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28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型材,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和下层板、以及连接上层板和下层板的两个侧板,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对称设有两个与侧板平行的肋板,同时在截面中间设置肋板,在截面四周设置圆弧形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镁合金型材改变其自身因材质本能属性的不足,使镁合金型材的截面被加强,从而提升镁合金型材的整体强度,大大增强其载荷力、支承力和抗拉能力,减少静态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合金型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型材。
技术介绍
镁合金具有低密度、低减振率、优良的热传导性等特点,采用镁合金材料制作的型材具有重量轻,阻尼减震性好,导热导电性好,组装方便,运输方便的优点,其常用于各种框架的制作,例如电动汽车的电池框架。但是镁合金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差,在施加载荷的情况下易发生形变,导致使用的安全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镁合金型材,通过在型材截面中间增加肋板和在四周增加圆弧形加强筋,改变镁合金型材自身因材质本能属性的不足,使镁合金型材的截面被加强,从而提升镁合金型材的整体强度,大大增强其载荷力、支承力和抗拉能力,减少静态形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镁合金型材,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和下层板、以及连接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的两个侧板,所述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对称设有两个与所述侧板平行的第一肋板;两个所述第一肋板与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围成的空间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肋板平行的第二肋板。更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与所述侧板相邻的所述第一肋板、上层板和下层板围成的空间为第一空间,所述第一肋板、第二肋板、上层板和下层板围成的空间为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大于所述第二空间。更进一步地,围成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所述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上设有向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凸起的圆弧形的加强筋。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截面为半圆形。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设置于围成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所述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的中部。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四个角位置设有倒角。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肋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肋板的厚度。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在所述第二空间位置增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截面中间增加肋板和在四周增加圆弧形加强筋,改变镁合金型材自身因材质本能属性的不足,使镁合金型材的截面被加强,从而提升镁合金型材的整体强度,大大增强其载荷力、支承力和抗拉能力,减少静态形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镁合金型材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镁合金型材其中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镁合金型材其中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镁合金型材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1-3的力-位移曲线图;其中:1、上层板;2、下层板;3、侧板;4、第一肋板;5、第二肋板;6、加强筋;7、第一空间;8、第二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技术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技术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如图2-4所示,一种镁合金型材,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1和下层板2、以及连接上层板1和下层板2的两个侧板3,侧板3与上层板1和下层板2垂直,其截面呈矩形结构,上层板1、下层板2与侧板3的连接处的四个角位置设有倒角。上层板1、下层板2和两个侧板3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对称设有两个与侧板3平行的第一肋板4。两个第一肋板4与上层板1和下层板2围成的空间的中部设有与第一肋板4平行的第二肋板5。同时第二肋板5也位于型材截面的中间。第一肋板4和第二肋板5起到支撑作用,加强镁合金型材的强度,同时第二肋板5的设计使镁合金型材的截面被加强,从而提升镁合金型材的整体强度。更进一步地,侧板3、与侧板3相邻的第一肋板4、上层板1和下层板2围成的空间为第一空间7,第一肋板4、第二肋板5、上层板1和下层板2围成的空间为第二空间8,第一空间7的体积大于第二空间8。中间两个空间比较窄,外侧两个空间稍宽的设计相比四个空间大小相同的设计,型材的支承能力更强。更进一步地,围成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的上层板1、下层板2和两个侧板3上设有向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内凸起的圆弧形的加强筋6。同时加强筋6位于型材截面的四周。加强筋6的设计使镁合金型材的截面被加强,从而提升镁合金型材的整体强度,大大增强其载荷力、支承力和抗拉能力,减少静态形变。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加强筋6的截面为半圆形。更进一步地,加强筋6设置于围成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的上层板1、下层板2和两个侧板3的中部。当加强筋6处于中部时镁合金型材强度更大。更进一步地,每个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的四个角位置设有倒角,倒角后起到去应力的作用。更进一步地,第二肋板5的厚度大于第一肋板4的厚度。这样的设计使第二肋板5的支撑能力提高,同时增强镁合金型材整体的强度。更进一步地,上层板1和下层板2在第二空间8位置增厚。上层板1和下层板2在第二空间8的厚度大于上层板1和下层板2在第一空间7位置的厚度。这样的设计使第一肋板4和第二肋板5的支撑能力提高,同时增强镁合金型材整体的强度。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镁合金型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镁合金型材其中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在图1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位于中间的第二肋板连接上层板和下层板。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在图2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上层板、下层板和侧板上增加加强筋。图4为图3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1-3的力-位移曲线图。具体实验过程为将图1-3产品截面进行受力分析,通过施加载荷后,产品发生的位移变形情况,判断产品截面是否被加强。在图1-3产品的相同位置设定一参考点(如图1-3中所示上层板中间位置),并且将此参考点和产品表面耦合,通过给此点施加载荷,即可通过产品的位移变形情况判定截面加强后的效果。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如图5所示的位移曲线图,当施加相同的载荷时,图1现有技术的位移形变量最大,其次为图2结构,位移变形量最小的是图3结构,因此可以确定,图2和图3镁合金型材的截面有被加强,且图3型材截面被加强的强度大于图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合金型材,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1)和下层板(2)、以及连接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的两个侧板(3),所述上层板(1)、下层板(2)和两个侧板(3)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对称设有两个与所述侧板(3)平行的第一肋板(4);/n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肋板(4)与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围成的空间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肋板(4)平行的第二肋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型材,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1)和下层板(2)、以及连接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的两个侧板(3),所述上层板(1)、下层板(2)和两个侧板(3)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对称设有两个与所述侧板(3)平行的第一肋板(4);
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肋板(4)与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围成的空间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肋板(4)平行的第二肋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镁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与所述侧板(3)相邻的所述第一肋板(4)、上层板(1)和下层板(2)围成的空间为第一空间(7),所述第一肋板(4)、第二肋板(5)、上层板(1)和下层板(2)围成的空间为第二空间(8),所述第一空间(7)大于所述第二空间(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镁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围成所述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林红卫孙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恒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