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58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在现有的读卡器的基础上,设置一弹性连接结构,连接拉住触点座,等待工作期间,触点座被拉起,以免挡住后端进卡;设置动力结构分别用于拉起和放下插卡器的卡门和触点座。这样就可以实现前后进卡、前后出卡,达到反复读卡的目的。并且配合发卡设备,可以组合成既可以收卡也可以发卡的收发卡系统。同时IC卡和磁卡共用一个插卡口进行读卡,减小读卡器的体积和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读卡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读卡器装置,其使用十分普及,广泛应用于银行、门禁、公交、计算机系统、通讯、安全等各种场合,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应用于读卡器的卡主要是IC卡和磁卡两种,其中磁卡属于渐渐淘汰的类型,需要将其中的数据读出,再写入IC卡以替换。目前,读卡器只能从前端进卡、后端出卡,其工作时一次对一张卡只能读取一次数据,是完全单向的。这样读卡不能反复进行,会造成不便,而且对于收卡和发卡不能在一台读卡器上实现,就一定需要两套不同的设备分别进行。此外,读卡器基本只能读IC卡或者磁卡,而即使能同时读两种卡的读卡器,也是采用将IC卡读卡器和磁卡读卡器相对简单的叠加在一起,设置两个插卡口,实际上是并排放置了两台不同的读卡器,只是少量共用了部分器件而已。这样,两台读卡器安装在一个外壳内,增加了读卡器的体积和成本,其复杂性也使得故障机会增大,维护更加困难。本技术的目的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以便可以前后进卡、前后出卡,从而达到反复多次读卡的目的。其次,由于可以后端进卡、前端出卡,配合发卡设备,就可以容易的组合成收发卡系统。再次,可以实现IC卡和磁卡共用一个插卡口进行读卡,减小读卡器的体积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包括外壳、插卡口、传感器、触点座、传动轮组、同步结构、控制电路和马达,并且,上述的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还包括一弹性连接结构,设置连接在上述的外壳与上述的触点座之间;一动力结构,设置在与上述的插卡口的卡门相连接,用于拉起和放下上述的插卡口的卡门;一第二动力结构,设置在与上述的触点座相连接,用于拉起和压下上述的触点座,以读取IC卡。同时,上述的弹性连接结构设置为弹簧。上述的动力结构设置为电磁铁。上述的第二动力结构设置为电磁铁。上述的控制电路设置与上述的动力结构和第二动力结构连接,以控制上述的动力结构和第二动力结构动作,进而控制上述的卡门和上述的触点座的动作。上述的传动轮组包括三个传动轮。上述的传动轮组包括不少于三个的传动轮。上述的同步结构设置为同步带传动结构。上述的同步结构设置为链传动结构或者齿轮传动结构。上述的同步结构设置为其它带传动结构。实现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就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能够前后进卡、前后出卡,从而达到反复多次读卡的目的。其次,由于可以后端进卡、前端出卡,配合发卡设备,就可以容易的组合成既可以收卡也可以发卡的收发卡系统。再次,可以实现IC卡和磁卡共用一个插卡口进行读卡,减小读卡器的体积和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前插卡口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传动齿轮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同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后插卡口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通过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更清楚的看出和理解本技术的优点所在。如图1,前插卡口后部设置有拉杆10,用以连接动力结构14和插卡口挡门12,当前插卡口端设置的传感器检测到有卡要插入时,则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动力结构14动作,拉动拉杆10并使挡门12移动打开前插卡口。如图2和图5,本技术的读卡器在等待工作期间,触点座24由一弹性连接结构36拉住,以避免触点座24挡住从后插卡口42的进卡。一般的,弹性连接结构36可以简单的设置为弹簧。如图2、图3和图4,当前端传感器检测到有卡进入时,控制电路控制马达20动作,驱动齿轮组16转动并传动给传动轴18和第二传动轴22,并直接驱动传动轮28和第二传动轮32,传动轴18再由同步结构40同步传动给第三传动轮38。这样,就可以将卡由前端传送到后端进行读卡。动力结构14可以简单的设置为电磁铁,由控制电路控制其动作。而同步结构40最好采用同步带结构,相对同步比较精密;当然也可以采用链传动结构、齿轮传动结构或者其他带传动结构。如图2和图5,如果检测到是磁卡,则可以直接读取数据;若是IC卡,则控制电路控制第二动力结构30通过压杆34,将触点座24压下读卡。无论磁卡还是IC卡,当读卡完毕后,类似上述的过程,由传动轮组动作将卡从前插卡口退出,也可以控制传感器触点36和触点座24复位,然后将卡由后端插卡口42退出。同样的,也可以设置第二动力结构30为电磁铁,由控制电路控制其动作。如图2、图4和图5,后端进卡时的过程与上述前端进卡过程类似。当传感器26检测到后端插卡口42有卡要进入时,马达20动作,通过齿轮组16、第一传动轴18、第二传动轴22、同步结构40等同步驱动第三传动轮38、第二传动轮32和传动轮28,将卡传送进读卡器内部。如果检测到是磁卡,则可以直接读取数据;而如果检测到是IC卡,则控制电路控制第二动力结构30通过压杆34,将触点座24压下读卡。无论磁卡还是IC卡,当读卡完毕后,类似上述的过程,由传动轮组动作将卡从前插卡口退出,也可以控制传感器触点36和触点座24复位,然后将卡由后端插卡口42退出。此外,本技术的传动轮组设置为三个或者更多,更多的传动轮会增加传送卡片的平稳度,但是会增加读卡器的复杂性和成本,所以三个是比较合适的。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的读卡器可以实现前后进卡、前后出卡,从而可以反复读卡。配合发卡设备,就可以容易的组合成既可以收卡也可以发卡的收发卡系统。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基础上,作出各种适当的变形或者替换,但所有这些变形或者替换,都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包括外壳、插卡口、传感器、触点座、传动轮组、同步结构、控制电路和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还包括一弹性连接结构,设置连接在所述的外壳与所述的触点座之间;一动力结构,设置在与所述的插卡口的卡门相连接,用于拉起和放下所述的卡门;一第二动力结构,设置在与所述的触点座相连接,用于拉起和压下所述的触点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连接结构设置为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结构设置为电磁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动力结构设置为电磁铁。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设置与所述的动力结构和第二动力结构连接,以控制所述的动力结构和第二动力结构动作,进而控制所述的卡门和所述的触点座的动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轮组包括三个传动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轮组包括不少于三个的传动轮。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结构设置为同步带传动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结构设置为链传动结构或者齿轮传动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在现有的读卡器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包括外壳、插卡口、传感器、触点座、传动轮组、同步结构、控制电路和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双向进卡出卡的读卡器装置还包括一弹性连接结构,设置连接在所述的外壳与所述的触点座之间;一动力结构,设置在与所述的插卡口的卡门相连接,用于拉起和放下所述的卡门;一第二动力结构,设置在与所述的触点座相连接,用于拉起和压下所述的触点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波王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自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