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58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包括管理端、运营端和游客端;管理端用于乡村平台后台管理,其包括监督管理、权限管理、村民基础信息管理、农家乐资料管理、农家乐缴费管理、游客征信管理和咨询投诉管理;运营端用于乡村平台服务运营,其包括景区管理、餐饮管理、农家乐产品管理、订房订单管理、特产商品管理、供应商审核管理和运营数据管理;游客端为微信公众平台,游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乡村平台运营项目,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下订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设的信息化平台,结合信息化的手段,将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以点串面,实现游客导流拉动全镇各村经济同步协调均衡性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乡村服务
,尤其涉及一种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
技术介绍
智慧乡村建设是一个有始无终且旷日持久的复杂系统工程,如果按照智慧城市的理念对智慧乡村进行布局是极其荒谬的,农村不比城市,其中所涉及的项目开发、规划等理念不一定适合当下中国乡村发展,强行融合的唯一结论就是适得其反。现在的乡村建设也逐渐多元化,其中,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既可以融合三产,又能紧密连结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但是,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平台上,乡村政府对乡村的运营项目缺少信息化监管平台,管理效率较低,突发情况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游客对乡村旅游投诉较多;在乡村运营中,其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农产品缺乏营销渠道,产品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导致积压造成经济损失等。综上,如何以市场(游客)为出发点,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打造一个政府、乡村和游客间的高效信息互换及管理平台成为筮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建设的信息化平台,结合信息化的手段,将资源配置进行优化,通过全面加快美丽乡村提升、景区标准提升、沿线景观提升、乡镇功能提升、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素质提升等方式,以点串面,实现游客导流拉动全镇各村经济同步协调均衡性发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包括管理端、运营端和游客端;所述管理端用于乡村平台后台管理,其包括监督管理、权限管理、村民基础信息管理、农家乐资料管理、农家乐缴费管理、游客征信管理和咨询投诉管理;所述运营端用于乡村平台服务运营,其包括景区管理、餐饮管理、农家乐产品管理、订房订单管理、特产商品管理、供应商审核管理和运营数据管理;所述游客端为微信公众平台,游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乡村平台运营项目,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下订单。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管理端还包括文明评分和游客管理;所述村民基础信息管理、文明评分、农家乐资料管理和农家乐缴费管理同步链接农家乐政务端APP。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农家乐产品管理、订房订单管理和特色商品管理同步链接农家乐服务端APP。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监督管理配置农家乐政务端APP检查内容,通过农家乐政务端APP实现运营端项目检查评分,经数据分析形成可视化大数据,并将该数据同步于农家乐服务端APP和游客端。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村民基础信息管理用于采集家庭成员信息及房屋信息,实现本地村民信息数据化管理。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运营端对接第三方供应商,并经供应商审核管理后接入。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运营端还包括优惠券发放管理,查看优惠券的各种属性包括名称、优惠方式、产品类型、领取日期、发放总数信息,并对优惠券进行新增、禁用、删除操作。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管理端还包括档案管理,用于复工资料填报、复工审核、游客查看和健康信息上报。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微信公众平台包括乡村视频介绍、特产、餐饮、公共服务、语音导报、热门话题、非遗文化展览、旅游图集、民宿、景点和咨询投诉版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主要围绕旅游产业聚集地的各项业务开展而开发的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根据全域旅游发展的需求,坚持乡村生态化理念,结合“优化大生态,建设大景区”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景区+农户”的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建设的信息化平台,结合信息化的手段,将乡村旅游资源、特色进行充分挖掘、串联和整合,如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和特色农业产业等旅游资源结合,同时将资源配置进行优化,通过全面加快美丽乡村提升、景区标准提升、沿线景观提升、乡镇功能提升、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素质提升等方式,以点串面,实现游客导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台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一种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包括管理端、运营端和游客端;管理端用于乡村平台后台管理,其包括监督管理、权限管理、村民基础信息管理、农家乐资料管理、农家乐缴费管理、游客征信管理和咨询投诉管理;运营端用于乡村平台服务运营,其包括景区管理、餐饮管理、农家乐产品管理、订房订单管理、特产商品管理、供应商审核管理和运营数据管理;游客端为微信公众平台,游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乡村平台运营项目,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下订单。微信公众平台包括乡村视频介绍、特产、餐饮、公共服务、语音导报、热门话题、非遗文化展览、旅游图集、民宿、景点和咨询投诉版块,游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版块进行操作,例如,可以通过餐饮版块选择就餐地点和下单订餐,可通过民宿选择相应的农家乐选择房间类型和住宿时间。农家乐资料管理配置检查对象的档案信息,包括工商信息(注册名、营业执照、企业信息、营业状态等)、商户信息(电话号码、微信号、/坐标位置、营业范围、营业人员数量等),支持开通农家乐的电商功能,下载农家乐专属二维码,启用或禁用账户。游客征信管理涵盖了业态下面的所有服务的游客不良行为的采集,开放了所有管理角色下的游客不良行为采集入口,同时收集到的不良行为记录会通过分析,产出为对游客行为的征信评价,开放给该业态下的各个业主,用于在开展业务时参考使用。村民基础信息管理用于采集家庭成员信息及房屋信息,实现本地村民信息数据化管理。村民基础信息管理、文明评分、农家乐资料管理和农家乐缴费管理同步链接农家乐政务端APP。农家乐政务端APP包括农家乐检查、抽查、定位获取、数据采集等版块,可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排行,并反馈至管理端,该农家乐政务端APP同时具有供应链商城版块,通过该版块提供商品供应给农家乐使用,包含了常用的洗涤类产品、景区门票、消防安全类产品、被套洗涤类服务、金融服务类产品。农家乐检查分为了日常检查与抽查,检查标准根据实际检查内容分为了服务质量、餐饮服务、公共安全、社会责任、公共基础,抽查任务主要针对临时指派的检查任务与节假日的特定时间段的检查,按照权限配置,特定部门的人员才可以进行抽查任务的新建,节假日的任务直接通过后台进行生成,检查人员打开农家乐的检查页面根据提示内容直接进行抽查,抽查的结果会汇总到抽查任务的数据中;并支持定位采集农家乐坐标,方便监管人员监督检查人员是否到达农家乐实地检查。通过将检查结果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方式上传至后台,后台管理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查看,无误后,检查的结果数据通过排行榜进行公布,结果将推送给农家乐端APP。另外,管理端可对运营的农家乐相关业务链实施统计,包括积分制检查数据、游客分析、经营数据分析、工作检查等,形成可视化大数据。监督管理配置农家乐政务端APP检查内容,通过农家乐政务端APP实现运营端项目检查评分,经数据分析形成可视化大数据,并将该数据同步于农家乐服务端APP和游客端。景区管理实现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端、运营端和游客端;所述管理端用于乡村平台后台管理,其包括监督管理、权限管理、村民基础信息管理、农家乐资料管理、农家乐缴费管理、游客征信管理和咨询投诉管理;所述运营端用于乡村平台服务运营,其包括景区管理、餐饮管理、农家乐产品管理、订房订单管理、特产商品管理、供应商审核管理和运营数据管理;所述游客端为微信公众平台,游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乡村平台运营项目,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下订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端、运营端和游客端;所述管理端用于乡村平台后台管理,其包括监督管理、权限管理、村民基础信息管理、农家乐资料管理、农家乐缴费管理、游客征信管理和咨询投诉管理;所述运营端用于乡村平台服务运营,其包括景区管理、餐饮管理、农家乐产品管理、订房订单管理、特产商品管理、供应商审核管理和运营数据管理;所述游客端为微信公众平台,游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乡村平台运营项目,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下订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端还包括文明评分和游客管理;所述村民基础信息管理、文明评分、农家乐资料管理和农家乐缴费管理同步链接农家乐政务端AP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农家乐产品管理、订房订单管理和特色商品管理同步链接农家乐服务端AP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乡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督管理配置农家乐政务端APP检查内容,通过农家乐政务端APP实现运营端项目检查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宗标蒲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云智星河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