的RGB特征提取模块进行特征的提取,该RGB特征提取模块由三个不同卷积核大小的特征提取模块组成,依次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
三个特征提取模块的卷积核大小按特征提取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为11×11、5×5、3×3,分别得到第一尺度特征图RF1、第二尺度特征图RF2、第三尺度特征图RF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端到端的相机与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通过PointNet++网络结构的特征提取网络进行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特征提取,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首先输入采样层进行采样,确定出Ki个采样点Pi,接着通过分组层以这些采样点为中心点进行点集区域划分,在每个区域内使用多层感知机进行特征编码,最后通过汇聚层得到的每个区域的汇聚特征,即采样点的特征向量,记为LFi,得到Ki个激光雷达点及其特征(Pi,LFi),其中:i表示由粗到细的层次,i=(1,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端到端的相机与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将步骤2获得Ki个激光雷达点Pi通过外参标定矩阵Hi和相机内参矩阵K投影到相机坐标系上,得到Ki个二维点组成的集合Ii,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Hi是上层学习到的外参标定矩阵,(u,v)是激光点云坐标投影得到的二维点组成的集合Ii的坐标;(X,Y,Z,1)是原始的三维激光点Pi的齐次坐标;Z为原始的三维激光点Pi的Z坐标;
步骤3.2:将步骤3.1获得的Ki个二维点组成的集合Ii作为图像特征RFi的Ki个中心点坐标进行激光雷达特征对应图像特征提取,得到二维坐标点及其特征(Ii,IFi);
步骤3.3:对二维点组成的集合Ii通过相机内参矩阵K反投影到激光雷达坐标系下,得到三维图像点坐标及其特征(Pi,IFi),公式如下:
步骤3.4:将激光雷达点云特征LFi和图像点云特征IFi拼接在一起,得到激光雷达点云特征和图像特征融合之后的特征RLF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端到端的相机与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包括:
步骤3.2.1:在图像特征RFi上以二维点组成的集合Ii的Ki个点坐标作为中心点,采用圆查询方法,搜索半径内的所有点分成Ki个组,公式如下:
其中:(xi,yi)是中心点的坐标,(uj,vj)是除中心点外其他点的坐标,R为预先设定的半径阈值,Ωi-group是以二维点组成的集合Ii为中心点的图像特征集合;Dij表示点(xi,yi)到点(uj,vj)的距离;j表示除中心点外其他点的的标记;
步骤3.2.2:对得到的Ki个组进行特征提取,得到IFi,即为激光雷达特征对应的图像特征,公式如下:
其中:MLP为利用多层感知机进行特征编码,Ωj-group表示分组操作的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端到端的相机与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步骤4.1:将RLFi作为网络的输入,通过预测模块进行该层对应外参标定矩阵Hi-1的学习,该预测模块由特征匹配模块和全局回归模块组成,其中特征匹配模块由两个卷积层组成,全局回归模块由两个全连接层组成;
步骤4.2:将RLF3输入预测模块获得该层对应的外参标定矩阵H2,利用得到的外参标定矩阵H2代替初始化外参矩阵Hinit进行该层的特征融合,得到融合特征RLF2,将RLF2输入预测模块得到该层对应的外参标定矩阵H1,将外参标定矩阵H1作为外参标定矩阵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融合特征RLF1,将RLF1输入预测模块得到该层对应的外参标定矩阵H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端到端的相机与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包括:将步骤4中得到的每层对应的外参标定矩阵Hi累乘,得到最终的外参标定矩阵H,公式如下:
H=H0·H1·H2·Hinit
其中,H0、H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贺升,任帅旗,郭延丰,王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